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董彬新”現象背后的評價標准之問 

2017年12月13日09:24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圖為火箭軍某旅官兵沙漠行軍場景。作為該旅磨礪官兵意志的常態化手段,沙漠戈壁拉練也成為檢驗他們經常性思想工作的有效途徑。孫海豐攝
圖為火箭軍某旅官兵沙漠行軍場景。作為該旅磨礪官兵意志的常態化手段,沙漠戈壁拉練也成為檢驗他們經常性思想工作的有效途徑。孫海豐攝

“董彬新”有顆平常心

本以為“新六小陣地”是亮點,沒想到卻成了官兵吐槽的“槽點”

“新型基層信息視窗”剛投入使用的時候,南部戰區陸軍某旅三營教導員王中元信心滿滿——

“過去,我們搞經常性思想工作,都是沿襲談心、教育加大討論的老套路。如今有了現代化手段,這肯定能成為全旅開展經常性思想工作的一大亮點。”

自從嘗試探索基層“新六小陣地”以來,王中元經常沉浸在這種興奮之中。

然而,興奮的王中元很快發現,戰士們並沒有像他一開始設想的那樣興奮。“剃頭挑子一頭熱。”聊到這兒,王中元不由緊鎖眉頭,“我們在這邊大力推行信息視窗這個‘新六小陣地’,可戰士們好像不大‘感冒’。”

王中元心裡清楚,這次借助“新六小陣地”,對開展經常性思想工作有著特殊意義。如果成功了,他將開啟全旅經常性思想工作一個嶄新局面。

當然,他還存有一點“私心”:都說經常性思想工作看不見、摸不著,如果能把這個亮點做實,還能在上級那裡拿到“高分”,可謂一舉兩得。

戰士不“感冒”,讓王中元有些沮喪。剛巧那陣子“董彬新”在旅裡風頭正盛,思索原因之余,王中元找來“董彬新”的所有文章,看了數遍。其中一篇,剛好談到所謂的亮點工程:“有的單位搞的這工程那工程看似高大上,實則不接地氣。什麼是虛?什麼是實?經常性思想工作求新沒錯,但應付檢查就是虛﹔真正做到官兵心坎上就是實。”

字字句句,皆是“扎心”之言,讓王中元頓悟:“我們老想這亮點那亮點,根子還是為了迎合檢查,讓工作‘看得見摸得著’,說到底還是一種想在上級那裡出名挂號的慣性思維在作祟。”

本以為“新六小陣地”是亮點,沒想到卻成了官兵吐槽的“槽點”。再一次翻看“董彬新”與“二雷”的故事,王中元感慨萬千,但更多的是慚愧:原來,“董彬新”恰恰有顆平常心。

王中元的經歷並非個案。記者調查發現,在有的部隊,形形色色的“新六小陣地”還有不少。

“我花了很大工夫做多媒體課件,看似很完美了,結果還是輸給了一個上等兵的漫畫。”和王中元同樣慚愧的,還有該旅無人機連指導員毛雅新。

說起幾個月前參加旅裡思想骨干教學比武,毛雅新有些尷尬地笑了。為了這次比武,素有“金牌指導員”之稱的他,加班熬了幾個通宵,自認為勝券在握。

“好看是好看,可離我們太遠了。”從小喜歡漫畫的戰士朱仁康,很快把毛雅新這堂課的內容畫成了漫畫,匿名挂到了政工網上。風趣幽默又富有教育意義的漫畫,頓時引起了戰士的共鳴。

