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當第三代軍人面臨新選擇,家中9名老兵這樣說

2017年04月21日08:57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有這樣一家人,祖孫三代有13人參軍報國。今天在“脖子以下”改革中,家中的第三代軍人面臨新選擇——

忠勇家風:9名老兵相約一堂課

春風拂面,蒼鬆吐新。4月18日,北部戰區陸軍某旅迎來9位特殊客人——該旅坦克一連戰士馬士偉的9位親人。

“他們既是小馬的親人,也都是退役老兵!”旅領導介紹說,馬士偉一家三代忠勇,走出了13名軍人。“脖子以下”改革啟動后,聽說自己所在營可能會調整變動,馬士偉背上了思想包袱,工作積極性一度受到影響。了解這一情況后,全家9名老兵相約趕到部隊,面對面和小馬促膝長談。

“和戰爭年代你的祖輩父輩比起來,今天面對改革這點痛,你還有啥思想包袱!”話匣子首先被79歲的大姑馬秀雲打開,“抗美援朝時,你三爺馬言飛是指揮所通信兵,每次敵機轟炸時,他都把身體扑在電台上……”

馬秀雲曾是該旅前身部隊的一名軍醫,闊別數十年后回到老部隊,她又想起了丈夫張興啟。她告訴小馬:“我和你姑父是高中同學,一起參軍,一起經歷了一次移防、兩次改編,每次都是堅決服從組織命令。”

“1976年,你姑父時任副營長,在內蒙古修建國防工事。一次,他下車指揮車輛通過危險路段時,汽車右后輪胎突然爆胎,車身傾斜,下面就是幾十米深的懸崖。危急時刻,他沖上去用身體頂住車身,讓司機跳車,自己不幸被卡車壓在下面……”講到愛人犧牲時的場景,馬秀雲熱淚盈眶。

馬秀雲轉業回家后,把對丈夫的思念化作鼓勵下一代繼續投身軍營的動力,她的兩個子女作為烈士遺屬特招入伍,另外兩個子女也相繼參軍。

“說起改革,我可最有發言權。”表哥張林海接過話茬說,“1998年,我所在部隊奉命參加抗洪搶險,奮戰一個多月終於戰勝了洪魔。可你知道嗎?凱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部隊改編,3000多名官兵一下戰場就脫了軍裝。告別軍旗那天,大家抱頭痛哭,可沒一個人跟組織談條件、講價錢。”

“越是關鍵時刻,越要服從命令!”表哥說的這句話,讓馬士偉感慨頗深。他知道,表哥在部隊時是一名連長,榮立過二等功。要不是遇到編制體制調整改革,他可能就直接當營長了。可面對轉業的要求,他二話沒說選擇服從。

聽了幾位親人的講述,馬士偉很慚愧。這些年,他連續兩年打破軍一級坦克通信專業紀錄,是全旅唯一的戰士四星級政治教員,10多次登台為官兵進行理論宣講,還自學考取了律師資格証和執業証,先后為43名戰士提供法律援助,3次榮立三等功。

“自己能有今天,都是組織培養的結果。改革大考面前,不管是走是留,都是為強軍作貢獻。”面對親人,馬士偉鄭重承諾。(劉建偉 向勇 謝倫)

(責編:王璐(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