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未來戰場,馬拉鬆冠軍不一定是合格戰士

2018年06月11日09:03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圖為該旅組織夜間實彈射擊。

隨著對新大綱訓練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第80集團軍某防空旅邁開訓練轉型的新步伐。

眺望未來戰場,馬拉鬆冠軍不一定是合格戰士

新大綱比武,難住了老連長、考倒了老士官,卻讓一個入伍不到半年的列兵摘去桂冠。

一時間,這名全旅最年輕的冠軍幾乎沒人認可——

比武剛結束的一天晚上,指揮偵察連指導員張曉查寢,無意間聽到兩名戰士小聲議論:比武內容太新了,讓一個新兵撿了個便宜。那些“寫寫算算”的課目,對戰士來講不是核心競爭力。

沒幾天,兄弟連隊的戰友過來打聽:安奕光是不是第二次入伍?聽說他之前當過偵察兵。

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安奕光奪冠呢?

那天,營裡各課目的訓練尖子心中不服,想試一試這名列兵冠軍的實力,在訓練間隙發起了挑戰。

手榴彈投擲,士官郭佳偉撤步引彈、奮力一揮,動作堪比教科書,成績領先安奕光10米。

接下來的幾項比拼,各位高手輪番上陣,安奕光僅勝了1場,全場觀眾嘩然。

察覺到大家的困惑,營長馬新春調整了挑戰形式:多個課目綜合比。

這一調整,比賽結果也隨之發生了反轉:安奕光的綜合成績把挑戰者遠遠地甩在了后面。

幾天后,營裡組織對這場比武結果的大討論,近80%的訓練尖子表示,失敗的根本原因是還固守老思維……

落后的思維是什麼?一次“不公正的講評”似乎回答了這個問題——

比武前的一次摸底考核,安奕光在理論課目中得了最高分,成績公布,全場無動於衷﹔而和安奕光一個排的張凱,在5公裡越野中拔得頭籌時,全排官兵高聲歡呼……晚上點名,擔任排值班員的苟鬆民重點表揚了張凱卻忽略了安奕光。

“年年比武,大都是以考體能為主。像苟鬆民一樣,很多戰士‘以體能論英雄’的思維根深蒂固。”旅參謀長賈士龍介紹說:這次,他們結合防空作戰需要和新大綱標准要求,組織這場比武競賽,為的就是利用比武這根“指揮棒”樹立按綱施訓與按戰施訓相一致的練兵導向,推動官兵訓練思維與素質結構的轉型升級。

眺望未來戰場,馬拉鬆冠軍不一定是合格戰士。隨著“鯰魚效應”不斷升級,不僅是安奕光所在的營,一場訓練思維轉型的“頭腦風暴”在全旅掀起。

談起這場“列兵冠軍”沖擊波,該旅領導感慨萬千:全新的比武場不看兵齡、不分軍銜、不認資歷,戰場更是如此。幾個課目的變化就能讓故步自封的官兵難以適應,那日新月異的現代戰爭更足以使一支守舊的軍隊失敗。從這個意義上說,比武雖然結束了,但新大綱豎起的“橫杆”,還等著我們不斷去跨越。

不更新觀念,過去游得快的“魚”也會被“拍在沙灘上”

比武在繼續,“鯰魚效應”激起的風波還在擴散。

比武賽程過半,去年的旅裡全能比武季軍、中士龍勝朝汗還沒出幾滴,卻已經感到腦力不支、心中沒底……

“空中目標識別”課目,要求目視判斷20個空中目標,並在5秒內報出每個目標的技術參數。龍勝朝還沒想起上一個目標的參數,下一個目標就出現了。最后,他勉強完成了5道題。

“圖上量算”課目,參賽人員必須具備對坐標、方位角等參數的快速量算能力。龍勝朝絞盡腦汁,還是沒把試卷做完。

雖然在武裝5公裡越野、引體向上等傳統體能課目中,龍勝朝名列前茅,但這次比武體能課目隻佔總分數的十分之一。最終,龍勝朝綜合成績僅僅排在中游水平。

17項比武內容,其中大部分是新大綱中的新內容,更加注重對士兵體能、智能、技能的全面考核鍛煉。

觀眾席中,上屆全能比武冠軍劉新強無疑是最扎眼的一個——在官兵們看來,劉新強應該是比武場上的焦點,而不是觀眾席上的“看客”。

劉新強為啥望而卻步?