“說到底,經常性思想工作需要一顆平常心,形式標新立異固然重要,但內容更重要,不切實際、不走兵心,就是做再多工作也是白搭!”毛雅新說。

“董彬新”=懂兵心

官兵都在看著我們,官兵思想引導得怎麼樣,標准都在兵心裡

一度,該旅指揮通信連的戰士唐日宏猜測,這個“董彬新”可能就是他們的指導員耿昭。在唐日宏眼中,指導員耿昭給他做思想工作的方法簡直和“董彬新”如出一轍。

通信連有個“戰士講堂”,定期舉辦,戰士輪流上台暢所欲言。那天,講堂如期開講。第一個走上講台的正是戰士唐日宏。他在講台上侃侃而談,“連珠炮”般談著自己的感悟。

一年前,同樣的講台,耿昭要求唐日宏上台,叫了半天不見人影。“后來,為了躲避發言,他與戰友換崗、請病假,想盡了各種辦法。” 耿昭說。

一番了解,事出有因。原來,唐日宏普通話不標准,一緊張說話還會結巴,一結巴就會引來哄堂大笑。唐日宏說他“丟不起這個人”。

“他太需要一次成功建立自信了。”耿昭整天跟著唐日宏。唐日宏抱著線捆收放線,耿昭就在一旁教他練發音。一個月后,終於迎來了每晚看新聞前的“日宏讀報”時間。

唐日宏的普通話依然不標准,但當他認真把報紙讀完,耿昭帶頭給他鼓掌,大家被他的誠意打動,由哄堂大笑慢慢變成了微笑鼓勵。從這以后,唐日宏讀得更加賣力。

今年留隊的名額有限,唐日宏退伍了。臨走前,他來了一趟廣播站。

“明天我們就要各奔東西,感謝連隊有一群懂兵心的人,因為你們,這個集體無比溫暖……” 中午,軍營廣播准時響起。雖然唐日宏的普通話還不流利,但是已經上了一個台階,這讓正在吃飯的耿昭百味入口。

同樣以為指導員是“董彬新”的,還有曾睡在唐日宏上鋪的戰友魯笠。

魯笠是大學生士兵,2015年底下連來到指揮通信連。把他當“寶貝疙瘩”一樣的耿昭發現,魯笠是個“悶葫蘆”。

“魯笠雖然學歷高,可因為是‘悶葫蘆’,大伙兒以為他裝清高,結果就成了‘獨行俠’。”注意到這個問題后,耿昭格外留意魯笠的一舉一動。一次偶然的機會,得知魯笠超級崇拜電視劇《亮劍》裡的李雲龍,耿昭覺得突破口找到了。在戰士講堂上,他點名魯笠分享亮劍精神。結果,魯笠滔滔不絕,一講就是3個小時。從那以后,魯笠打開話匣子,和大伙兒打成了一片……

說起兩名戰士把耿昭當成“董彬新”,該旅領導笑著說:“他們其實也沒猜錯。誰懂兵的心,誰就是‘董彬新’。”

那位旅領導認為,被戰士當成“董彬新”,是對帶兵人經常性思想工作的最高評價。“官兵都在看著我們,官兵思想引導得怎麼樣,標准都在兵心裡。”他說。

“我”就是“董彬新”

軍營呼喚“董彬新”,人人都應做“董彬新”,人人都應能懂兵心

“‘重點人’為何過得越來越沉重?”

敲下這個標題,該旅警衛勤務連戰士鄭小龍一口氣將想說的話,吐槽在局域網論壇上。鄭小龍沒想到,他的這個吐槽帖一下子成了熱點。

鄭小龍入伍后表現不錯,不久便被調到機關當了一名“機關兵”。然而好景不長,他因工作失誤又回到了連隊。連隊干部把他列入“重點人”,並派骨干多次談心。這讓鄭小龍很不適應,也引來一些戰友異樣的目光。

“其實隻需要給我開導開導,沒想到卻得到組織‘重點照顧’,想拿掉‘重點人’的標簽,真難!”鄭小龍說。

讀完鄭小龍的帖子,該旅政委何寒率先表態,對偶爾出現失誤的戰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總抓住問題不放,並不利於戰士的成長。

