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軍聯合參謀部以備忘錄的形式將曾被美軍上層高度重視的“空海一體戰”概念更名為“全球公域介入與機動聯合”概念

陳航輝 陳 蘭

2015年03月20日06:20  來源:中國軍網
 
原標題:近日,美軍聯合參謀部以備忘錄的形式將曾被美軍上層高度重視的“空海一體戰”概念更名為“全球公域介入與機動聯合”概念

  美國《防務內情》近日披露,美軍聯合參謀部以備忘錄的形式正式將“空海一體戰”概念更名為“全球公域介入與機動聯合”概念。五角大樓稱,新概念並非試圖以“介入與機動替代空海作戰”,也不意味著對“空海一體戰”概念的全盤拋棄。更名后,新作戰概念的開發工作將主要由聯合參謀部聯合部隊發展局“操刀”,預計於2015年秋公布。自2010年首次正式公布后,“空海一體戰”的概念一直備受美軍高層重視,在美軍聯合作戰條令體系中佔據重要地位。2015年伊始,美軍突然宣布棄用“空海一體戰”這一提法,其背后用意值得推敲。

  更換“馬甲”——

  深藏鋒芒,改變尷尬處境

  “空海一體戰”概念出台以來,因其濃厚的冷戰思維和軍事對抗色彩,不僅引起了相關國家不滿,甚至遭到了美國盟友的質疑。

  “空海一體戰”概念的思想根源是“空地一體戰”理論。上世紀80年代初,為對抗蘇軍的大縱深立體作戰,美軍推出了“空地一體戰”理論,強調運用空中和地面火力對敵實施全縱深打擊。與“空地一體戰”類似,“空海一體戰”也有明確的作戰環境與作戰對象:以西太平洋地區為主戰場,以地區新興大國為主要作戰對象。雖然美軍官方一再否認,但維持霸權毫無疑問是“空海一體戰”的主基調。英國《金融時報》曾指出,“空海一體戰”概念具有濃重的冷戰遺風。許多美國防務專家也認為,“空海一體戰”概念過於咄咄逼人。可以說,火藥味十足的“空海一體戰”是美國軍事霸權圖謀的集中展示,不能不引起中國、俄羅斯等國的警惕。

  對於美國亞太盟國而言,“空海一體戰”不僅使其處於“選邊站”的尷尬位置,而且將其置於充當美軍“炮灰”的危險處境。根據“空海一體戰”作戰構想,散布於亞太盟國的美軍基地肩負支援美軍作戰、分散敵軍火力、抗敵首輪打擊的艱巨任務。可以說,接受“空海一體戰”理論,意味著將本國綁上美軍戰車,面臨巨大風險。鑒於此,韓國、澳大利亞等美國盟友以及大多數亞太國家,都對美國“空海一體戰”的概念表示沉默或作壁上觀,以“作戰細節尚未公開”為由應付了事。

  可見,“空海一體戰”概念非但沒有發揮威懾對手、安撫盟友的目的,反而因其濃厚的冷戰遺風使美國淪為道德上的“矮子”。對於“空海一體戰”概念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美國國防部可以說是始料未及。此次更名,正是美軍對此的反思和調整。

  美軍將“空海一體戰”更名為“全球公域介入與機動聯合”概念,意在向外界傳遞一個信息:新概念旨在維護美軍在太空、網絡、海洋、天空等全球公共領域的行動自由。在當前亞太地區島嶼主權爭端持續升溫,地緣政治博弈不斷加劇之時,一向善於借“維護國際水域和領空行動自由”之名插足別國事務的美國突然如此更名,頗用了一番心思。這樣一來,不僅可淡化原來概念裡遏制對抗的冷戰色彩,還可實現美軍的身份轉換:即試圖從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攪局者”,變成維護全球公域自由通行權的所謂“捍衛者”。

  吸納“新員”——

  消除內斗,整合軍種資源

  過去5年,美軍各軍種和防務界一直就“空海一體戰”應由“誰參與、誰指揮、誰主導”等問題爭論不休。由於“空海一體戰”概念側重於發展網絡化、一體化的海空力量,因此遭到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抵制。

  美國陸軍認為,過去10多年陸軍一直是海外反恐戰場上的主力軍,如今美國新軍事戰略聚焦亞太,本來在反恐戰爭中沒出多大力氣的海、空軍卻要把自己塑造成“包打天下”的全能救星,將陸軍置於前所未有的定位危機。最讓陸軍無法容忍的是,負責開發“空海一體戰”概念的“空海一體戰”辦公室還具有指導美軍裝備研發和採購的功能,如空軍遠程隱形轟炸機、海軍無人作戰飛機等項目就是依據“空海一體戰”的作戰需求確定的。

