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24小時滾動新聞

世界各國掀起網絡安全保衛戰

■馮玲玲 張雲林

2014年10月17日04:18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世界各國掀起網絡安全保衛戰

  10月10日,斯諾登再度爆料,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最高級別的“核心機密”行動,不僅利用黑客手段攻擊別國計算機系統,而且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派遣間諜、安排臥底。斯諾登公開的這些內幕消息,讓國際社會更加看清了美國這個一直以網絡“世界警察”自居的國家的真面目,同時也令網絡安全話題再度成為全球輿論熱點,各國競相掀起新一輪網絡安全“保衛戰”,加強本國網絡空間安全。

  加強頂層設計,建立監管機構

  美國負責網絡安全的政府機構可以用復雜、全面來形容。最高級別為主要負責和牽頭網絡安全的機構,包括國防部、國土安全部、司法部等﹔次一級的有6個重要的國家級網絡安全中心。美國聯邦調查局專設網絡安全局,負責互聯網監控與執法。2010年美國成立網絡司令部,正式組建網軍,將重點轉向網絡攻擊。

  英國也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加強網絡安全監管。2009年英國頒布首個國家網絡安全戰略,同時還成立了網絡安全辦公室和網絡安全運行中心。僅過了兩年,英國政府就“升級”了這一戰略,使該戰略不再局限於網絡安全本身,而是通過構建安全網絡空間來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目前,英國已基本建成以情報部門“政府通信總局”為中心的監測網絡,情報局、國防部、內政部等多個政府部門之間統一協調,各司其職又緊密合作。

  同樣是在2009年,法國成立了國家信息系統安全辦公室。該部門設立24小時網絡防衛中心加強網絡安全警戒,並對信息攻擊來源進行偵查。法國還建立了一個安全電話網絡,保証國內信息交流。

  德國政府則於2011年出台“德國網絡安全戰略”,設立網絡安全理事會,同年4月成立國家網絡防御中心,主要負責協調政府各部門間網絡安全合作,處理關於網絡攻擊事宜。

  俄羅斯也將如何提高網絡安全能力列入重要議題。2013年,普京簽署總統令,責令俄聯邦安全局建立國家計算機信息安全機制,以檢測計算機信息隱患。

  物理技術隔離,防范美英監聽

  美英監聽丑行令世界不安,許多國家積極尋求彼此合作共同維護信息安全。德國總理默克爾曾發表聲明,提議在歐洲建立一個通信網絡,保護歐洲國家信息安全,防止電子郵件等資料傳送到美國。在第七屆歐盟-巴西峰會上,巴西和歐盟決定加強互聯網安全方面的合作,在巴西與歐洲之間鋪設一條造價1.34億歐元的海底光纜,以繞開美國的網絡監控。

  抱團取暖之外,各國還苦練內功。印度擬在官方通信中禁用美國的電子郵件服務,政府已向全國50多萬官員發出正式通知,要求他們使用印度國家信息中心提供的郵件地址和服務。俄聯邦航天署則為多家下屬企業員工採購了國產防竊聽手機,並要求在進行涉密對話時必須使用該手機。俄聯邦保衛局決定斥資購買打字機專供打印機密文件之用。對於一些重要事宜,瑞士政府規定隻能使用內部的固定電話網交流。

  加強網絡建設,培養安全專家

  據媒體報道,五角大樓將推動“網絡安全軍團”項目的實施,計劃於2016年前增加其網絡安全部員工。美國聯邦調查局和五角大樓計劃在明后兩年增加6000名網絡安全技術人員,並通過提供獎學金來鼓勵計算機人才加入此計劃。

  在歐洲,法國已撥款10億歐元用於加強網絡安全建設。據悉,這筆投資將用於建設網絡防御部隊,工作人員數量將從2011年的20人增加到2019年的120人,以保障法軍信息安全。該筆款項還將用於建設一個網絡防御人員培訓中心、將網絡防御尖端研究人員的數量增加三倍、拓展2012年組建的民間網絡防御預備役組織等。

  德國宣布在未來5年內投入1億歐元加強對互聯網的建設,聯邦政府相關部門增加約100名工作人員,使得聯邦情報局可以像美國“棱鏡”計劃那樣,更全面地監視德國跨境數據交流。而且,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已制訂計劃大力擴建反間諜機構,對美英等國的情報收集站進行“基礎性的監視”。德國聯邦軍事情報局也正在進行評估,未來的反間諜活動是否應該更多地針對伙伴國的情報機構進行。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