為何越談心距離越遠?為何越關心越逆反?在何寒看來,經常性思想工作亟須解決的問題不在“重點人”,而在基層帶兵人的“重點人思維”。人為地將偶爾出現問題的士兵蓋上“重點人”的標簽,是一種非常簡單粗暴的做法,結果就是讓一小部分人與集體的距離越來越遠。

“做好新時代經常性思想工作,既不能戴‘有色眼鏡’,將戰士分為三六九等﹔也不能搞‘精英主義’,老是靠那幾張骨干的熟臉做工作。”受到政委的啟發,警衛勤務連幾名帶兵骨干認識到問題的症結所在。他們發動全連大談心,讓人人都來做“心靈導師”和“成長顧問”。

連裡還專門指定鄭小龍,讓他給連裡另一名經歷挫折的戰友打氣。鄭小龍以自己為例子,現身說法,不僅鼓勵了那位戰友,自己的思想疙瘩也解開了,重新融入集體,再沒有“重點人”的心理陰影。

一個吐槽帖引發的思維轉變仍在繼續發酵,也引起了“董彬新”的關注。“董彬新”在文章裡說:“董彬新”不是哪一個人,而是一群“懂兵心”的人。軍營呼喚“董彬新”,人人都應做“董彬新”,人人都應能懂兵心。

如今在該旅,經常性思想工作正打破單靠政治工作干部唱“獨角戲”的局面,“小政工”變為了“大政工”,單純的“灌輸式”成為全方位“滲透式”,“被動式”變為“主動式”,形成了經常性思想工作人人會做、大家都參與的良好氛圍。

懂兵心是為了聚兵力

說到底,戰斗力是評價經常性思想工作成效唯一的根本的標准

每年的無人機飛行集訓,是該旅年度重大演訓活動之一。

首飛用哪個連隊的無人機?這是每年集訓中的一個必爭之項,是關乎連隊集體榮譽的大事。

毛雅新的連隊作為全旅最早組建的無人機連,始終走在最前列。但今年他們並沒有拿到首飛“入場券”。傍晚,看著張漢林帶領連隊唱著歌首飛歸來,毛雅新決定前去取經。

走進張漢林所在連隊,他們正在總結講評。毛雅新看到,上來講評的竟然是位四級軍士長。隻見他沖著隊伍喊道:“兄弟們,首戰用我,用我必勝。打仗這種事,我們就要爭第一,好不好?”“好!好!好!”全連上下一片沸騰,喊聲震天。

張漢林告訴毛雅新,這股勁,是平時攢出來的﹔這股氣,是平時養起來的。“靠什麼攢、靠什麼養?”張漢林自問自答,說得斬釘截鐵,“歸根結底靠經常性思想工作!”

毛雅新在那一刻體會到了什麼叫嗷嗷叫的打仗勁頭,也明白了自己的連隊為什麼沒拿到首飛的資格。

早在去年,張漢林在全連開展了一次大談心,針對往年集訓,他細心梳理出了六類易發思想問題。其中,以集訓影響官兵休假的問題最為突出。

“隻抓老骨干,不使用新手,如何保証人才梯次培養?”一次連務會上,張漢林道出了戰士們的心裡話。

張漢林發起的培養二線人才計劃,既緩解了老骨干的休假壓力,又鍛煉出了新骨干,保証連隊整體戰斗力。今年集訓還沒開始,張漢林便收到了一摞請戰書。

“指導員做的事暖心,我們跟他干鐵心!”正在休假的發動機組長陳鵬還給張漢林發了一條短信:“如果任務需要,我可以隨時歸隊。”

“誰說經常性思想工作看不見摸不著?拉到訓練場就看出來了。包括經常性思想工作在內的政治工作一定要走出自我循環、自我評價的怪圈。”這趟“取經”,毛雅新認為取到了“真經”:兵心連著戰斗力,說到底,戰斗力才是評價經常性思想工作成效唯一的根本的標准。(陳典宏 何楚洋)

(責編:鄢玲淼(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