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致敬北京軍區:一個個歷史瞬間匯聚成輝煌軍史

馬譽煒
2016年02月05日10:10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序列裡,有一支從抗日烽火中走來的雄師勁旅。滹沱河、桑干河、運河流域,流淌著他們勝利的歌聲﹔太行山、大青山、燕山山脈,激蕩著他們鏗鏘的足音。

英雄部隊背負著民族的希望,鐵的意志鑄就堅決聽黨指揮的軍魂﹔勝利之師繼承革命先輩遺志,模范履行內衛京畿外鎮北疆的神聖使命。

如今站在時代交匯點上,在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率領下改革強軍,這是一次偉大的戰略進發,一場特殊的攻堅戰,原北京軍區機關部隊的將士們以昂揚的精神狀態迎接改革“大考”,在向中部戰區轉型轉軌的征程中,重整行裝再次出發,銳意進取砥礪前行。

從戰火硝煙中走來——

一路凱歌心向黨

盧溝橋上瞪大雙眼的石獅子記得,巍巍太行山脈的溝溝壑壑記得,1937年夏,全面抗戰爆發,中國共產黨擎起大旗,通電全國: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

民族危亡之際,八路軍115師一舉創造出“平型關大捷”的輝煌戰績,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在政治上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望,極大地振奮了全國軍民的抗戰信心。

伴隨祝捷的歌聲,根據毛澤東的部署,八路軍總部決定,聶榮臻留守五台山地區,創建晉察冀軍區,這就是北京軍區的前身。

孤懸於敵后,四面受敵。晉察冀軍區牢記黨中央賦予的艱巨而又偉大的使命,最終發展成數十萬人的強大兵團,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戰場作戰,被毛澤東譽為“抗日模范根據地”。

黃土嶺上的一草一木,在微風吹拂下搖曳歡歌,似乎在向我們訴說當年將士們如何奮勇殺敵的傳說。靠幾門小炮擊斃日軍中將阿部規秀及其一部,“名將之花”凋謝在黃土嶺上。狼牙山上的道道山崖,如同一座座紀念碑,鐫刻著“五壯士”視死如歸的英姿。跳崖前,“五壯士”齊聲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那聲音是這世界上的最強音,穿越山林,也穿越心靈——生動詮釋著革命軍人的信仰與忠誠。

這忠誠,是紅軍戰士張思德甘願奉獻、勤懇燒炭的背影,是國際友人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是白洋澱上飛翔著的雁翎,是滹沱河畔火紅的戰旗,是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破襲戰的槍炮聲,是參加百團大戰捷報頻傳、粉碎敵人一次次掃蕩噩夢的颶風行動。

抗日戰爭勝利后,黨中央決定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區合並,組建統一的華北黨政軍領導機構,北京軍區又一前身華北軍區誕生。挺進熱西遼東,一舉攻克保定,打贏清風店戰役,解放石家庄,打臨汾、攻晉中、剿閻匪,連克新保安、張家口重鎮,會攻太原、大同……一場場硬仗、惡仗、大仗,記載著軍區部隊的赫赫戰功。

共和國成立初期,按照黨的號令,華北軍區繼續向殘敵發起戰略進攻。參加抗美援朝,保衛新生政權。組織開國大閱兵,深入剿匪,鎮壓反革命。

鬆骨峰與敵肉搏的英雄群體,寫進了魏巍的名作《誰是最可愛的人》﹔長津湖一舉全殲美軍“北極熊團”,留下“原木在行動”的神話﹔王成式英雄“向我開炮”的呼聲,伴著“烽煙滾滾唱英雄”的戰歌傳遍世界﹔三所裡穿插,打出“萬歲軍”的威名。

1955年2月,華北軍區改為北京軍區。在黨中央、毛主席的領導下,開始了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新征程。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優良傳統一脈相承。

聽著黨的號令前行——

重任面前勇擔當

“從我們這一代起/中國的疆土啊/將不再給任何國度的軍人/提供創造榮譽建立功勛的機會。”在原北京軍區第38集團軍某師的師史牆上,一位士兵留下這樣的詩句。

軍旗跟著黨旗走,雄師勁旅軍威壯。有著近80年厚重歷史的英雄部隊,和平建設時期仍發揚戰爭年代那麼一股勁,那麼一種精神,高擎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光輝旗幟,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建強生命線上的指揮部,無論遇到什麼挫折考驗,都帶領部隊像老紅軍、老八路那樣,始終堅決聽黨話、跟黨走,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歷史征程上一幅幅精彩的畫面,翔實生動地向人們敘述原北京軍區的“大歷史”——

