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軍校改革后培訓員額是往年3倍,如何組織教學?

2017年12月05日09:10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軍校改革后培訓員額是往年3倍,如何組織教學?

初冬的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南京校區訓練場上,近千名學員置身其中,或進行通信技能訓練,或進行戰術課目演練,或進行自行火炮駕駛訓練,呈現出一派火熱的練兵景象。然而,幾個月前,面對近3000名學員的培訓任務,師資力量短缺、裝備器材缺乏、場地設施有限,猶如一個個“攔路虎”,讓這裡顯得擁擠不堪。

“既然繞不過去,那就來一次激情跨越!”幾個月來,該校區上下各方齊努力,一道道看似無法逾越的溝坎被慢慢填平夯實。

培訓員額是往年的近3倍,教學任務如何高效完成?

“模塊化教學”走上講台

教員辦公大樓裡,偵測教研室主任王冰端坐在電腦前,時而眉頭緊鎖,時而擊鍵如飛——他正在修改完善專業教學改革報告。

原來,炮兵偵測指揮專業作為基礎軍事專業,幾乎涉及所有教學對象。往年隻有20多個教學班次,今年卻增加到60多個。而教研室除去剛轉業、軍事援外、部隊代職、學習深造等人員,如今能夠全程在位、獨當一面的骨干教員不足20人,教員和學員比例高達1︰150。如果依然採用“小班化”教學模式,即使每名教員連軸轉,也很難完成教學任務。

“剛開學那段時間,幾乎所有教員都不知道這課到底咋上。大熱的天,許多教員在野外一站就是6個課時,經常累得直不起腰。”王冰一邊感慨地回想,一邊指著教學改革報告說,經與其他專業專家教授多次碰撞論証,“模塊化教學”這一嶄新教學模式逐漸浮出了水面,並在校區上下達成共識。

電腦上,筆者看到,炮兵偵測課程被分成了炮兵偵察指揮、炮兵觀測裝備操作使用等5大教學模塊35個教學專題。雖然教學總課時和實踐課教學比重大幅增加,但教的都是“干貨”。教員可以集中一天或多天時間,聚焦某個教學專題對學員進行強化訓練。

“這在某一時段效果可能明顯,時間一長,學員會不會變得陌生甚至遺忘?”面對筆者的疑惑,王冰解釋說,模塊化教學主要偏重於學員技能強化訓練,在要素協同、野外駐訓和戰術綜合演練階段,學員所學技能還會被強化。而且,考核也由過去的結課即考變成學期結束統一考核,迫使學員全面熟練掌握專業技能。

一個好點子打開了一扇門。在偵測專業教學訓練場上,年過半百的副教授姚國應正在組織學員進行決定目標點技能訓練。80余名學員不時舉起望遠鏡眺望遠方,並緊張地進行圖上作業。

“今天作業精度接近優秀。”下課時,姚國應一句話差點“雷倒”了所有學員:“晚上,繼續,‘加餐’!”

裝備器材難以滿足教學所需,學員如何練就精湛技能?

不讓一個學員“挂空擋”

馬佔山綜合訓練場上,反坦克導彈教研室教員朱敬舉正在給學員講授《反坦克導彈兵器與操作》課程。朱敬舉簡單講授完具體操作要領后,學員們隨即被分成5個小組,兩個小組跑到導彈發射車前開始操作訓練,兩個小組利用計算機軟件進行模擬操作訓練,一個小組則圍在運輸裝填車前展開操作訓練。

“一堂軍事專業課還可以這麼上?”看著筆者疑惑的目光,朱敬舉笑笑說:“現有裝備數量就這麼多,採取這種教學方式,既可以保証學員有充足的訓練時間,同時學員之間又可以互為教練,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裝備器材是開展實踐性教學的重要保証。今年,為了推動課堂教學與部隊訓練全面接軌,校區各軍事專業實踐性教學比重大幅增加,而現有裝備器材和教學需求相距甚遠。坐等機關配發、從炮兵部隊調劑、研制模擬器材……可遠水難解近渴,開班開訓起步維艱。

在校區組織的一場“說課”活動中,各個教研室領導走上講台獻計獻策,許多矛盾問題在一個個奇思妙想中被慢慢消解。

裝備教學中心,一堂《火炮操作與使用》課正在進行,幾門不同型號的火炮被擺在了同一課堂,學員們在教員的安排下,圍在不同火炮旁邊,迅速有序地展開技能訓練。

牽引火炮教研室副主任李臣明說,目前校區隻有1門某型車載炮,而同時展開教學的至少有2個教學班,實裝操作時間很難保証。經過對比研究,新舊火炮裝備雖然型號不同、性能有別,但基本原理相似,啟用老裝備教學並不影響學員技能訓練效果。

為此,他們把車載炮操作技能進行細化分解,1個教學班以車載炮為主,其他教學班則利用其他型號火炮替代,熟練后再進行互換。教學示范班戰士則臨時充當起“小教員”,成為一道獨特風景。

“用老裝備替代新裝備,比使用模擬器材訓練來得真實,還能學會使用多炮種。”學員們如是說。

炮兵部隊力量編成全面更新,教學咋能握著“舊船票”?

打好教學的有准備之仗

“教員,部隊改革后,炮兵連編制火炮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們應該選擇哪門炮為基准炮?”課間,一名學員的提問讓教員“卡了殼”。

類似的尷尬現象不在少數。偵測教研室主任王冰回憶起前不久到部隊調研時的一個情景:一名剛畢業學員採取手工作業方式遂行觀測偵察任務,雖然作業結果正確,卻遭到連長一通猛批:“你的手再靈巧,能趕上雷達的速度和精度嗎?”

“目前,炮兵部隊力量編成已經發生全新變化。炮兵人才培養必須因時而變,需要聚焦炮兵部隊崗位能力需求設置專業課程……”聽著由陸軍火力毀傷專家、射擊教研室教授王東亞主講的《從炮兵部隊新編制談炮兵人才培養》報告,教員們猛然驚醒:炮兵部隊已經登上了新戰船,專業教學咋能還握著“舊船票”?

改革呼喚執令而行,更青睞先行一步。9月中旬,校區專門召開臨時黨委會進行專題議教議訓,人才培養目標模糊、課程設置界限不清、部分教學內容陳舊等56個問題被逐一亮相過堂。

然后,教員們兵分多路,全面收集了解炮兵部隊新的力量編成和作戰訓練需求。戰役戰術教研室副主任閆耀祖利用參加跨區基地化訓練的機會,向作戰部隊指揮員學習取經,廣泛收集各支參演部隊的勝招敗筆。返校后,他就忙著整理炮兵部隊的新戰法、新訓法,炮兵部隊演習對抗規則、交戰細則、評估標准等最新成果並悉數加入教案。

不僅如此,他還與教研室同事一道,對照信息主導、精打要害、聯合制勝的體系作戰思想,對《炮兵分隊戰術訓練課程》等7門課程內容體系進行了全面整合重塑。

一段時間下來,學員們驚奇地發現,一批鮮活戰例和典型案例成為“活教材”,隨機開展想定作業成了“家常便飯”,指揮對抗演練更是讓人在虛擬戰場空間過足了指揮打仗的癮。(周燕虎 謝偉昭 朱珠)

(責編:鄢玲淼(實習生)、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