一次“圖上量算”課目訓練,劉新強的成績很不理想,而領先自己的,有很多是自己帶過的兵,這讓劉新強五味雜陳。

“曾經是冠軍,否定自己就很難,更不願面對‘新老倒挂’的尷尬和轉型失敗的風險。”劉新強坦言,新大綱新增的訓練課目中,自己的訓練成績一直落后,雖沒參加比武,其實早已經輸了。

劉新強並非個例。在這場考核內容、評比方式全面與新大綱接軌的比武中,那些在往屆比武中摘金奪銀的“種子選手”沒有幾人獲得好名次,反而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新秀”主宰了賽場。

新大綱改變的不僅是課目,更是衡量戰士的“尺子”

新大綱頒發后,高炮三連連長朱洪偉有些迷惘。

過去,如何提升訓練成績?朱連長可是出了名的有招法——

剛當連長時,連隊訓練基礎較差。練越野,他天天帶著連隊變速跑、負重跑﹔練戰術,他一遍遍拉流程、摳細節……那年,他帶領連隊參加跨區演習,一分未扣。連隊年底被評為軍事訓練先進單位,摘掉了多年后進的帽子。

然而這次比武,他犯了難——新大綱共同課目由9個變成15個,時間怎麼安排,教學任務如何分工?

制定“地圖使用”課目教學計劃時,朱洪偉發現,全連竟然找不出能勝任的教練員。最終,還是營裡統一協調,由其他連隊的訓練骨干集中授課,才解決了難題。

第一次組織“空中目標識別”考核,連裡竟然有四分之一的人不合格。朱連長讓不合格人員把所有參數抄10遍,通過強制抄寫加深記憶。

然而幾天后,連隊再次組織考核,不合格人員的數量幾乎沒變。朱連長清醒意識到,提升訓練成績已經不再是多跑幾圈、多練幾遍的問題。戰斗力生成模式也不再是“從量變到質變”的單純轉換,組訓的思維模式必須進行全方位創新。

如何創新?其實,朱連長心中並沒有譜。“這些都是干部的事,我們戰士湊什麼熱鬧?”一次交流中,幾名老班長向朱連長發起了牢騷——

新大綱裡戰士共同訓練課目增加到15個,涵蓋體能、技能、智能,有些課目和軍官訓練內容高度重疊,不少戰士、甚至組訓者對於這種“升級”都心存疑惑。

那麼,新大綱增加的課目對戰士有沒有用?

一次陸空對抗,該旅電子防空力量初露鋒芒。由高炮班長轉崗為雷達干擾站站長的上士郭雨良,冷靜判斷“敵”技術參數、確定干擾方式、對“敵”實施干擾,獨立完成所有指揮環節。“從原先在高炮連編成內聽令而行,到如今立足干擾站獨立指揮,是一次能力素質的轉型升級。”郭雨良對新大綱有自己的理解:立足新裝備、新戰位,完成任務的每個環節都需要新的能力框架作支撐。

對抗結束后,不少戰士都有共同的感受:新大綱中那些被我們認為“跨界”的課目,在實戰中都是必須掌握的基礎技能。

“隨著戰爭形態的演變,對士兵訓練的定位已不僅僅是體能素質好、戰斗意志強了。”旅長武子朝認為:新大綱呼喚的是智、技、體全面兼備的新型作戰人才,組訓者隻有重新定位戰士打仗職能,才能塑造好戰士全新的素質結構,為有效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打牢基礎。(康子湛 李亮 宋驍)

 

(責編:羋金、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