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日報:銘記歷史 走向復興

2014年07月24日08:5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銘記歷史 走向復興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農歷甲午年是一個引人注目的符號,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點。它折射出民族屈辱、覺醒和復興的歷史內蘊,標示著國家奮進、崛起和強盛的歷史進程。從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到2014年甲午之年,120年的雙甲子走過,中國經歷了驚心動魄的鳳凰涅槃,展示出波瀾壯闊的復興畫卷。習近平同志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又逢甲午,正值新紀,我們應重溫所經歷的事,審視所走過的路,銘記歷史,走向復興。

  一

1894年,是大清光緒二十年,也是農歷甲午年。這一年發生的甲午戰爭,給中國人留下一段痛徹心扉的記憶。

這年開端,大清上下彌漫著喜慶的氣氛。始於30多年前的“洋務新政”,使得曾經內外交困的清王朝統治獲得喘息,國力有所恢復。1891年,李鴻章呈奏:海軍“將領頻年訓練,遠涉重洋,並能衽席風濤,熟精技藝。陸路各軍勤苦工操,歷久不懈。沿途新筑炮台營壘,鑿山填海,興作萬難,一切都依士兵之力。旅順、威海等地添設軍事學堂,學生造詣多有成就。各機械制造局仿造西洋棉花藥、栗色藥、后膛炮、連珠炮以及各種大小子彈,實為從前中國未有。……就渤海門戶而論,已有深固不搖之勢”,字裡行間透露出大功告成的自得。紫禁城中的慈禧太后更是在細細品味“同光中興”的榮耀。1894年11月7日,十月初十,是她“花甲初周”之日。慈禧太后連頒懿旨,上至王公大臣下及民間耆老皆獲賞賜,光緒皇帝“忝派刑部尚書孫毓汶恭辦萬壽慶典事務”,籌辦老佛爺“六旬初度”慶典成為甲午年清廷的頭等大事。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驚破了慈禧和朝臣們的慶典夢。1894年7月25日,日軍在朝鮮豐島海面偷襲清軍船隊,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在不到9個月的時間裡,兩國陸軍一戰於朝鮮,二戰於遼東,三戰於威海,海軍在黃海也展開決戰。清軍“水陸交綏,戰無一勝”, 清廷被迫向日本屈膝求和。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清廷割地賠款,落得一個喪權辱國的結局。“同光中興”光環黯然失色,代之而來的是空前的民族危機,人心震顫。

甲午戰爭是日本挑起的侵略戰爭,是日本以武力對外侵略擴張政策的惡果,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災難。甲午慘敗令人心碎,但戰爭所暴露出的清王朝制度腐朽沒落、社會民心渙散、軍隊戰力低下、統治四分五裂,也發人深省。

甲午之敗,表明延宕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已徹底腐朽。晚清中國已走到封建社會的末世,國家體制病入膏肓。甲午戰爭爆發后,前方軍情十萬火急,有人提議縮減慶典開銷以裕軍費,慈禧太后冷面作答:“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身不歡。”專制獨裁體制的覆亡勢所必然,甲午之敗隻不過是無情地折斷了它的最后支柱,加速了這一落后、腐朽制度的滅亡進程。

甲午之敗,表明清王朝的社會基礎已經徹底坍塌。封建統治者也明曉“民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但在根本上視國家為私有財產,推行愚民政策。戰爭期間,普通百姓對戰事異常冷漠,民間罕見支援戰爭的舉動,偌大的中國渾如一盤散沙,根本沒有形成舉全民之力打贏國家戰爭的局面。“國貧不足患,惟民心渙散,則為患甚大”,清廷與民眾完全疏離,已經失去了民眾的認同和支持。

甲午之敗,表明清朝軍隊根本承擔不起衛國護民的使命。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廷開始進行軍隊近代化改革,創建以北洋水師為代表的近代海軍,組建裝備新式武器的陸軍部隊,然而軍隊的作戰理念仍然十分陳舊,管理、訓練和戰備也存在嚴重問題。軍中雖不乏勇猛死戰之士,整體上則戰斗精神不夠,甚至出現“炮聲一響,官兵驚慌失措,皆如驚弓之鳥。戰之魂飛魄散,退之蜂擁而去”的亂象。清軍在甲午戰場的表現証明,這支軍隊隻有近代化之形,卻無近代化之魂,已經遠遠落后於世界軍事近代化的進程。

