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西部戰區陸軍著眼使命任務,常態化、體系化組織高原寒區實戰化訓練——

高原練兵錨定“新坐標”(新時代強軍戰歌)

本報記者  倪光輝
2018年11月18日05: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從“駐訓上高原”到“駐扎在高原”,從“適應性訓練”到“全面實戰錘煉”,從新裝備“亮劍”到新戰法“淬火”……近年來,伴著改革強軍的鏗鏘步伐,西部戰區陸軍高原“打卡”更加密集,寒區訓練常態化,部隊高原訓練實戰化水平顯著提升。今年,各部隊有數十項戰法成果填補訓練空白。

      

  祁連之南,橫斷以西,平均海拔達4000米以上,這裡是“飛起玉龍三百萬”的世界屋脊,也是“鳥飛絕、人蹤滅”的生命禁區。

  從初夏到立冬,西部戰區陸軍部隊官兵在風雪高原斗嚴寒、抗缺氧,上演著一幕幕實戰實訓的壯闊圖景。自組建以來,西部戰區陸軍聚焦使命任務,連續3年組織所屬部隊駐訓高原錘煉實戰能力。3年來,伴著改革強軍的鏗鏘步履,高原訓練實踐也在孜孜求索中不斷推進。

  如今的高原實戰化訓練有哪些新變化新特點?前不久,記者奔赴風雪彌望的昆侖山腹地,走進高原演訓場實地探訪。

  時空維度新常態

  從“駐訓上高原”到“駐扎在高原”

  去年9月6日,對於邱少雲部隊來說,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在數千官兵的共同見証下,邱少雲塑像遷入該旅位於青藏高原的新營區。這名“軍齡最長的戰士”歸隊,標志著該旅移駐高原任務已全面完成。

  “以前是‘駐訓高原’,現在成了‘駐扎高原’,一字之差,需要改變的卻不止一點半點。”該旅旅長於洋說。

  從戈壁平原到風雪高原,從臨時駐訓到長期駐扎,高差是最大問題,但需要跨越的卻不僅僅是海拔。高強度體能訓練如何組織?如何保持武器裝備性能?如何進行有效保養?……移防之初,一系列問題橫亙眼前。

  一年以來,他們認真梳理高原高寒環境對部隊建設的影響,從日常訓練工作做起加緊數據採集、經驗積累、制度完善,軍事訓練更加貼近高原實際,部隊建設更加符合高原作戰需求,官兵們適應高原、勝戰高原的底氣更加充足。

  “打造一支能夠制勝高原的部隊,定期高原訓練遠遠不夠,必須推進高原訓練常態化。”戰區陸軍領導說,以前高原駐訓常於夏秋季進行,這是高原氣候相對穩定的一段時間,但其他季節往往成為“訓練盲區”。

  去年秋,某合成旅完成轉隸移防,從四季風沙的西北戈壁進駐常年冰雪的青藏高原,2000多公裡移防路,海拔爬升達到2000多米,成為西部戰區陸軍駐地海拔最高的作戰旅。

  “最初並沒太大感覺,畢竟以前也上高原駐訓過,物質准備還是比較充足的。”二營營長范玉劍說,問題逐漸顯現,還是在冬天到來之后。

  那是他們在高原上度過的第一個冬天,大雪一場接著一場,氣溫不斷降低,不僅武器裝備性能受到較大影響,官兵們感覺自身動作反應都遲緩了很多,原計劃的冬季訓練內容不得不做出相應調整。范玉劍營長坦言:“這是之前從未遇到的情況,多少還是有些措手不及。”

  戰爭,往往不會發生在熟悉的地域、熟悉的環境裡,推進實戰化訓練,必須適應多種戰場環境,努力提升訓練的“陌生系數”。

  西部戰區陸軍組建3年來,多次將黨委研戰議訓會搬上風雪高原,一批批將校軍官迎寒風、抗缺氧,現地觀摩實兵演練,分析研討作戰問題,吹響推進高原常態化訓練的“沖鋒號”。

  幾年來,一支支雄師勁旅高原訓練“打卡”更加密集,幾乎覆蓋所有兵種專業,逐漸摸索出部隊在高原寒區遂行作戰任務的特點規律,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高原訓練數據庫。

  標准維度新突破

  從“適應性訓練”到“全面實戰錘煉”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當內地“秋老虎”余威仍在,幾場風雪后的高原早已銀裝素裹、寒風肅殺。

  如此場景對某合成旅官兵來說並不陌生,他們曾多次來到高原展開適應性訓練,但今年的駐訓卻讓大家突然感覺到有點不適應了。

  不同於以往需要適應幾天后方才展開演訓,今年鐵路輸送梯隊剛一停靠到海拔4200多米的高原兵站,演練任務就已經下達。

  在指揮員調度下,兩路防空分隊沖出列車車廂,迅速向列車兩頭布防。坦克、步戰車正陸續卸載時,空中“敵情”突至,所有人員立即疏散偽裝,防空分隊隨即投入對空防衛。官兵直呼,沒想到“戰斗”來得如此之快。

