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101歲老紅軍楊德千把病房當書房:思想不能生鏽

2016年06月27日08:32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本文插圖 倉小寶

  滴答、滴答……安靜的病房裡,仿佛聽得到輸液的聲音……躺在病床上的老紅軍楊德千微微睜開雙眼,見我進來,用顫巍的手和我打招呼,讓我坐下來,眼睛中閃出慈祥的光。

  這位年已101歲高齡的老紅軍最近連續多次出現緊急情況,住進醫院搶救。床邊的小櫃子上放著一本《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還有一個放大鏡、一支鋼筆、一個筆記本。翻開的書頁上,圈圈劃劃進行了標注,還寫了不少筆記。老人已經把病房當作了書房。

  楊德千是山西清徐人,1915年2月出生,1936年12月參加革命,193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楊老是一名有著78年黨齡的老黨員,他參加過百團大戰、晉中戰役、太原戰役等大小戰役戰斗數百次,被晉綏軍區授予“二級戰斗英雄”稱號,榮立二等功一次。

  與楊老成為忘年交是在2009年。當我第一次走進楊老家,一張不大的桌子上擺滿了楊老的學習筆記,粗略數了數足有40多本,累計40多萬字。

  “不認真學習黨的理論,就把握不准革命的方向。”翻開已經泛黃的筆記本,一行蒼勁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帘。我一看時間,這已經是70多年前的筆記了。那時,楊老擔任新四軍決死二縱隊四團三連指導員,他奉命帶領部隊前往山西中部執行破襲同蒲鐵路、阻礙日軍增兵山東台兒庄的任務。7天后,楊德千和戰友們勝利完成任務返回駐地時,發現后方留守的連隊司務長任凡,發展了20多名老百姓當游擊隊員,還將連隊的軍服、留守的槍支、彈藥發給他們訓練使用。

  當時,楊德千和連隊許多人都認為司務長違反紀律,要求給他處分,並把處理意見上報給縱隊。沒想到縱隊司令員韓鈞聽說此事后,不僅不同意給司務長處分,還對他做出表揚,說司務長的做法符合中央“積極壯大革命武裝”的思想。

  這件事對楊德千觸動很大。當時,不少干部戰士對抗日戰爭的前景感到迷茫,大家常常議論,戰爭是很快打勝還是要失敗。這時候,縱隊領導要求組織學習毛主席的《論持久戰》。楊德千和戰友們趴在帳篷裡的石頭上,點著油燈,一字一句地抄寫毛澤東的《論持久戰》。楊德千越學越覺得心裡亮堂,還主動給戰友們講自己的學習體會,使大家的士氣也高漲起來。

  從那時起,楊德千追求真理的步伐就一刻也沒有停止,哪怕戰事頻繁,他也不忘學習,始終用理論武裝頭腦,指導作戰和工作。這一本本泛黃的筆記本,就是他學習理論的最好見証。

  1982年底,楊德千離休了。老牛自知夕陽晚,不用揚鞭自奮蹄。離休在家的楊德千深感自學難度很大,需要的是持久的耐心、恆心和毅力。他給自己制訂了一個學習計劃,每天學習5個小時,哪怕是節假日,他也雷打不動地堅持。有的老同志勸他說,既然退休了,就好好享受退休生活,沒必要再這麼折騰自己。對此,楊老呵呵一笑:“工作離休了,思想不能離休。老同志要保持活力,首先思想不能生鏽。”

  楊老不僅自己學,還帶動身邊人一起學習。干休所戰士小王因為一時受挫產生自暴自棄的情緒,楊德千知道后,主動找到干休所領導,要求調小王到自己身邊工作。得到批准后,楊老每天帶著小王學知識、學理論。漸漸地,小王對學習產生了興趣,也養成了讀書寫筆記的習慣。幾年下來,小王不僅脾氣、性情有了很大改變,而且持續學習使他的思想也變得深刻了許多,后來還成了干休所的理論輔導員。

  風風雨雨幾十年,在楊德千身邊工作的年輕戰士們經過楊老的教育、培養,先后有21人入黨,有的被評為優秀士兵,有的考上了軍校,有的退伍后進了黨政機關,成為社會有用之材。

