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24小時滾動新聞

一篇由剖析歷史到關注現實的力作

 李祥輝 特約通訊員 孫群才

2014年08月25日05:03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一篇由剖析歷史到關注現實的力作

  軍報7月25日推出署名“解辛平”的文章《到中流擊水——又逢甲午論改革》。這篇文章語言犀利,敢於直面現實問題,通過深入思考,對當前深化軍隊改革提供有益的啟示。

  連日來,《到中流擊水》這篇文章在沈陽軍區某旅官兵中受到廣泛關注、引起強烈反響,很多官兵反映說,這篇精品力作的文風之美、立意之高,代表著軍報的關注要點、思想高度和文化品位,堪稱是“在重大問題上發聲的重頭之作”“緊盯現實問題深入思考的扛鼎之作”。

  ●某旅保障部助理員林夢男:恰逢甲午戰爭爆發紀念日,軍報重磅推出《到中流擊水》一文,引領讀者追憶甲午戰敗的慘痛歷史教訓,激發深化改革的動力,讀之深受觸動、很受啟發。這篇文章以甲午之鏡鑒論証改革之不易,深刻闡述了變革之必須和必然,為進一步沖破思想桎梏、打破利益藩籬、實現新的涅槃積聚正能量,有益於讀者在銘記傷痛中強化強軍興軍的使命感責任感。

  ●某旅宣傳科科長張博:今年是甲午戰爭120周年,恰逢國防和軍隊建設深化改革、各種思潮相互碰撞交織的關鍵時期。這篇文章追溯歷史淵源,立足當前形勢,既對甲午戰爭進行深入評論解析,又對軍隊改革進行深入思考,道出改革的緊迫形勢和軍隊建設的任重道遠。在這個時候推出這篇評論文章,恰如其時,更能為廣大讀者提供歷史借鑒,引發深入思考。

  ●某旅二營五連指導員孫建蜀:《到中流擊水》一文對甲午戰爭前后那段歷史,進行了深入透徹的分析,同時從理論、制度、風氣等幾個方面,將晚清的政治軍事和當時的日本進行了逐項對比。通過列舉大量事例,進行歷史論証,強有力地向讀者闡明了這樣的道理:“在社會領域變則進、不變則退,在軍事領域變則生、不變則死,不改革隻有死路一條”。文章剖析問題深入透徹,使讀者對當前國防和軍隊改革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某旅政治部主任楊景森: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迎接改革?關於改革我們能做什麼?哪些方面是最值得注意的?文中都選取最典型的事例進行深刻解讀,給人以指導和啟發。如通過分析北洋艦隊失敗的緣由,告誡改革要突破既得利益的藩籬﹔通過反思洋務運動的失敗,強調深化國防和軍隊建設改革要抓徹底,特別是要改變我軍的組織形態,突破體制性障礙的“瓶頸”﹔通過剖析“逃跑將軍”葉志超的荒唐表現,反思當前軍隊選人用人的不正之風。每個事例都有所指,每個說理都很有深度,讀罷此文,相信很多讀者一定會受到心靈震撼和深刻啟示。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