  事實上,過去幾年“空海一體戰”概念對美國陸軍的影響已逐步顯現。在美軍新一輪軍力調整中,陸軍成為最大的輸家,其兵力規模將削減至2019財年的44萬左右,而海空軍規模維持基本不變。從近兩年美國國防預算分配看,海、空軍份額呈上升勢頭,而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均有所削減。這引起了海軍陸戰隊以及陸軍將領的極大不滿。美國太平洋司令部陸軍司令弗朗西斯·維辛斯基中將曾公開表達對“空海一體戰”的不滿,認為這是不折不扣的“軍種歧視”和“搶預算”陰謀。

  作為回應,美國陸軍從多方面實施了“反擊”。一是聯合海軍陸戰隊出台了“進入行動聯合概念”,使其成為聯合行動介入構想的第二個下位概念,與“空海一體戰”概念具有同等地位。二是由現任陸軍參謀長雷蒙德·奧迪爾諾親自出面游說,推動在國防部設立戰略地面力量辦公室,吸納海軍陸戰隊和特種作戰司令部參與其中。三是由太平洋司令部陸軍司令文森特·布魯克斯提出“太平洋通道訓練與備戰計劃”,努力提高陸軍對太平洋戰區各類威脅的靈活反應能力。

  “空海一體戰”概念引發的軍種內斗,既有損軍種間的聯合,也造成了國防資源的浪費,令五角大樓深感頭痛。美國國防部負責採辦、技術與后勤的副部長肯德爾曾公開表達對“空海一體戰”概念的失望。

  此次更名,代表了五角大樓消除內耗、整合資源的新嘗試。將“空海一體戰”概念更名為“全球公域介入與機動聯合”概念,可消除概念中與生俱來的“軍種歧視”。更重要的是,新概念正式把陸軍納入其中,以便凝聚諸軍種力量。從目前情況看,陸軍在新概念中的作用主要包括防空反導、戰役戰術火力打擊、特種偵察和破襲等。宏觀上講,將陸軍納入其中,有利於加強對各軍種的聯合管理,加快各軍種作戰能力一體化建設,最大限度發揮諸軍兵種力量聚合優勢,保持美軍整體作戰能力的領先地位。從微觀的角度出發,吸收陸軍后,美軍在西太地區可運用的作戰資源更多,運用武力的手段和方式更豐富,打造聯盟的途徑和渠道也將大大拓展。

  明確“目標”——

  統一認識,謀求加速推進

  過去幾年,外界對“空海一體戰”概念批評最多的正是其模糊的目標定位和極大的失控風險。盡管五角大樓一再聲稱,“空海一體戰”是一個目標有限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降低風險和保持美國的行動自由”,但外界對此並不買賬。

  批評人士指出,“空海一體戰”設想運用網絡化、一體化的海空力量在陸、海、空、天、網五大作戰領域與敵交鋒,尤其是強調對敵作戰體系實施縱深打擊,因此極易使沖突升級為全面戰爭。美國知名防務專家埃米泰·埃特西尼認為,“空海一體戰”概念具有與生俱來的“升級性”,甚至可能引發核大戰。

  這種擔憂在美國亞太盟友當中極為盛行,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盟國參與“空海一體戰”的熱情。日本《外交家》雜志也曾刊文指出,“空海一體戰”概念引發的對抗最終可能演變成核競爭。

  從目前情況看,與“空海一體戰”概念相比,“全球公域介入與機動聯合”概念的最大不同是目標更加明確:即確保美軍獲取和保持全球公共領域的行動自由,而不是謀求徹底擊敗目標國。這意味著,在新概念框架內,美軍可能放棄或者克制對目標國內陸縱深目標的打擊,將主要戰場限定在全球公域范圍內,如12海裡領海外的海洋公域。這就相當於為未來沖突劃定了紅線,為軍事沖突裝上“剎車”系統。對於美國國內反對人士和亞太盟友而言,這無疑是一顆“定心丸”。

  2013年5月公布的《空海一體戰 :軍種協作應對反介入和區域拒止挑戰》文件指出:“從創建之初開始,美軍就在不斷進行自我調整,以應對不斷發展變化的威脅”。“空海一體戰”概念的發展演變恰恰體現了這一思路。美軍棄用“空海一體戰”這一提法,放棄的隻不過是個名稱。通過增強合法性、消除軍種內斗和明確作戰目標,美軍為新概念的開發掃清了障礙。隨著新概念的逐漸成形,在謀求亞太地區霸權問題上,美軍的目的將更加清晰,手法將更加隱蔽,危險性也隨之增強。

  本版制圖:蘇鵬 圖片資料:楊磊

(來源:中國軍網)

圖片聚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4.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5. 人民網評:要始終堅持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