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跨越,向著世界一流軍隊

2018年11月14日08:29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編者按 為幫助廣大官兵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強軍思想,近日,由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組織編寫的通俗理論讀物——《軍營理論熱點怎麼看·2018》印發全軍。從今天起,“思想戰線”專版陸續刊發其中重要內容,供讀者學習參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軍到2020年要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這一戰略安排,清晰描繪了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必將引領我軍開啟強軍興軍新征程,大踏步朝著世界一流軍隊邁進。

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為什麼要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適應?

現代化是標注時代的名片。新時代,國家現代化進程中有3個時間節點格外引人注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與國家現代化戰略安排,“路線圖”高度契合,“時間表”完美對接。

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作為國家現代化的戰略目標一體推進,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治國方略。新中國一成立,我們黨就提出國民經濟現代化和國防現代化這“兩個現代化”。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首次提出要實現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國防四個現代化的目標。1964年12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在20世紀內,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並明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目標的“兩步走”設想。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聚焦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目標,在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上形成並不斷豐富發展“三步走”戰略構想,與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基本一致。

強軍是強國的戰略支撐。縱觀世界歷史上的大國興衰,崛起國家的背后總是站立著一支強大的軍隊。事實也雄辯地証明,軍事實力是國家戰略能力的“底牌”和“王牌”,軍事這一手弱了,國家大而不強,就無異於是個“泥足巨人”。現在,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但軍事實力不相匹配的問題還很突出。國家現代化進程在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也必須緊緊跟上,必須使我國國防實力在較短的時間內有一個大的提升。

到2020年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要實現什麼樣的目標?

我軍到2020年要實現的目標中,開宗明義就指向機械化和信息化兩個重要指標。這是因為機械化和信息化是一支現代化軍隊必經的兩個階段。從世界主要軍事強國發展看,大多是在完成機械化任務后走向信息化的。我軍的信息化是在機械化尚未完成條件下開始的,如果按部就班在完成機械化建設任務后再進行信息化建設,就會坐失良機,無法趕上發達國家軍隊發展步伐﹔如果放棄機械化建設,把建設重點全面轉向信息化,也不符合我們的國情軍情,還可能欲速不達。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走跨越式發展路子,堅持以信息化為主導,以機械化為基礎,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復合發展和有機融合。

經過這些年不懈奮斗,我軍機械化建設有了較好的基礎,信息化建設取得明顯進步,初步建成要素齊全、功能完整的武器裝備體系,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打下了堅實基礎。到2020年,武器裝備體系的信息化水平將實現新躍升,真正形成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

“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是2020年目標中的一個鮮亮之點,賦予我軍現代化以新的內涵。軍隊的戰略能力,主要體現在軍事威懾和制衡上,如果一個國家不掌握具有決定性意義、在關鍵時刻能一錘定音的戰略手段,腰杆子就硬不起來,說話就沒有分量。到2020年,我們要在一些關鍵領域形成非對稱優勢,不斷提高懾戰制敵戰略能力。

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標志是什麼?

今年年初,軍報微博微信@軍報記者發起了“寫封信給2035年的自己”活動。一封封暢想未來、遙望明天的信箋,充滿了新時代革命軍人對軍隊建設的憧憬。再過17年,一支軍事理論、組織形態、軍事人員、武器裝備全面強起來、全面現代化的軍隊必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就是要形成具有時代性、引領性、獨特性的軍事理論體系。在一定意義上說,先進軍事理論直接關系戰爭的勝負成敗。誰在軍事理論競爭中跟上時代潮流,就能贏得主動﹔誰思想保守、故步自封,就會錯失寶貴機遇,陷於戰略被動。我們將瞄准戰爭形態新的革命性變化,進一步深化對國防和軍隊建設規律、軍事斗爭准備規律、戰爭指導規律的認識,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發展新境界。

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就是要健全和完善適應打贏信息化戰爭需要、具有我軍特色的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構建符合規律的科學制度機制。先進的軍隊組織形態是戰斗力生成的強大杠杆,是發揮人與武器裝備整體優勢的“放大器”。我軍將通過堅定不移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有效解決制約戰斗力建設的重點難點問題,使領導指揮體制、力量結構、政策制度更加成熟完善,形成一切戰斗力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一切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生動局面。

推進軍事人員現代化,就是要提高軍事人員的政治素養、戰略素養、軍事素養、科技素養,打造宏大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隊伍。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最終離不開軍事人員現代化。面對軍事人員現代化的緊迫要求,目前我軍正在通過推動人才發展體制改革和政策創新,積極釋放軍事人力資源效能。到2035年,將形成以聯合作戰指揮人才、新型作戰力量人才、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高水平戰略管理人才為主體的人才方陣,牢牢佔領軍事人才培養的戰略制高點,為打贏未來戰爭提供堅強人才保証。

推進武器裝備現代化,就是要建成適應現代戰爭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武器裝備體系,全面提高基於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列寧講:“用人群抵擋大炮,用左輪手槍防守街壘,是愚蠢的。”戰爭的信息化程度越高,武器裝備的制勝作用就越明顯。我們要把武器裝備建設放在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力爭到2035年,使主戰裝備、信息系統、保障裝備得到全面發展,以網絡中心、信息主導、體系支撐為主要特征的網絡信息體系基本建成,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強大物質技術支撐。

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是個什麼樣子?

一流軍隊沒有一成不變的標准,而是一個綜合的、動態的、比較的概念。從要素上看是政治、打仗、作風整體重塑“全面的強”,從縱向上看是加快轉型發展“跨越的強”,從橫向上看是比肩競爭、走在前列“超越的強”。我們所說的世界一流人民軍隊,就地位作用和能力要求而言,主要具備這樣三大特征:

同我強國地位相稱。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將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強國不是抽象的,而是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等在內的綜合國力的集成。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應有之義。我們堅信,當我國建成世界強國之時,我軍也必將成為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強大人民軍隊,成為鞏固我國強國地位、支撐民族復興偉業的堅實依托。

能夠全面有效維護國家安全。軍隊是為打仗而存在的,軍隊的任務就是要應對各種威脅和挑戰,有效維護國家安全。能不能維護國家安全,最根本的還是要看在戰場上能否取得勝利。隨著我強國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們面臨的安全形勢也將日趨復雜,這其中既有外部安全又有內部安全,既有國土安全又有國民安全,既有傳統安全又有非傳統安全,有效應對這些領域的安全威脅,對我軍軍事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必須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無論黨和人民賦予什麼樣的使命任務都能堅決完成,無論國家安全邊界拓展到哪裡都能堅決捍衛。

具備強大的國際影響力。我們要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就要努力成為世界軍事發展潮流的引領者。到本世紀中葉,隨著我國經濟、政治、外交影響力繼續擴大,我軍必定要履行同中國國際地位相稱的責任和義務,更好發揮對國際體系的戰略影響和塑造功能。同時,我們的軍事理論、組織形態、戰略戰術、戰斗精神、軍事文化等軟實力,也將在世界軍事文明百花園中熠熠生輝。

(責編:趙苑旨(實習生)、羋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