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學者:挑戰“西強東弱” 中國應學俄不作傳聲筒

2014年08月18日09:00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蘇長和:學“今日俄羅斯”挑戰“西強東弱”

  經常聽到人們一談到國際輿論格局,就喜歡用“國際輿論格局西強東弱的局面沒有改變”這句話。但仔細想想,這個判斷有點不對勁。

  冷戰結束以來,國際媒體格局變化中發生過兩件引人注目的事,一是1996年半島電視台成立,二是2005年“今日俄羅斯”電視台成立。這兩件事產生了不同效果,半島電視台雖然強調在國際上發出中東聲音,但其似乎更多是在西方話語體系下講中東故事,因而被人定位為中東的BBC和CNN。“今日俄羅斯”電視台則不一樣,它完全立足俄羅斯國家利益觀和價值觀判斷來講故事,將BBC和CNN沒告訴人們的另一個世界向觀眾展現出來,迅即火遍世界。因此,從來沒有人說“今日俄羅斯”電視台是俄羅斯的BBC和CNN。

  這兩個例子對我們構建國際輿論新秩序和如何提高國際話語權帶來一些啟示。從話語戰略上講,一種戰略是在別人話語體系下講中外故事,這種戰略是以他人為主的依附戰略,短時間內很快會得到所謂“國際”主流媒體的表揚,但長時間來說會不自覺地掉到別人的評價體系和話語體系中,成了別人的傳聲筒和新聞議程的搬運工,在話語權競爭地位中會不升反降;另外一種戰略是以我為主的自主戰略,堅持用自己的話語和設置的議程講故事,而且必須學會將別人講到自己的體系中來,變成自己體系的一部分,而不是把自己變到別人的體系中去,成了別人的分支。

  話語權提高戰略很大程度上是從命名開始的,因為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名”是一套人們借以思維的概念系統,一個國家價值體系中一旦“名”亂了,或者被外來的覆蓋和替代了,則價值體系必容易亂,甚至思考都會被別人牽著走。比如,如果我們習慣用美國特色的現實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研究中國,其結論必定是中國“國強必霸”,反過來,我們用“和平發展理論”或者“新型義利觀”研究美國外交,就會發現美國外交有許多不和平發展的地方,或者不那麼講辯証義利觀的地方,如此,中國的概念才會在講中外故事中走出去。

  這個問題一旦想清楚了,關於中國自己的學術話語體系構造以及提高自己國際話語權的路線圖就會清晰,路線清楚了,接下去隻要分工合作去做就可以。

  實際上,所謂的國際輿論格局“西強東弱”固然有一部分是客觀的,例如其對渠道的壟斷,但有一部分是受眾主觀制造出來的。但目前,這種局面正在改變。第一,當前,西方十幾家媒體主導國際輿論的格局已經出現了鬆動。第二,西方在道義問題上並不佔據國際高點,一旦人們看穿了這點,其塑造的軟實力其實存在很大的泡沫。第三,在學習人類一切優秀但對自己也是合理的東西同時,以自己的核心價值和利益判斷為坐標,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整個思維、思考、思索的立場確立起來了,所謂“西強東弱”這個判斷就會大打折扣。(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蘇長和)

分享到:
(責編:邱越、閆嘉琪)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