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火箭軍某旅加速轉型 用創新闖出戰斗力重塑之路

2016年08月30日08:42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創新:走出重塑之路

  長劍刺天丁 宇攝

  近年來,火箭軍某旅面對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和體制編制調整,迎難而上,用創新闖出了一條戰斗力重塑之路。

  日前,筆者走進大山深處的這支導彈勁旅,探尋他們履行新職能新使命加快推進戰斗力轉型的足跡。

  轉型,打破腦袋裡的“壇壇罐罐”

  那年底,根據新型作戰力量建設籌劃部署,該旅全面開啟換裝轉訓的新征程。

  轉訓之初,訓練場上就接連遭遇尷尬。一次籌劃首長機關訓練,作訓參謀按慣例擬制的操作計劃被亮“紅燈”。旅領導一針見血地指出:“首長機關訓練老套,怎麼指導部隊學習新專業、練就新技能?”

  無獨有偶。一次野外駐訓部隊剛到宿營地,導調組一紙“部隊遭襲,緊急轉換部署區”的命令,讓拖著“壇壇罐罐”的政工組,在轉進途中吃盡了苦頭。

  轉型,需打破腦袋裡的“壇壇罐罐”!議訓會上,旅領導的發言直指要害,引發大家共鳴:換裝轉訓意味著二次創業,如果思想仍在原地“打轉”,履行新使命、迎接新挑戰、創造新業績就是一句空話。

  隻有淘汰頭腦中與新使命新要求不相適的陳舊思維,才能讓新理念的“種子”生根發芽。一場“換裝轉訓怎麼辦、崗位履職怎麼干”的“頭腦風暴”席卷全旅,官兵通過自己找、集體查、當眾擺等方式,深入剖析與戰斗力轉型建設不相適應的思維觀念。

  思想的“枷鎖”一旦被打破,前進步伐便不再猶豫。官兵主動更新觀念,著眼新裝備作戰特點,先后創新“一令多問”教學、“五要素”融合專業技術訓練等多項實踐成果,修訂完善了后裝保障、戰時政治工作等預案,有效提升了部隊實戰化訓練水平。

  轉型,能力素質必須同步升級

  回想兩場“敗仗”,旅黨委至今記憶猶新。

  這是該旅首次按照新作戰樣式組織指揮通信演練。部分通信號手由於不熟悉新戰法,致使數個作戰單元成了“無頭蒼蠅”,演練隨即中斷。

  隨后的首長機關演練中,由於對新裝備性能參數掌握不准,作訓參謀擬制的作戰方案中,機動路線多處出現不妥之處,結果部隊未能按時到達指定地域。

  本領不“換代”,早晚被替代,“換代”不見底,打贏難托底。透過“敗仗”,旅黨委“一班人”深刻認識到:面對作戰樣式、指揮方式、保障模式的深刻變化,指戰員能力素質必須同步升級。

  為此,他們深入分析新裝備技戰術及性能特點,精細崗位能力需求和能力標准,制訂分崗精准育才計劃,區分不同崗位、不同層次,確立了專家、技術尖子、專業骨干人才培養目標。他們先后與10余個科研院所、生產廠家簽訂“人才滾動培養協議”,走開“院校學理論、進廠鑽技術、部隊練運用、任務促培養”的體系化人才培養路子。

  為追求效益最大化,他們充分發揮外學人員“酵母”作用,大力開展以老帶新、以強帶弱和崗位練兵活動,通過制訂技術規范、攻關關鍵技術等,培養了一批既掌握性能操作,又能處置技術故障的復合型人才。

  旅政委陳永華告訴我們,經過廠家院校能力淬火的技術骨干,在實裝操作、駐訓演訓等任務中發揮了中堅作用。他們這些瞄准實戰化培養人才的創新做法,還得到了上級的肯定。去年年初,該旅執行新型導彈發射任務期間,技術骨干成功處置了柴油機啟動故障等多個特情,打出了某型導彈歷史最佳精度。

  轉型,創新驅動是強大“引擎”

  教材空白,裝備未配,如何練就過硬“看家本領”?換裝前夕,這些難題始終縈繞在該旅黨委“一班人”心頭。

  幾經協調,該旅好不容易從幾個有換裝轉訓經歷的兄弟單位弄來幾份經驗材料。但由於武器裝備技戰術性能特點差距較大,單純的“嫁接”導致新裝備一時“水土不服”。

  “把本本當標准,標准就會失准,把經驗當規律,規律難出效率。”旅黨委會上,旅長查顯發的話擲地有聲,“轉型,創新驅動是強大‘引擎’。”

  該旅區分作戰運用、實戰訓練、綜合保障、條件配套等方面深化新型武器裝備作戰運用問題研究,搞清新質戰斗力建設的底數。同時,他們打造創新團隊,成立科研創新中心,廣泛開展“爭當技術標兵、爭創科研成果”活動,編修教材、研發器材、創新訓法。

  他們區分初級士官和義務兵、中級以上士官和干部兩個層次,七易其稿編寫出兩套約260萬字的專業教材。同時,他們形成56個作戰運用問題研究成果,研制出與實裝“外觀一致、操作一致、流程一致、現象一致、顯示一致”的新型導彈模擬訓練器材等44項科研成果並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部隊訓練效率。

  針對專業理論復雜精深,官兵理解消化難的實際,旅創新團隊還開發出動漫流程演示系統,探索出“一步一動看演示、一招一式搞操作、一點一滴學理論”的“三步訓法”,有效縮短了號手成長周期。如今該旅羽翼漸豐,走出了一條依靠創新驅動提升戰斗力的重塑之路。(張懷森 鄭煒)

(責編:邱越、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