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深情別邊關 老兵趕上創業好時代

2017年12月04日09:14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深情別邊關 邁向新征程

正值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之際,一年一度的老兵退伍工作全面展開。即將告別軍旅,邁向人生新征程,駐守高山海島的邊關老戰士內心雖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期盼、信心和力量。

人生路漫長,揮別處只是新的起點,有時甚至是關鍵節點。面臨進退去留,面對個人利益取舍,更多的戍邊老戰士道出了自己的心裡話——返鄉譜新篇,心裡亮堂堂。這句心裡話的背后是多年軍旅生活的磨礪和成長,更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擘畫宏偉藍圖的指引。我們欣喜地看到,廣大即將退伍的戰友對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美好明天充滿憧憬,報告中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支持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等論述,更是讓他們對回鄉創業充滿信心。

圖1.劉明

駐雲南河口某邊防旅老兵劉明——

趕上了干事創業好時代

清晨的紅河河畔,濃霧剛散去,一列越南米軌火車緩緩駛入我國境內,地處雲南河口瑤族自治縣和越南老街省之間的河口口岸迎來了繁忙的一天。

巡邏間隙,望著口岸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即將退伍的南部戰區陸軍邊防某旅上士劉明,再次在腦海中謀劃著自己的“創業藍圖”。

劉明曾在駐昆明部隊服役,年底本想轉業回湖南老家工作,但在改革中老部隊撤編,他被分流到邊防一線,對此他曾一度陷入迷茫。“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邊疆發展”“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臨近退伍之際,部隊開展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活動,讓劉明心裡漸漸亮堂起來,萌生了留在邊疆發展的想法。

“離口岸百余公裡的地方將修建機場,來口岸旅游的人會越來越多﹔中國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經濟合作區開發建設生機勃勃,發展機遇會更多。”在營裡組織的“談變化、議盛會”討論中,劉明找到了自己轉身發展的方向,他說:“如今去大城市發展,就業市場基本飽和﹔轉業回去,還不如留在河口創業,處處是機遇!”

結合駐地自然環境和地理優勢,劉明決定瞄准兩個“方向”發力——種植橡膠、香蕉,或是從事貿易運輸業,雖然深知創業不易,但作為“精武標兵”,他覺得自己也有優勢——當兵12年,劉明先后擔任5年班長、3年代理排長,兩次被評為“優秀帶兵骨干”,具有一定組織協調能力﹔2014年,劉明參加原成都軍區組織的特種兵集訓比武,每天跑10公裡、武裝泅渡5公裡……盡管體能數次達到極限,但他仍咬牙堅持到最后,那股不服輸、能吃苦的勁頭,讓不少戰友為他豎起大拇指。在劉明內心,他知道這些都是艱苦創業的本錢。

說起自身短板,劉明也有清醒的認識,他直言,“就怕自己沒經驗。”為此,他打算退伍后先在部隊駐地打工半年,熟悉市場行情,再用半年時間調整完善創業計劃,爭取一年后正式開始創業。

“現在國家對退伍軍人的創業扶持力度很大,不但免稅幾年,在貸款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下一步國家還要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相信未來退伍軍人的創業平台會更廣闊。”劉明笑著說,“處在這樣一個好時代,我對未來的創業之路充滿信心!”((馬飛 胡樹春 扈帥)

圖2.韓智敬

西沙某水警區保障部修理所老兵韓智敬——

我願建設守護第二故鄉

11月15日一大早,西沙某水警區保障部修理所四級軍士長韓智敬就在“便民雷鋒班”服務點忙活起來。電磁爐、洗衣機、電視機……不到一小時,這裡就被前來尋求幫助的漁民圍滿了。“退伍的日子一天天臨近,我想利用自己的技術為駐地百姓做點實事。”韓智敬一臉自豪。

西沙永興島上沒有專業的電器維修店,過去島上居民的電器出現故障,隻能送下島維修,一來二去總要“折騰”個把月。2012年,為加強便民服務,水警區成立“便民雷鋒班”。由於專業技術過硬,“車鉗鉚焊”樣樣精通,韓智敬加入了這個光榮的集體。此后,島上漁村家家戶戶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