全軍大比武,勇打頭陣練硬功。1964年6月,毛澤東主席檢閱了北京軍區部隊和民兵的匯報表演,對大比武活動給予肯定和贊揚,極大鼓舞了部隊士氣。上世紀70年代,毛主席在北京衛戍區野營拉練的電報上批文,野營拉練好,有利於部隊練作風。直到今天,野營拉練仍是全軍冬季訓練的好形式。

地震大救援,十萬大軍赴唐山。1976年7月,唐山發生特大地震災害后,根據黨中央、中央軍委的命令,北京軍區第一時間火速派出十萬大軍搶險救災。這之后又參加過九江抗洪搶險,汶川、玉樹、雅安抗震救災,天津港特大火災救援,譜寫出一曲曲軍愛民、民擁軍,軍民攜手共渡難關的壯麗凱歌。

華北大演習,塞北礪兵起風雷。上世紀80年代初,北京軍區成功組織新中國成立以來我軍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演習,揚國威、振軍威,受到了鄧小平主席的檢閱和肯定。集團軍試點、數字化部隊試點圓滿順利,為人民軍隊向高效合成和信息化邁進做出貢獻。

首都大閱兵,軍旗獵獵衛和平。國慶35、50、60周年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令國人揚眉、世人稱頌。引灤入津、抗擊非典、革命老區扶貧行動,急人民所急,解群眾之困。國際維和、尼泊爾地震救援、非洲抗埃、紅場閱兵,盡到負責任大國應盡的責任。

從燕趙大地到漠北草原,官兵們難以忘記:邊境重大軍事行動、上合聯演、跨區機動演習,頻傳捷報,經受住實戰化檢驗。朱日和訓練基地當好練兵磨刀石,藍軍旅“六勝一負”的戰績,成為戰斗力躍升的又一個新標注。

從渤海之濱到燕山腳下,官兵們難以忘記:基層建設連續抓幾個回合求突破,“三幫一帶”思想工作溫暖如春。三軍儀仗隊彰顯大國儀仗獵獵風採,被中央軍委命名為“軍旅標兵”。《西柏坡組歌》堪稱世紀新經典,有力配合反腐倡廉的斗爭……

大歷史,大榮光,大擔當。最令全區官兵難忘的,是2013年“八一”前夕,習主席來到某通信團六連官兵中間,留下殷切期望和叮嚀﹔2014年深冬,習主席冒著凜冽寒風,深入內蒙古軍區邊防哨卡,親切看望執勤哨兵,褒獎八千裡邊防線上北疆衛士奉獻精神。

軍區部隊地位特殊、使命特殊、環境特殊,各項工作立起更高更嚴標准。一切聽從黨指揮、一切依靠服務人民、一切服從大局需要、一切為了神聖使命,軍史上將永遠記錄下他們的忠誠與奉獻,軍旗上將永遠鐫刻著他們的功績與風採。

在改革強軍中前行——

戰旗續寫新榮光

進入新時代,我們的前方,展現出強國夢強軍夢的宏偉藍圖﹔我們的耳畔,響起《強軍戰歌》雄壯有力的聲音。

“國要強,我們就要擔當,戰旗上寫滿鐵血榮光。”原北京軍區在黨的強軍目標引領下,滿懷壯志豪情,傳承著光榮傳統和作風,步履鏗鏘,昂首挺胸,迎接改革強軍的“大考”。

揮別是為了前行,結束是為了開始。在原北京軍區結束歷史使命的時候,我們該為她作怎樣的鑒定和評語……千言萬語,不知從哪裡說起。

對黨忠誠、勇猛善戰、顧全大局、熱愛人民、鐵的作風……這鋼鐵的精神已凝成部隊鐵血意志,這革命的傳統已化作官兵自覺行動﹔精神家園要靠一代一代來培塑,精神花朵要由一茬茬人來澆灌。連日來,讓筆者感奮不已的,不僅是一幕幕涌上心頭的“大歷史”,還有一處處躍入眼帘的“微鏡頭”:

