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依托駐外企業 我戰艦靠泊國外港口實現“一站式”服務

2016年09月30日08:12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長白山艦在國外碼頭停靠時,當地中國企業組織車輛進行保障。 顧亞根 攝

9月上旬,赴泰國參加第二次東盟防長擴大會議人道主義援助救災與軍事醫學聯合演練的海軍兩棲船塢登陸艦長白山艦,靠泊泰國民用港口林查班港。從靠泊前的泊位選擇、引水員上艦、拖船帶纜,到停靠后的裝備卸載、車輛使用、淡水補給,一路順暢、全程高效。該登陸艦支隊后勤部部長張群告訴筆者:“通過我駐泰使館提前與中國幾家在泰企業取得聯系,通報交通服務需求,我們抵達時各項保障已安排妥當!”

近年來,隨著海軍使命任務的拓展,艦艇航跡越來越遠,與我涉外公司、跨國企業合作的腳步也拓展到世界各地。以往海軍艦艇停靠外國港口時,都是通過軍事、外交途徑協調交通保障具體事宜。如今,戰艦通過涉外公司代理各項服務,不僅符合世界各國海軍通行做法,而且在流程上更加順暢。

筆者在長白山艦會議室看到,中國在泰企業某公司總經理劉遠江和該艦后勤助理陸俊山核對服務賬單,通過中國企業間的牽線搭橋和商業合作,為長白山艦提供海外“一站式”服務。

“《國防交通法》公布后,我們第一時間組織公司員工學習,進一步增強國防交通觀念。”劉遠江說:“我們深化軍民融合,充分發揮在國外的商業資源優勢,為祖國戰艦提供優質服務,讓官兵在海外更好地執行任務,也為我們提供更加堅強的后盾。”

到訪過近10個國家的長白山艦艦長鄧先武說,隻要有中國企業在的地方,就有軍艦的前置交通保障點。在執行第18批護航任務期間,他們除了靠國外港口和補給艦補給外,還開辟了第3種補給方式——商船補給:我國商船從國內為護航編隊艦艇攜帶補給品。此外,中國商船還與海軍艦船分享實時氣象、海域信息﹔駐外企業為靠泊當地的中國軍艦提供艦員出行車輛保障。

戰艦行天涯,通途若比鄰。深度軍民融合為海軍艦艇提供有力海外交通保障。這些年,海軍艦艇執行亞丁灣護航、出國訪問、聯合軍演等任務越來越多,許多駐外企業、中資機構協調並提供了大量交通保障。據介紹,下一步海軍將依據《國防交通法》,規范部隊在國外期間接受我駐外企業提供的支持,著力形成長效法規機制。(顧亞根)

法規鏈接

國家駐外機構和我國從事國際運輸業務的企業及其境外機構,應當為我國實施國際救援、海上護航和維護國家海外利益的軍事行動的船舶、飛機、車輛和人員的補給、休整提供協助。

——《國防交通法》第三十八條

融合無極限

縱觀人類文明發展演進的歷史,交通始終是國家與戰爭演變的重要脈絡之一。從創造獨木舟到開鑿運河通渠,從黃帝戰蚩尤使用原始戰車到秦始皇修馳道千裡用兵,從第一艘蒸汽輪船試航到第一台鐵路機車轟鳴,從第一輛汽車誕生到第一架雙翼飛機試飛,在歷史發展的每一個關鍵階段,幾乎都可以看到交通對經濟社會發展和戰爭形態演變產生的重大影響。特別是遠程飛機、遠洋船舶、高速公路和鐵路的發展,使世界成為“地球村”,交通資源日益成為國家博弈和戰略競爭的必爭領域。沒有交通就不能發展經濟,沒有交通就不能打贏戰爭。

交通資源具有軍民融合天緣屬性,用一條路跑軍民兩用車,用一套“脈管”流淌軍民兩用“血液”,既是明智之舉,也是效益之策。有軍事專家從成本消耗的角度研究認為,人類軍事對抗大致經歷了“數量規模型”對抗、“質量效益型”對抗、“系統集成型”對抗3種模式,未來將是“節約創新型”對抗,而這種對抗需要實施軍民融合戰略:最大的節約是軍民融合,最小的成本是軍民融合,最高的效益是軍民融合,最長的后勁也是軍民融合。

戰艦行天涯,通途若比鄰。以軍民融合構建“踏板”“橋墩”“支點”,我海軍戰艦就能走得更遠、更穩、更有力。(高志文)

(責編:王璐佳(實習生)、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