人民網>>軍事

反暴恐尤須防患於未然

2014年07月24日08: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反暴恐,尤須防患於未然(國際視野)

2013年6月,韓國軍隊和應急人員在仁川進行反恐演習。人民視覺

 

2014年5月,鄭州警方在高鐵東站舉行反暴恐實戰演練。人民視覺

 

2013年5月,以色列舉行大規模演習,測試部隊應對非常規武器襲擊的准備能力及城市的應急能力,軍方、警方、消防、緊急服務部門均出動參演。人民視覺

2013年8月,英國西米德蘭茲郡舉行警察應急訓練演習。人民視覺

 

暴力恐怖襲擊的發生往往令人猝不及防,造成的惡果更是難以估量。主動出擊防患於未然,保障應急處置機制高效運行,是各國反暴恐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追求的目標。

當前,暴恐突發事件日益呈現目標廣泛化、恐怖組織結構分散化和小型化、恐怖分子本土化和草根化、恐怖活動組織簡單化、恐怖襲擊運作游擊化等新特點、新趨勢。經歷過2001年“9·11”恐怖襲擊、2004年西班牙馬德裡“3·11”地鐵系列爆炸、2005年英國倫敦“7·7”地鐵連環爆炸、2010年俄羅斯莫斯科“3·29”地鐵爆炸、2011年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機場爆炸、2013年美國波士頓馬拉鬆爆炸等一系列嚴重暴恐突發事件,西方國家不斷完善反暴恐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和運行模式。這些國家普遍建立了權威、統一的反恐強力組織機構,如國家安全委員會(或安全會議),作為國家安全事務的最高決策和協調機構,同時動員和協調包括軍隊、外交、警察、情報、海關、交通、金融、商貿、能源、醫療等多個部門的力量共同應對。

關口前移,預防為主,強化反恐風險治理與應急准備職能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西方國家反暴恐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普遍重視採取主動預防措施,盡最大可能將反暴恐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關口前移,防患於未然。

“9·11”事件后,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工作重心從傳統的犯罪調查調整為預防大規模犯罪和恐怖事件。機場方面,所有登機乘客根據個人信息分成不同的威脅等級,進一步強化了對機場的安全檢查力度。在重點目標安全保衛方面,加強了對軍政機構、大型基礎設施、信息中樞、銀行金融機構、運輸網絡、油氣儲運系統等的安全防范。同時,加大反恐培訓和演習力度。

2008年,美國國土安全部成立風險管理與分析辦公室、風險指導委員會,以強化聯邦政府國土安全風險治理。2010年10月底,在兩架飛往美國的飛機上,裝有炸彈的包裹被成功截獲,這是近年來美國聯邦政府強化國土安全風險治理的重要成果。

2011年3月,奧巴馬總統簽發《總統政策第8號指令》,進一步明確要以能力建設作為美國應急准備制度的核心。2013年波士頓馬拉鬆爆炸恐怖襲擊發生后,警方、消防和醫護人員等應急力量迅速到達現場,從爆炸信息的發布到社會秩序的維護,再到大規模的協同抓捕,美國相關部門在實戰中響應迅速、配合嫻熟,顯示了美國以目標能力建設作為應急准備工作核心的成效。

英國也在外交和國防政策、國家安全項目和戰略工作、安全和情報、網絡安全、緊急事務等5個方面開展了相應的風險管理或評估工作,以便及時發現安全重點或隱患。為了加強對風險治理工作的統一領導,德國聯邦政府專門成立了“聯邦風險分析與公民保護”指導委員會。2010年,德國頒布了《公民保護中的風險分析方法》,指導聯邦、州及地方政府開展風險分析,成為德國加強風險治理工作的裡程碑。

高效專業,情報為王,實現應急處置資源的效益最大化

應對恐怖主義,情報為王,“情報比導彈更重要”。西方國家普遍運用“先發制人打擊”的反恐戰略。

“9·11”事件后,美國大力改革反恐情報體制,強化反恐情報分析,突出以反恐為中心的情報保障工作,增加對反恐情報工作的經費投入,實現情報和國土安全信息的資源共享,將反恐情報工作由保障性的輔助能力上升為國家的核心能力。美國先后出台《愛國者法案》《情報改革和防范恐怖主義法案》等多部情報法案,奠定反恐情報工作的法律基礎﹔組建總統外國情報顧問委員會,加強反恐情報工作的組織領導﹔增加情報預算、更新技術裝備、加快培養稀缺語言人才,提高反恐情報的搜集與分析能力﹔強化反恐情報信息的跨部門協調,突出資源共享﹔成立國家反恐中心、國家秘密行動部、公開來源中心、國家反擴散中心,強化反恐情報工作的合作﹔加強“全源情報”分析、提高“可行動情報”產品的比重,強化反恐情報分析,為美國政府提供預警和決策參考﹔強化對美軍反恐戰爭提供“全天候存在”的情報直接支援能力﹔設置反恐國際情報交流合作中心,建立國際反恐情報聯盟。

馬德裡“3·11”地鐵系列爆炸恐怖襲擊后,歐盟決定在聯合情報中心下設反恐分部,全天候監控和評估世界各地的事件和情報,以增強在反恐中的威脅信息分析與早期預警能力。

在應對暴恐襲擊突發事件方面,西方國家均強調高效、專業。為避免貽誤戰機,避免多頭指揮、接力指揮,甚至指揮缺位,堅持決策與指揮分工負責原則,減少指揮層次,統一現場專業指揮權。決策層不具體指揮戰術實施,各參戰單位絕對服從現場指揮官。在波士頓馬拉鬆暴恐襲擊事件應急處置中,現場指揮官由聯邦調查局波士頓分局局長擔任。盡管總統奧巴馬、國土安全部部長、司法部長、聯邦調查局局長、馬薩諸塞州州長等高官都參與了事件處置,但他們只是在職責范圍內調動資源提供支持,而不代替或干擾他做出專業戰術部署,從而保証了整個處置過程順暢有序。

此外,西方國家基本上建立了一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反恐專業部隊。例如,美國的陸軍三角洲突擊隊、空軍特種部隊、海軍海陸空小隊以及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等建立的專門反恐機構和反恐突擊隊,德國的邊防警察第九大隊,法國的憲兵干預隊,英國的陸軍第22特別空勤團,俄羅斯的“阿爾法”小組,荷蘭的皇家特種騎警隊等。據統計,目前全球已有60%的國家成立了反恐突擊隊。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何天天(實習生)、閆嘉琪)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