在原北京軍區司政大院的鬆柏樹下,筆者看到一位即將奔赴陸軍機關工作的上校戰友,正在戀戀不舍地摘下戴了許多年的那個印有“北京軍區”字樣的臂章,他把臂章貼在自己凍得有些發紅的臉頰上,輕聲念道:再見啦!親愛的北京軍區!我將帶著老部隊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去參與開拓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新事業!換下的是臂章,換不掉的是作風。而后他鄭重地戴上“陸軍”的新臂章,讓攝影師按下快門,留下軍旅生涯難忘的瞬間。

在原北京軍區司令部機關辦公樓裡,筆者遇到一位正准備參加戰區工作會議的二級部領導,他手裡拿著一本《部隊實戰化訓練教程》,滿懷豪情地對筆者說,改革強軍,是創新者的事業,更是實干家的舞台。新的戰區使命重大,任務光榮,我們現在真的有一種強烈的本領恐慌,軍隊因打仗而存在,戰區以打贏為己任。一定要以隻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精神,投身新的事業,干出新的業績。

在原北京軍區聯勤部機關,筆者看到這裡幾位領導和機關干部正在緊張地制定近期工作統籌圖,確保在調整改革期間不斷供、不漏供、不錯供。其中,有幾位已到退休年齡的師職干部,也在忙著各自手頭的事情。他們說,干齡有到杠,黨員無退休,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崗,向黨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答卷。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改革強軍的偉大征途上,原北京軍區廣大官兵一定堅決聽黨指揮,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守好人民軍隊優良傳統和作風這個傳家之寶、克敵利劍,把有近80年歷史雄師勁旅特有的精神,嵌入靈魂深處,融入血脈基因,在新的崗位上發揚光大,為黨旗增輝,為軍旗添彩!

■大事記

●1955年2月,華北軍區改稱北京軍區。

●1964年6月,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檢閱軍區部隊和民兵軍事比武匯報表演。

●1965年8月,紅色經典史詩《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創演成功。

●1976年7月至10月,參加唐山抗震救災。

●1981年9月,參加華北軍事演習。

●1984年10月1日,參加國慶35周年首都閱兵。

●1998年1月,參加河北張北、尚義抗震救災。

●1998年8月,參加長江、嫩江、鬆花江抗洪搶險。

●1999年10月1日,參加國慶50周年首都閱兵。

●2003年4月至6月,參加抗擊“非典”。

●2004年8月,組織信息化建設試點演示活動。

●2008年8月,參加北京奧運會安保和支援任務。

●2009年10月1日,參加國慶60周年首都閱兵。

●2014年8月,軍區部隊首次在中國境內參加上海合作組織五國聯合軍演。

●2013年至2015年,大型音樂套曲《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創演成功,成為時代新經典。

●2015年9月3日,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

■英模榜

●一個個名字,是用熱血書寫的光榮名片﹔一張張面孔,是傳承紅色基因的不朽年輪。從舍身跳崖的“狼牙山五壯士”到“為人民利益而死重於泰山”的張思德,從“模范團長”李國安到“人民好軍醫”華益慰,從“鐵甲精兵”賈元友到“信息化團長”滿廣志,他們的名字成為北京軍區部隊集體的記憶,他們的故事被一代代官兵廣為傳頌,他們的精神雖經歲月磨蝕,卻始終熠熠閃光。

首戰平型關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北京軍區前身一部),在山西東北部的平型關,首戰日軍擊敗板垣師團的輜重隊,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激戰鬆骨峰

1950年11月30日,在鬆骨峰戰斗中,志願軍第38軍112師335團3連指戰員打光彈藥后,與美軍展開激烈肉搏,頑強堅守陣地,贏得“最可愛的人”贊譽。

 

華北大演習

1981年秋,北京軍區承辦了華北軍事演習,鄧小平觀看並檢閱部隊。這是新中國成立后我軍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演習。

藍軍第一旅

2014年,北京軍區某機步旅在紅藍對抗演習場上與來自全軍七大軍區的雄師勁旅對決,取得“六勝一負”的成績,被譽為“藍軍第一旅”。

首都大閱兵

改革開放以來,北京軍區共牽頭組織4次首都大閱兵,三軍將士接受最高統帥檢閱,向全世界展示了新中國武裝力量的風採。

(責編:覃博雅、常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