甲午之敗,表明清朝統治體系已經分崩離析。晚清時期,中央權力逐漸削弱,地方勢力日趨坐大,政界軍隊派系林立。甲午戰火燃起后,“不見乎各省大吏,徒知畫疆自守,視此事若專為直隸滿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籌一餉出一旅以相急難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已”。各地督撫對朝廷的調兵諭旨先是推諉拖延,繼而派兵卻遙控。軍費籌措同樣如此。甲午戰前,清廷財政平均每年盈余約400萬兩,可大量財富控制在地方督撫手中,國庫空虛。清廷合計戰費開支5000萬—6000萬兩,政府實際隻籌到1200萬—1300萬兩,余額不得不借外債支撐。清廷正在失去對地方的控馭權,貌似龐大統一,實則鬆散離心。

從一定意義上說,甲午之敗,雖敗於日本,實質上根在制度,根在清廷,根在清軍自身。“國勢蹙也,財源匱也,民心渙也,威柄失也,而四者皆國之命脈所系,失之何以自立?”中國輸掉的不僅是一場戰爭,也輸掉了國運。西方列強戰后在中國恣意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淪為虛弱的大國、待宰的肥羊,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沉淪甲午,亡國感、危機感、毀滅感深深刺痛著中國人,如近代思想家嚴復所言:“中國的末日真的要來臨了嗎?”

  二

甲午戰爭,是中國人永志難忘的一段血淚史、羞辱史。它是近代中國歷史進程的谷底,但同時也是轉折的節點。“及其敗然后知其所以敗之由,是愚人也﹔乃或及其敗而猶不知其致敗之由,是死人也。”冷眼觀察天下大勢,重新審視國家現狀,理性思考民族前途,中國人從此真正開始了民族覺醒。在此后60年的甲子時空中,救亡圖存、復興中華成為歷史的主旋律,社會各階層、各集團輪番登場,以各自的方式拯救民族危亡。

清廷力圖以維新方式革故鼎新。光緒皇帝重用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人士,以變法圖強為口號,提倡向西方學習,變革制度。1898年6月,光緒皇帝頒布“詔定國是”。維新派所主導的“戊戌變法”猶如脫?野馬馳騁,維新思潮洶涌澎湃。但變法觸動的是龐大的封建專制集團利益,依靠的僅是皇帝和少數激進官吏的力量,缺乏社會基礎,很快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僅維持103天,就以“戊戌六君子”血洒菜市口告終。

朝廷權貴試圖以立憲新政延續王朝統治。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1901年清廷被迫簽訂《辛丑條約》,政權風雨飄搖,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朝廷權貴不得不竭力自救。晚清的最后10年,中國社會艱難而緩慢地開始轉型。但朝廷權貴所推行的“新政”和“立憲”是為了“皇權永固”,這就注定了這些自救之策雖有推動社會進步之效,卻無法從根本上逆轉國運。

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以革命方式推動歷史,克隆西式民主政制改造中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終止了兩千余年的封建帝制。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宣告成立。實現五族共和,建立西式政體,“民主”、“自由”、“共和”的口號激蕩全國,三權分立、總統內閣制、黨派議會政治成為現實。但西方政體在中國缺乏深厚的社會基礎,很難落地生根,西式民主實驗曇花一現。

國民黨隨后建立的南京國民政府,形式上實現了南北統一,也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但由於蔣介石集團背叛工農大眾,成為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和大官僚資本利益的代表,不可能得到全民的擁護,因而始終無法建立穩固的統治,難以承擔民族復興的使命,無法領導中國徹底擺脫落后的地位,最終成為人民的敵人,被歷史拋棄。

一次次探索,都無法扭轉中國的沉淪墜勢。中國到底該走什麼路,到底該走向何方?在歷史發展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鮮明提出中國革命道路是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發展方向是實行社會主義。中國近代歷史的進程因此發生了根本逆轉,開始由不斷喪失國家主權和利益的向下沉淪轉向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向上奮進。

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深植根中國社會,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形成了指導中國革命勝利的科學理論——毛澤東思想,找到了一條體現人民意志的革命道路,建立了一支服務人民的強大軍隊,設計了一套符合人民利益的社會制度。緊緊依靠人民,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奪取了中國革命的勝利,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起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共和國,徹底結束了近代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歷史。

也許是歷史巧合,在甲子輪轉交替之際,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以甲午戰爭慘敗開端,以抗美援朝戰爭勝利收官,中國在一個甲子裡完成了民族偉大復興道路的選擇,實現了告別屈辱、贏得尊嚴的站立。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人民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這是歷史的結論,也是人民的選擇。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何天天(實習生)、閆嘉琪)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