一次,漁民老符家的冰庫出現制冷故障,他連夜找到“便民雷鋒班”。韓智敬二話沒說,帶領骨干攜帶工具前去搶修,官兵們一直忙到次日凌晨終於排除了故障。“太感謝了,你們替我挽回了十幾萬元的損失!”老符拎著幾條魚執意要送給韓智敬,被他婉言拒絕了。

從軍16年,由於選改高級士官名額有限,韓智敬即將面臨退伍。當被問及最留戀的是什麼時,他坦言,最難脫下的是軍裝,最難說再見的是西沙。

“這幾年,隨著‘三沙1號’萬噸級補給船啟用、永興機場公務航班開通,困擾水警區官兵多年的物資補給難題迎刃而解。如今,永興島上建起了學校、醫院、郵局、海水淡化站、垃圾處理廠,駐島居民的日常生活設施正逐步改善……”說話間,韓智敬的臉上樂開了花。

“回家鄉上班雖然穩定,卻不能發揮自己的專長。”轉眼間,離別的日子進入倒計時,韓智敬十分不舍。前幾天,部隊組織官兵學習十九大報告,他心裡一下子亮堂了:“下一步國家將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韓智敬作出決定,退伍后先到駐地的科技企業就業,積累一定的經驗和資金后,再創辦一家自己的小型科技企業。

海島雖然偏遠,但守島人的觀念和能力不落伍。“近年來,部隊每年都會把我作為技術骨干送到地方企業、技術院校培訓。最近,我曾學習過的一家駐地企業聽說我年底要退伍,已經答應接收我。”韓智敬欣慰地說,“部隊培養了我,現在社會又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平台,我還想在這片藍色國土上再干幾十年。”(屈成剛 周啟青)

圖3.石楊

南部戰區陸軍某旅老兵石楊——

家鄉雄安的明天會更好

“黨的十九大報告裡講了,國家會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雄安新區……兒子,以后雄安發展前景會更廣闊,家鄉的明天會更好!”臨近退伍,父親在電話那頭的一番話,讓南部戰區陸軍某旅中士石楊心潮澎湃,也讓他堅定了退伍后大干一番事業的信心。

8年前,石楊從河北保定唐縣參軍入伍到了改革開放的最前沿——珠海特區。過去回一次家,石楊都是先從珠海乘輕軌列車前往廣州,再換乘高鐵抵達河北保定,最后還要轉乘長途汽車,一路顛簸才能回到家中。因為“一票難求”,他也曾有過“奔波一天一夜回不了家”的尷尬經歷。

一切正在悄然改變。今年夏天休假,石楊提前一周通過網上購票系統買到了一張高鐵票,這讓他喜出望外。車站服務人員告訴他,珠海新開通了3條“跨省跨線”列車,形成了市區直通華北、華中、華東等地的長途快速鐵路網,出行路線有了更多選擇,車票自然更好買了。

那天,石楊乘坐新開通的“珠海-保定”高鐵,9個小時后便抵達保定。考慮到天色已晚,石楊本想在附近酒店住上一晚,翌日再踏上返鄉旅途。不承想,在縣政府工作的妹妹石晶打來的一個電話,讓他立馬改變了主意:“哥,咱家附近的高速公路網四通八達,乘坐大巴車一小時之內就能到家了!”就這樣,他連夜踏上了開往縣城的長途汽車。

坐在車上,道路兩旁一排排正在建設施工的樓房,讓已經兩年沒有返鄉的石楊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從妹妹口中他得知,如今縣裡加強了各級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新的省道也在規劃之中。

“十九大報告專門提到了雄安新區建設,這讓鄉親們倍感自豪,聽說未來新區的城市道路系統將與‘固安-雄安新區-保定城際’‘北京-雄安新區-石家庄城際’等路網連接,形成京津冀一小時交通圈……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雄安的未來肯定錯不了!”石晶激動地說。

聽說石楊年底要退伍返鄉的消息,在北京工作的一個兒時伙伴勸他到北京發展,卻被石楊婉言拒絕了。他說:“這些年,我親眼見証了部隊駐地的飛速發展,這次探親更是看到了父老鄉親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小康社會要建成,退伍回鄉謀發展,農村是個大舞台!我相信,我們雄安有前途!”(王 超 曾梓煌)

(責編:鄢玲淼(實習生)、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