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成空殲-11戰機今年在雪域高原連續駐訓3個月

2015年10月10日08:17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打贏的底氣從哪裡來

殲-11戰機在雪域高原實施低空突防。 劉應華攝

  2015年秋,成空航空兵某團數架殲-11戰機,裹挾著雪域沙風冰礫,飛下駐訓3個月的世界屋脊……這一刻,距2009年夏這支部隊創造新型戰機首飛高原紀錄,倏忽已是7載。

  “同樣的部隊、同樣的飛機、同樣的飛行員,實戰理念、血性擔當、技術水平都已跨越提升。”近年來3次“振翅”高原的該團80后團長、空軍首個雙料“金頭盔”飛行員蔣佳冀,談及這一變化十分欣喜:“這嶄新的軍人樣子,來自成空部隊高原常態化訓練探索帶來的頭腦風暴和實戰礪煉。”

  如果每一次挑戰都需要上級推動,還叫挑戰嗎?主動尋找挑戰,方顯軍人擔當

  ■思想備忘錄:2009年酷夏,在成空航空兵某團殲-11戰機高原首飛前,曾有過一場思想上的交鋒:上級並沒有賦予我們新型戰機高原訓練任務,試航空域不是我們的作戰責任區,為什麼要“自冒風險”?青藏高原是世界公認的“航空禁區”,新型戰機飛行參數原本不是為高原設計的,安全怎麼保証……

  “為了安全滿足於四平八穩,不敢自我加壓,我們把使命安放在何處,把擔當放在何時?”爭論中,當這個問題被亮出,全場陷入深思。

  ■訪談面對面:

  記 者:當年,你是殲-10戰機首飛的帶隊政工領導,面對未知的風險和挑戰,你經受了怎樣的考驗?

  華聚臣(成空航空兵某師政委):枕戈待旦,聽令出擊,不是寫在牆上的空話﹔軍人的靈魂和血性,不是口號和概念,而是思想深處的信仰問題。

  高原首飛前,按先前計劃,我正准備帶隊執行另一項任務。師長、政委找到我:“高原飛行風險大,你是殲-10團改裝時的首任政委,熟悉部隊和戰機情況,你還是去西藏。”我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這早已不是個人得失,而是任務成敗、飛行安全和團隊榮譽……不穿軍裝可以說“不”,而我不能說“不”——“絕對聽黨指揮”的信念早已融進我的血脈。我堅定地說了一個字:“行!”

  記 者:此次新戰機高原常態化訓練背后,成空各級有著怎樣的思想共識?

  戴成雲(成空作戰處處長):“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次高原實戰化訓練不僅突破了作戰理念、裝備性能、氣象條件,從某種程度上說甚至是生死考驗……但經過廣泛而深入的討論和統一思想,從首長機關到業務部門,上上下下達成這樣一種共識:如果每一次挑戰都需要上級推動,還叫挑戰嗎?如果每一次挑戰都是技術說明上認可的范圍,還叫挑戰嗎?隻有主動尋找挑戰,才是成空官兵應有的擔當﹔隻有堅決守護祖國領空,才能不負祖國和人民的重托!

  光飛上去不行,還得飛得好、打得贏,才談得上有效履行使命

  ■思想備忘錄:2012年夏,當高原實彈訓練任務被列入成空航空兵某團赴藏系列演練計劃時,官兵們躊躇滿志。然而,當機群直扑高原靶場,條條火龍射向靶標,成績卻令人大跌眼鏡。

  有人反思,由於首次在高原全團整建制打靶,“保証安全是重中之重”思想佔了上風,對如何提高打擊效果研究不深。在現場指揮的成空領導嚴肅批評:症結就是滿足於“飛上來”,對“能打勝仗”的思考和琢磨不深,針對高原特點的武器裝備研究不夠不透。

  ■訪談面對面:

  記 者:信心滿滿的行動卻遭遇“滑鐵盧”,你們當時怎麼面對這份尷尬?

  張壽海(成空航空兵某團副團長):這個批評驚醒了我們!光飛上來不行,關鍵時刻拉得出、打得贏,才談得上有效履行使命。

  面對這份尷尬,我們團首先組織了一次思想大檢查,黨委“一班人”帶頭做檢討,查找思想深處對履行使命的認識標准過低的問題,官兵也紛紛結合自身崗位展開對照檢查,解開思想深處的“扣子”,隨后展開理論研究和集體攻關……之后,全團飛行員再次實彈打靶。這次,火箭彈像長了眼睛一樣直奔靶標。我們也找回了有效履行歷史使命的底氣,這種感覺真好!

  記 者:飛行是勇敢者的事業。高原常態化訓練,等於又增加了風險,你多次帶隊飛上高原,挑戰極限,對此你有什麼感受?

  王燕崎(成空司令部副參謀長):“性命、生命、使命,代表生存、生活和責任”,這句話很好詮釋了他們為祖國忠誠奉獻、敢於挑戰的精神內涵和標高。

  軍人血性的背后是底氣,這底氣和膽氣建立在過硬的技術上,要靠長期艱苦訓練和砥礪。在高原訓練攻堅階段,每逢最危險的任務,我們的領導、骨干和老飛行員都飛在最前面,“亂雲飛渡仍從容”,引領礪煉年輕飛行員飛上去,飛得好,打得贏。

  如果平時總強調客觀條件,那麼戰時,誰給我們恢復期?“時刻准備打仗、時刻能打仗”的意識應牢固樹立

  ■思想備忘錄:新型戰機飛上高原前幾年,飛行員按慣例要經過一周身體恢復,待無明顯高原反應,才升空展開飛行訓練。“高原反應易引發疲勞,甚至產生錯覺,影響飛行安全”,剛開始大家並未覺得不妥。

  “戰時,誰給我們恢復期?”有一天,這個聲音,給官兵帶來了強烈的思想沖擊波,“時刻准備打仗、時刻能打仗”的意識就此牢固樹立。

  ■訪談面對面:

  記 者:從軍校畢業到今天,你在這片高原已經工作了13年,你覺得,新型戰機高原常態化訓練探索給高原官兵帶來的最大變化是什麼?

  王俊剛(成空駐藏某場站站長):最重要的是思想認識和精神狀態上的轉變。“躺著就是奉獻”是過去時,“奉獻更要貢獻”才是現在時。“在狀態,盡職責,有作為”已經成為我們全體官兵的思想共識。

  正是圍繞這個思想,我們化高原惡劣條件為“人無我有”的優勢,主動作為,創造了空軍高原保障史上多個“首次”。

  記 者:在高寒缺氧的高原飛行訓練,面臨著平時難以想象的特殊考驗,你們是以什麼樣的心態面對考驗的?

  張紅平(成空航空兵某團政委):今年駐訓時,我們一名大學生士兵寫下這樣的詩句:“從座艙俯瞰極地,用生命護衛祖國。”高寒缺氧、身體透支是駐藏部隊官兵長年經受的考驗,並不會因和平還是戰爭而改變。如果平時總強調客觀條件,那麼戰時,誰給我們恢復期?

  經過這些年高原極端條件下的礪煉,官兵在完成任務、履職盡責中深化感悟、砥礪養成,使命責任在心裡扎下根,適應能力增強了,對高原飛行更有底數了。今年6月的這次駐訓,我們降落第二天就飛行,是在高原常態化訓練中培塑好樣子、培養“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的最好檢驗。(胡曉宇)

分享到:
(責編:閆嘉琪、黃子娟)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