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確保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薪火相傳

2016年05月02日08:58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習主席在訓詞中指出,陸軍“歷史悠久,敢打善戰,戰功卓著,為黨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勛”。我軍歷代官兵用生命和鮮血鑄造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南泥灣精神、上甘嶺精神、雷鋒精神、“兩不怕”精神等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這些寶貴財富,是我軍根基永固、血脈永存的精神基因,也是新形勢下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的重要法寶。我們要深刻領悟蘊含其中的豐富內涵、精神品質及價值追求,切實讓這些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薪火相傳。

秉承鐵心向黨、歷久彌堅的忠誠特質。陸軍是黨締造和領導的第一支武裝力量,一誕生便在黨的絕對領導下浴血奮戰、勝利前進。“三灣改編”、古田會議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政治靈魂植入了這支部隊的血脈,成為其政治品質的本質和核心。戰爭年代,部隊在亂雲飛渡的嚴峻形勢下經受著殘酷戰爭的錘煉與考驗,堅決與違背黨的領導的錯誤思潮作斗爭,歷經萬般磨難卻始終信念如磐、一心向黨。長征途中,紅軍將士寧願戰死累死餓死也不願掉隊離隊,即使被打散也一直朝著紅旗走,有的身受重傷爬著追趕隊伍,有的受盡磨難甚至侮辱也不改忠心。紅軍戰士周廣才跟隨部隊過草地時,寧可忍飢挨餓也要把吃剩的半截皮帶留下來,帶著“去延安見毛主席”。習主席聽到這個故事時深切地講,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鐵心跟黨走”的生動寫照。新中國成立后,部隊沒有被別有用心的人搞垮搞亂,在重大政治風波中沒有迷失方向,面對各種腐朽文化沖擊,始終以堅決聽黨話、跟黨走的實際行動,表明我軍政治合格、立場堅定。踏上強軍興軍新的征程,無論陸軍形態如何調整、內外環境如何變化,我們都要把堅決聽黨指揮作為最高政治原則來把握、最高政治紀律來遵守、最高政治要求來落實,勤補精神之鈣,常固思想之元,堅決維護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權威,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

秉承不懼強敵、敢打必勝的英雄氣概。我軍曾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而著稱。特別是在敵我力量異常懸殊、物質條件極度匱乏的戰爭年代,數以萬計的官兵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為了新中國的誕生,不屈不撓、浴血奮戰,寧可前進一步死、決不后退半步生,用生命和鮮血澆鑄成人民軍隊敢於同一切敵人、一切困難進行斗爭的精神豐碑。迎著彈雨烈火飛奪瀘定橋的22勇士,縱橫白山黑水抗擊日寇的楊靖宇,深入匪穴智取威虎山的楊子榮,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挺身堵槍眼的黃繼光,滾雷英雄羅光燮等等,都是我軍官兵革命英雄主義的光輝旗幟和杰出代表。毛主席曾講:“不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場合,隻要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要繼續戰斗下去。”靠著這種磅礡之氣,我軍橫掃千軍如卷席,不僅打敗了蔣家王朝,而且在同世界上多個國家軍隊的交鋒中捍衛了祖國疆土、打出了國威軍威,創造了一個個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這種壓倒一切困難、壓倒一切敵人的大無畏精神,是先輩們打出來的“制勝品牌”,更是流淌在陸軍官兵血脈中最具活力的精神因子,無論過去還是將來,無論是和平還是戰爭,都將是陸軍將士勇往直前的法寶。

秉承堅決服從、令行禁止的鐵律意識。我軍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凝聚起來的人民軍隊,紀律嚴明歷來是我軍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從“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三大條令”“五統四性”,不斷譜寫著軍紀如鐵的新篇章。幾十年來,部隊自覺做到嚴中正綱紀、嚴中肅軍威、嚴中生成戰斗力,贏得了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勝利之師的美譽。從戰爭年代黨指到哪就打到哪、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到和平時期搶險救災生死救援、軍之所至秋毫無犯,無不體現了廣大官兵遵守紀律的堅決性、自覺性。1937年,我黨決定將南方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盡管官兵不願意編入國民黨軍隊,但得知是黨中央的決定后,都堅決服從命令,很快接受改編,奔赴抗日前線。1948年,東北野戰軍解放錦州時,許多部隊住在蘋果園裡,卻沒有一個戰士摘蘋果吃。毛主席感慨地說:“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為這是人民的蘋果。我們的紀律就建筑在這個自覺性上邊。”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戰士邱少雲為完成潛伏任務,烈火燒身、紋絲不動,直至光榮犧牲,為全軍樹立了“紀律重於生命”的光輝楷模。當前,我軍所處環境、兵員成分和擔負任務都發生很大變化,特別是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這場大考中,能不能做到絕對服從、令行禁止,能不能一切行動聽指揮,廣大官兵面臨著新的挑戰和考驗。我們要自覺強化鐵律意識,增強守紀觀念,堅決聽從號令,一切服從組織決定,堅決服從撤並降改,正確對待利益調整﹔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自覺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用紀律規矩約束言行,做到守紀如鐵、執紀如鋼。

