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安徽省軍區聞令而動,奮力投入抗洪搶險之戰,科學用兵,能打硬仗,發揮突擊隊作用——

哪裡有險情  哪裡就有子弟兵

本報記者  朱思雄  葉  琦
2016年07月24日04: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7月19日,在安徽蕪湖抗洪搶險指揮部,剛剛送走回撤部隊的蕪湖軍分區司令員吳小明打開《蕪湖軍分區防汛工作圖》,用洪亮的聲音向記者回顧連日來並不輕鬆的抗洪搶險之戰。

  7月4日凌晨,安徽省南陵縣西七圩北側堤壩出現豁口,洪水倒灌,導致圩內一片汪洋,4000余群眾需要緊急轉移。

  接到險情報告,安徽省軍區黨委緊急研究部署行動方案,就近動員組織民兵預備役應急分隊趕赴現地實施救援。

  當日2時,蕪湖軍分區出動200名民兵趕往西七圩﹔6時,某預備役高炮旅抽調100余名官兵火速增援……

  兵貴神速。吳小明說:“之所以能快速高效完成群眾轉移任務,得益於量險用兵、精准投送、科學調控。”

  就近就地,重點用兵

  今年入汛入梅以來,安徽連續的強降雨天氣,致使部分地區大面積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從5月中旬開始,安徽省軍區就會同省防指協調任務部隊,對長江、淮河流域進行聯合防汛勘察,並組建抗洪搶險應急力量6.4萬人、專業力量6900人、機動支援力量1580人,組織抗洪搶險分隊7579人參加專業訓練和軍地聯演。

  “省軍區把非戰爭軍事行動當作錘煉部隊戰斗力的新戰場。組織抗洪搶險救災行動,必須像組織指揮打仗一樣,從准備、實施到保障,都要精細籌劃、周密組織,尤其要注重科學用兵,提高防汛救災行動實效。”安徽省軍區司令員於天明強調。

  針對險情大、受災面積廣,安徽省軍區以“就近就地”為原則,組織各級民兵預備役部隊,協調轄區軍兵種部隊和軍事院校,第一批次投入搶險救災,發揮突擊隊作用。

  本次安徽強降水所帶來的洪澇災害,重點集中在沿江北部的巢湖周邊地區,沿江江南東部的水陽江、南漪湖周邊地區,沿江西部的華陽湖周邊地區。安徽省軍區統籌考慮重點區域和一般部位,把作戰部隊主要投向重點地區、關鍵堤防和險工要段,發揮主力軍作用。

  “我們協調的任務部隊6550人,在這些重點區域共投入5297人,佔到了80%以上。”安徽省軍區副參謀長孫亞軍介紹,“同時我們還留有后備,為處置突發預備力量,可隨時出動支援,應對緊急狀況。”

  量險出兵,快速果斷

  7月2日夜,宣城宣州區雙橋聯圩發生漫堤險情,省軍區緊急協調臨汾旅某團700余官兵,連夜機動至雙橋聯圩,並徒步急行軍10余公裡到達搶險地點加固堤壩。

  7月6日清晨,雙橋聯圩發生潰堤險情,省軍區提前協調在蕪湖市南陵縣支援搶險救災的12軍某工兵團102人攜16艘沖鋒舟緊急趕赴現場轉移群眾。

  近年來,隨著民兵規模向精簡高效轉變,不少單位編兵整組逐步向經濟發達地區、向黨政機關、向大型企業延伸。本就編兵較少的偏遠農村,多數青壯年外出務工,一旦遭遇重大災情,容易出現“兵到用時方恨少”的尷尬。

  7月2日,六安和蕪湖等地同時遭遇險情。省軍區黨委科學調度部隊,救援行動高效有序:

  當日凌晨,某預備役高炮旅官兵攜帶裝備器材,趕到無為縣襄安鎮趙家翟圩,做好應對重大險情准備﹔

  8時許,省軍區司令部先期出動獨立營57名官兵、9艘沖鋒舟趕赴六安市金安區執行搶險救災任務。在金安區雙河鎮,官兵們又兵分三路前往棗林村、百洋村和曙光村實施救援﹔

  11時許,某預備役舟橋團官兵攜帶20艘沖鋒舟、11輛越野車,從蚌埠集結出發,緊急支援六安﹔

  當天深夜,某預備役團100余名官兵冒著傾盆大雨,先后在半湯、夏閣等鎮疏通河道、轉移群眾、搬運物資、加固堤壩……

  “今年的汛情和災情可以用‘急、猛、廣’來概括,這種條件下,作為駐地軍事機關,堅持科學統籌、科學用兵,為圓滿完成抗洪搶險任務打下了一定的基礎。”蕪湖軍分區參謀長卞文佐介紹。

  專業用兵,做好保障

  7月20日,說起幾天前安徽省郎溪縣“十送紅軍”的場景,宣城軍分區參謀長趙啟發無比感慨。抗洪部隊不畏風雨奮戰了28天,保住了險情不斷的第一聯合圩,保住了郎溪!郎溪縣群眾聽到部隊完成任務即將離開的消息,紛紛趕到道路兩旁歡送人民子弟兵。郎溪的女孩子打出“兵哥哥,我會想你的”標語,部隊戰士高唱著“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回應歡送的市民,老兵們站在一角,默默地目送部隊離去。

  “為了保障戰士的作戰力和短時間突擊能力,我們必須避免他們連續作戰及過度疲勞,如果所有的活都讓戰士們干,會造成極大的消耗,影響戰斗力。”趙啟發談道,“對於部隊的保障和協同需實時跟上,除了必要的保障物資,我們要確保抗洪官兵有澡洗、有干爽衣服穿、生病能及時就醫。”

  在搶險過程中,宣城軍分區與駐地黨委政府一起,積極動員當地民兵、老百姓加入並配合防洪工作,以此保証部隊官兵有充沛的體力用在“刀刃”上。

  科技手段同樣在本次抗洪搶險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無人機、氣墊船、重潛裝具等新裝備、新器材成為搶險救災現場的新亮點。在重點險工險段,有的單位不僅建立了應急分隊,還預編了移動應急指揮系統,通過衛星通信車、單兵圖傳發射機,將語音圖像傳輸至指揮中心,為遠程指揮救援行動提供信息數據支持。

  前不久,新一輪持續強降雨帶抵近淮河流域。沿淮部隊未雨綢繆,嚴陣以待。蚌埠軍分區與市水利局、水利部淮河委員會聯合開展針對性防汛演練,地方相關單位主動通過民轉軍用對接機制,挖掘軍民通用裝備技術潛力,先后共預征預儲各類搶險舟艇、車輛、工程機械1000余台,提高了軍地應急搶險能力。

  “搶險就是戰斗,既考驗機關指揮用兵能力,更檢驗民兵預備役編組質量成效。”安徽省軍區政委戴勇告訴記者,在這次抗洪搶險中,安徽省軍區各級出動現役官兵和民兵預備役77525人次、沖鋒舟737艘次,協調任務部隊6550人、轄區駐軍和院校2162人支援搶險救災。

  在江淮大地,哪裡有險情,哪裡就有解放軍的身影——他們充分展示了人民子弟兵特有的風採,成為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前線有口皆碑的“定心丸”。


  《 人民日報 》( 2016年07月24日 06 版)

(責編:白宇、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