  與之相較,某合成旅的高原之行更顯緊張激烈。距離出發時間不到一天,戰區陸軍導調組臨機調整機動方案,將原計劃的每日行軍500公裡提升至700公裡,日機動時長增至14個小時。

  “以前上高原哪敢這樣!都是邊走邊適應,往往需要好幾天才能真正進入高原。”該旅三營營長白家丞說,“但這種按部就班的適應,卻並不‘適應’實戰化的標准要求。”

  隨著機動時間大幅縮短,“敵情”密度也相應增加,一面要應對接連不斷的敵情,一面還要顧及海拔升高、天氣變化產生的影響,白家丞營長的眉頭始終沒有舒開過。

  “這樣充滿硝煙味的考驗,在以前還真沒遇到過。”白家丞營長回憶,以往組織高原駐訓,慣例動作是先駐后訓、先訓后戰,使不少官兵下意識認為“駐訓就是住下來再訓”,缺乏臨戰意識。

  “敵人不會等我們准備好了再打。”戰區陸軍參謀部領導說,進入高原,就如同進入了戰場,就要用戰場思維衡量戰斗力“成色”。

  走進某旅高原駐訓場,不見以往千帳連營、紅旗招展的場面,隻有幾處重重偽裝的帳篷零星散布,依稀可辨,怎麼看也不像是一個旅的駐地。

  “這僅僅是我們營的一部分。”該旅三營教導員王騰朝介紹,以往部隊駐訓,光是安營扎寨和氛圍營造就要花很長時間。今年部隊到達駐訓場后,全部按實戰要求,借助高原地形和自然植被,按戰斗編成分散隱蔽配置,部隊當天展開訓練,第三天就打實彈。

  駐訓僅半個多月,這個旅已經4次被“敵人”逼著轉移,在一個又一個陌生地域進行疏散隱蔽、工事構筑、防空襲等課目訓練。

  硝煙彌漫風雪路,莽莽昆侖入戰圖。在座座高原訓練場,面對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數萬參訓官兵不畏艱險、挑戰極限,以敢打必勝的勇氣戰天斗地、攻堅克難,部隊高原訓練實戰化水平顯著提升。

  體系維度新跨越

  從新裝備“亮劍”到新戰法“淬火”

  高原深秋,天蒼雲闊,一場高強度的實兵演習即將展開。

  雖然某合成旅旅長吳軍已數不清曾多少次率部上高原,但今年絕對是他底氣最充足的一次。去年,這個旅在“脖子以下”改革中實現了結構重塑,不僅主戰力量按作戰編組合成配置,電子對抗、特戰偵察等新要素新裝備也一同轉入。他們迅速理順指揮關系,打通信息鏈路,將作戰要素緊緊“攥”在一起。

  重拳在握,長纓在手,今年,他們組織部隊整建制奔赴高原。

  高原實兵演練開始后,10多輛車載指揮方艙構成的指揮機構迅速建立,實時傳輸的信息數據網羅各個作戰要素﹔在立體偵察的指引下,各型火炮織出一道密集火網,實施准確打擊……“既有硬摧毀,更有軟殺傷,作戰手段更加多樣。”吳軍興奮地說,新編制、新要素、新戰法使部隊高原實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與該旅攜手參演的,還有首次在高原“亮劍”的某旅。組建僅一年,該旅就將偵察專業的“首戰”放在了高原,頗有點“自討苦吃”的架勢。

  高原地形復雜,偵察視界往往受阻,情報傳輸常常中斷﹔受氣壓氣象影響,高空偵察手段效能難以發揮﹔因低溫低氧環境,武裝偵察行動變得遲緩,范圍也受限縮小。

  “早就了解高原偵察是一大難題,我們這柄新鑄就的利刃,就是來磨刀開鋒的。”面對困難,旅長朱建彤依舊信心十足。他們不僅綜合投入十多種專業偵察力量,還主動聯合其他部隊的偵察力量,形成一張大網向目標區“劈頭蓋去”。演練中,一份份實時更新的目標清單,很快傳到指揮部,形成戰場態勢圖。

  前有偵察“千裡眼”,后有火力“鐵拳頭”,這場綜合實兵演習圓滿收官,不僅為各部隊演練新戰法提供了“磨刀石”,更為檢驗聯合攻防、體系作戰提供了“參照系”。

  戰區陸軍領導說:“新編制體制運行,新質作戰力量組建,為提升部隊高原作戰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通過研練新戰法,把各類作戰力量緊緊捏在一起。”

  高原演兵場,是檢驗戰法成果的最好“熔爐”。今年駐訓,西部戰區陸軍各部隊有數十項戰法成果填補訓練空白。

  風雪突襲,又一場聯合對抗演練拉開大幕,新型作戰力量馳騁高原。信息先導,火力支援,合成營重拳出擊、拔點奪要﹔電磁壓制、陸航突擊,特戰分隊神兵天降,直擊軟肋。紅藍交鋒難分難解、愈演愈烈……

  (孫利波 李 森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18日 06 版)
(責編:馬昌、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