秉承艱苦奮斗、犧牲奉獻的崇高品格。我軍在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偉大斗爭中,長期面臨敵強我弱的不利態勢,處於遠離都市、偏遠艱苦的惡劣環境,使這支部隊天然地要同艱難困苦打交道。井岡山的紅米飯南瓜湯,催生了革命的星星之火﹔長征路上的野菜草根,支撐了北上抗日的滾滾鐵流﹔陝北高原的小米飯粗布衣,孕育了新中國的燦爛曙光﹔朝鮮戰場的“一把炒面一把雪”,打出了國威軍威。軍隊由戰轉建后,廣大官兵繼續發揚吃苦奉獻精神,奔赴戍邊屯墾、工程建設第一線,在冰封雪裹的世界屋脊架橋修路,在荒無人煙的生命禁區守土衛疆,同荒山為伴,以洞穴為家,與風雪為伍,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可以說,革命斗爭和建設發展的漫漫征程,每一步都浸透著官兵的汗水與鮮血,每一個勝利都凝結著艱苦奮斗、犧牲奉獻的革命精神。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我軍進行的10次較大規模精簡整編和改革調整,每次裁並撤改陸軍都是大頭,數百萬的官兵脫下了心愛的軍裝,離開了魂牽夢繞的部隊,為了建設大局作出了犧牲。這一輪國防和軍隊改革,陸軍又將面臨時代“大考”。我們要發揚優良傳統,自覺做到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組織叫撤就撤、叫並就並,叫走就走、叫留就留,以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秉承牢記宗旨、一心為民的子弟兵本色。我軍是伴隨著黨領導的工農群眾運動誕生的,可以說,為人民服務是我軍與生俱來的鮮明特征。幾十年來,我軍堅持黨的軍隊和人民的軍隊的高度一致,無數先輩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與敵人殊死搏斗,為了保衛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戰天斗地,用真誠與執著、生命與鮮血詮釋了“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個根本問題。長征途中,紅軍戰士謝益把僅有的一小袋干糧留給了帶著兩個小孩的婦女,母女三人活了下來,可他卻長眠於茫茫草地。八路軍戰士張思德,無論在哪個崗位都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地為黨和人民工作,用短暫、平凡的一生為我們塑造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不朽典范。解放上海時,為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部隊毅然放棄使用重武器,7612名官兵憧憬著人民的翻身解放,倒在了勝利的前夕。和平時期,無論是在搶險救災、反恐維穩等人民需要的緊急關頭,還是在支援經濟社會建設的滾滾大潮中,哪裡有需要就沖向哪裡。從’98抗洪到抗擊非典,從汶川抗震救災到舟曲抗擊特大泥石流災害,再到藏區、新疆維穩,都留下了無數服務人民的感人事跡,雷鋒、李向群、徐洪剛、李潤虎……這些響亮的名字,早已深深地烙在了人民的心中。血濃於水,魚水情深。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要不斷發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良傳統,自覺視人民利益高於一切,處處體現百姓情懷、人民本色,努力在踐行我黨我軍宗旨中推動強軍實踐,永遠做人民的“守護神”。

“昨天的歷史不是今天的人們書寫的,但今天的人們不能脫離昨天的歷史來把握今天、開創明天。”面對強軍興軍偉大征程,我們要站在紅色江山永不變色、黨的事業薪火相傳的高度,自覺擎起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旗幟,大力加強黨史軍史和陸軍發展史學習教育,以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為引領,深入貫徹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時刻聽從黨和人民召喚,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努力打造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過硬部隊,培養“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新貢獻、展現新風貌、續寫新輝煌。(陸軍第21集團軍 徐祥)

(責編:邱越、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