  在楊老家,我看到一封寄自革命老區山西呂梁的信,信是一個名叫樊旭芳的小姑娘寫來的。當年,她的父親因身患重病家裡欠了債,她也面臨失學的困境。楊老得知情況后,給小樊寄了500元錢,並寫信鼓勵她:“孩子,一定不要放棄學習。現在隻有抓緊時間學知識,將來才能更好地服務人民、回報社會。你盡管放心上學用功讀書,你上到什麼時候,我就資助到你什麼時候”。一封封這樣的信件給了小樊精神和物質上的鼓勵。不管家庭有多麼大的困難,她始終按照楊爺爺的話去做。

  小樊從上初中到高中,一直到考上大學,楊老都無私地給予了資助。畢業回鄉當了村官的樊旭芳千裡迢迢從老區山頭村趕到北京,把寫著“希望工程的楷模”“情系山裡娃”的兩面錦旗送給楊德千。楊老很高興,但嚴肅地對她說:“以后不要來看我,從老家到北京的路費很貴,孩子們能夠把書念好,把人生道路走好,我就很高興了。”小樊在這封給楊爺爺的信中寫道:“我會把您給予我的這份愛繼續傳遞下去,將來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讀完信,我注視著身穿一身舊軍裝、生活十分簡朴的楊老,心中升起一股由衷的敬意。

  像這樣的信,楊老的書桌上有一大摞。自1992年以來,他先后拿出20多萬元資助貧困地區學生。他資助的42名學生中,有15人考上大學,有的成為新農村發家致富的帶頭人。聽我贊嘆,楊老謙和地擺擺手說:“把錢用於公益事業,既有益於人民,又有益於自己身心健康,我心裡踏實高興。”

  相比之下,楊德千對自己的后輩卻特別“摳”。

  2009年年初,楊德千唯一的小孫子京京即將結婚,楊老想了想,決定送給孫子3件禮物,一封親筆信,一本科學發展觀讀本和1000元錢。楊德千在信中除了表達由衷祝福外,還特意叮囑孫子,認真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掌握中央精神,他寫道:“給你們帶去當前中央應對金融危機的幾份材料,你們是搞經濟工作的,知道了中央的精神,你們工作就有了方向,就有了重點和力量。”

  有的鄰居知道這件事情后,和楊德千開玩笑:“孫子結婚你才給1000元,太少了!”楊德千笑笑說:“1000元雖少,但傳遞著一種價值觀。”

  楊德千的外孫女在國外讀書,回國探親時正值黨的十七大召開。“你知道十七大精神嗎?”楊德千問。

  “知道些。”外孫女明白爺爺的心思。“你雖然出國了,可仍然是中國人,那就得學習掌握中國共產黨的政策和理論”,楊德千叮囑道。這一天,外孫女要走了,楊德千買來一本十七大報告讀本送給她。

  農歷乙未年底的一天,一場在改革大考中經受考驗的大討論,在干休所會議室展開,楊德千積極要求參加,他有話要對身處改革大潮中的官兵們說。討論中,楊老直言:“置身改革大潮中,我們先得穩住精氣神,心無旁騖才能穩住陣腳干事業。”他談到一個19歲的烈士王建川,在戰場上寫給媽媽的日記中這樣寫道:“媽媽,請你不要把孩兒惦記,不付出代價怎麼能得到勝利?戰士的決心早已融進槍膛裡,為了祖國不惜血染戰旗!”老人背誦這首詩時,十分動情,讓參加討論的官兵深受感染和教育。

  安靜的病房裡,液體正一滴一滴地輸入老人的身體。楊老身體虛弱,我不敢與他過多地交流。初夏的風從窗外吹來,翻動著床邊的書頁,我看到了楊老寫在筆記本上的一句話:“做官一陣子,做人一輩子,要一輩子保持黨員本色,永遠為人民做好事”。

  看完這段話,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一個百歲老紅軍,一個有著78年黨齡的老兵,一個人生即將走到盡頭的老人,還這麼嚴格要求自己,還在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在他近80年的革命生涯中,在他的一本本泛黃的理論學習筆記中,在他的每一場理論輔導中,在他資助過的貧困學生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他一生信黨、愛黨、跟黨走,一生保持了一名黨員的政治本色。

(責編:邱越、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