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女兵連的融合之路 打破通信兵與文藝兵的“壁壘”

2018年02月02日08:47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花旦”如今是“木蘭”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要不是這次改革調整,我就不會遇到可愛的大家,更不會遇見一個全新的自己……”調整改革前原來是文藝骨干的女兵劉革麗話沒說完,台下的掌聲打斷了她。

連長秦美藝起身掃了一眼,40多個女兵眼睛亮亮的,腰杆兒筆直。她沒想到這群姑娘講得這麼好。

去年6月,秦美藝所在連隊在調整改革中組建成立。轉隸官兵中,一半是來自某裝甲旅的通信專業,另一半則是清一色的文藝骨干。

那時的秦美藝還不知道,她和她的連隊要走的,是一條從“頭”開始的融合之路。

她們的世界原本是兩條平行線

秦美藝手中的筆在一份“理發名單”上搜索著,像等待俯沖獵物的鷹。終於,那支筆如釋重負地劃掉了最后兩個名字,與此同時,堵在她心裡的石頭也落了地。

這是連隊組建后秦美藝面對的第一道“坎”——給這些文藝骨干們剪短發。

如同她擔心的那樣,第一天上午,長達一個多小時的尷尬冷場后,兩名理發師無奈離開。那天,不少女兵看秦美藝的眼神冷冷的,一如她提前燒好卻又變涼的熱水。

找每個人做思想工作、上網搜羅好看的短發發型、請專業理發師做個性化設計……秦美藝特別留意為女兵們多爭取一點“底線”——既然頭發必須要剪,那就盡量剪得好看些。

終於,女兵們妥協了。然而,看著板凳上的女兵眼淚和頭發一起落,秦美藝嘆了口氣:只是理個發就這麼難,以后咋辦?

外表上的差異消除了,心裡的壁壘卻難以打破。

秦美藝不止一次聽見這些文藝骨干在班內聊天時討論著“‘她們’不知道的化妝品和潮牌”,也聽到過通信班長在講評時小聲提醒“不要被‘她們’帶偏了”。

話務專業十分優秀的女兵鐘雲英發現,這些文藝骨干的到來顛覆了自己對同齡軍人的印象,她實在不能理解:“‘她們’起床后既要疊被、又要化妝,時間怎麼夠用?”

跟鐘雲英既同班又同年的郭佳卻不這麼想。隊列訓練時,她一邊抱怨“以前一瓶防晒霜用半年,來這一周就用完了”,一邊驚訝於“她們”幾乎不怎麼在乎被晒黑。

旅裡第一次建制連考核結束,3公裡跑完,這些文藝骨干們不出意外地佔據了成績單的“下半場”。不過令秦美藝欣慰的是,她們其中不少人難過地流淚了。她覺得,這眼淚裡既有跑步帶來的不適,也有女兵們的未來。

每一個分歧的堅殼下都孵化著融合的希望

李佳楠感覺自己被“針對”了。

“你憑什麼光講我,不講她們?”那天,她很不客氣地敲開秦美藝的房門,一進屋就甩出這句話。

李佳楠是這些文藝骨干中最“慢熱”的幾個人之一。秦美藝記得,一次內務檢查,她在水房撿到一個裝滿洗漱用品的臉盆。當詢問“失主”時,李佳楠頭也沒抬,認領了就走。過兩天再檢查,這個臉盆居然又出現在了戰備庫房。這次,李佳楠依然振振有詞:“我東西太多沒地兒放。”

由於頻頻“冒泡”,李佳楠跟戰友關系搞得也很僵,有部分人認為她“拖了班級后腿”。

那天,李佳楠在隊列裡交頭接耳,還笑出了聲。秦美藝實在看不下去,點名批評了她,臉上挂不住的李佳楠這才找到秦美藝“算賬”。

轉變發生在老兵退伍后的那次例會,秦美藝表揚了一些戰士令人欣喜的變化。當聽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李佳楠還在習慣性地低著頭發呆,隨后像是被電流擊中一樣。她猛地一抬頭,就迎上了秦美藝熾熱的目光。

李佳楠變了。她不僅改掉了自己丟三落四的毛病,還當上了副班長,以往緊張尷尬的戰友關系也逐漸緩和。

從李佳楠身上,秦美藝得出了一條經驗,女兵們不缺團結進取的心,缺的只是一個增進理解、消除分歧的平台。

她舉辦了一場故事會,讓女兵敞開心扉講過去的自己。當郭佳提到自己背台詞幾夜不合眼、曲濤聊起為了練習“一字馬”流了不少淚時,很多女兵哭了。鐘雲英說:“為了夢想,她們只是換了個崗位奮斗,付出的努力不比任何人少。”

同樣,當得知鐘雲英集訓時和男兵一起爬戰術滿身是傷、拉練時和戰友在“雪窩子”裡抱團取暖時,郭佳眼圈也紅了:“以前去野戰部隊演出時就了解到她們很苦,沒想到這麼苦。”

“包容,理解,每一個分歧都是融合的空間。”秦美藝說。

在旅組建后的第一次隊列會操中,女兵方陣一鳴驚人,奪得第三名。

“再接再厲,下次咱們爭第一!”回到連裡,秦美藝毫不吝嗇地表揚著每一個人。這次,她底氣十足。

夢想面前,每一分努力都會得到認可

“沒有什麼是比你努力去做,卻仍然做不好更讓人感覺無助的了。”回憶起當時的心情,劉革麗至今仍有些傷感。

這個倔強的四川妹子,在原單位擔任了4年解說員,從未出現一次失誤。

然而初到新單位,劉革麗卻覺得一切回到了原點。第一次內務檢查,她曾經引以為豪的“豆腐塊”就上了“黑名單”,這讓一向爭強好勝的她有些接受不了。

更糟的是,旅史館還沒建起來,劉革麗頭一次品嘗到“失業”的滋味。她找戰友哭訴:“回憶前幾年是一個傷,所有的努力在別人眼裡都成了花架子。”

“別氣餒,就當再為自己搏一回!”安慰劉革麗的是同班女兵蘇雪梅。轉隸前,她是單位的通信骨干,多次在上級比武中摘金奪銀。

然而跟劉革麗一樣,由於崗位需要,蘇雪梅也沒能繼續從事原專業。相似的心理落差,讓蘇雪梅對劉革麗有種特殊的親近感。一番掏心窩子的交流后,兩人對夢想重燃希望。

如今,劉革麗憑借全面過硬的素質贏得了官兵一致認可,當上了班長﹔蘇雪梅則熟練掌握了偵察專業必備的內容,成為教學骨干。

從眾人矚目的舞台到無人問津的幕后,有同樣遭遇的不止劉革麗和蘇雪梅。秦美藝認為,給她們更多的展示平台,就能破繭成蝶。

秦美藝按照訓練成績把女兵結成幫扶對子,劉芷伶等人主動承擔起陪練的任務。她發現,這些文藝骨干們身體協調性和柔韌性都比較好,再加上訓練刻苦,成績提高很快。

雨后初晴的這天,秦美藝和40多名女兵踏過泥濘,准備投入新的一天訓練。在她們身后,陽光透過樹梢,掠下一片金色斑駁,閃閃的,像鳳凰。(王鑫 康子湛)

(責編:俞奕佳(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