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進墨脫:從路在夢裡到路在腳下

2018年11月19日08:29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墨脫邊防營某連門口的水泥路,直通巡邏點位。馬軍 攝

潮涌邊關,滄桑巨變。歷史總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留下特殊的印記,以昭示和啟迪人們,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改革開放40年,我國綜合國力提升,科技創新發展,邊防建設提速。放眼今日邊關,我國邊防建設已邁入高效立體管邊控防新時代。

吾甫浪溝,全軍唯一騎牦牛巡邏的邊防線﹔墨脫,全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建制縣﹔古林欽山口,全軍海拔最高邊防巡邏點。在祖國漫長的邊防線上,這3個地名,也許並不為人所知,但“唯一”“最后”“最高”等字眼,讓人不禁聯想到“缺氧、艱險、惡劣、嚴寒”,也讓邊防軍人的犧牲和奉獻,穿透歲月和時空的隧道。

北斗衛星指引巡邏,直升機空中巡航,護衛艦巡邏海疆,“藍鯨”潛航碧波之下……今天,多樣化執勤、立體化管控筑牢一道鋼鐵長城,守衛著各族人民的美好家園。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登高望遠,我們發現,穩邊固防離不開強大國力的支撐,戍邊守防更離不開一代代戍邊人的忠誠勇毅、責任擔當。邊海空防牢不可破、安如磐石,靠的是無數邊防軍人獻身使命的精神傳承。這是確保邊境安寧的恆久力量源泉。 ——編 者

邊防官兵戍守墨脫,都是從跋涉山路開始的。

當年,墨脫不通公路,官兵隻能在每年6月到9月—多雄拉山的開山期,徒步進駐墨脫。

1998年入伍的周國仁,是在次年夏天打著背包、拄著手杖,跟著老兵從林芝市米林縣向墨脫進發的。

“進一次墨脫,就像經歷一次戰斗。”憶及當年,周國仁感慨頗多,“進駐墨脫,得有過五關斬六將的本事!”

百裡進山路,也是一條“生死路”。官兵從米林縣派鎮出發,沿途翻越海拔4700多米的多雄拉雪山、天險“老虎嘴”,數次穿越千年不化的冰川、飛流直下的瀑布,通過螞蟥肆虐的原始森林……

“亂石縱橫,人馬路絕,艱險萬狀,不可名態……”《西藏始末紀要》中,對墨脫邊境地區有這樣一段描述。

說是路,其實沒有路,官兵在荊棘林中開路、在懸崖上架梯,在絕壁上攀岩、在江河上溜索,一路上險惡不斷。巡邏一次,最短要3天,最長則需15天。

老營長文豪在墨脫守防11年,在近200公裡的漫長邊防線上,他先后31次走掉腳趾甲。墨脫邊防營先后有近30名官兵獻出寶貴生命,其中多數倒在了巡邏途中。

周國仁打小在昆明長大,經常聽老人講滇西邊防的故事。他沒想到,直線距離僅70公裡的“進山路”,徒步得走7天。墨脫的遙遠,超出了周國仁的想象。

周國仁是邊防營最老的兵。墨脫邊防一條條靠人腳、馬蹄踩踏出來的巡邏路,他走了20年。巡邏途中“馬死人亡”的事他聽過不少。

那年5月,多雄拉山的開山季提前了兩個月,給邊防營運送給養的任務隨之展開。時任副連長張洪萬帶隊背著給養翻越多雄拉山。大家剛爬到半山腰,一場暴風雪猝然來襲。

有著20余次帶隊“闖關”經驗的張洪萬,帶領巡邏隊在風雪中跋涉兩個多小時。即將抵達多雄拉山口時,他發現有6名新戰士不見了蹤影……

張洪萬心急如焚。他將戰友和物資安置在一個山洞內,便帶領2名戰士,轉身走進茫茫雪原。20分鐘后,張洪萬找到了掉隊的戰友。正當他收攏人員時,隻聽“轟”的一聲巨響。

“是雪崩,快向右撤!”眨眼間,張洪萬被積雪吞噬。

“我的新兵班長伍偉,就是被救下的6名戰士中的一員。”周國仁說,每次講起這件事,伍班長都眼含熱淚。

一年深冬,邊防營機要參謀湯明輝的兒子不幸離世。正值大雪封山,部隊通往外面的山路被阻斷。湯明輝的妻子發來電報:“兒子躺在殯儀館,等你回來見他最后一面。”一封電報的故事,讓墨脫官兵熱淚長流。

路,是世世代代的墨脫人連通外界、維持生計的唯一通道﹔路,是墨脫軍民心中的一個夢想。

從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駐地政府下決心為墨脫修建公路,但由於地質災害頻發,建設難度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2013年10月,墨脫公路正式建成,這條季節性公路,結束了墨脫不通公路的歷史。有了路,墨脫這朵“隱秘蓮花”,向世人綻放出最美的容顏。

“墨脫不再遠,再也不是‘高原孤島’了。”周國仁還記得,他和戰友聽說公路修通時的興奮勁兒。

路通了,從林芝到墨脫乘車隻需10小時,新兵成建制乘車進墨脫不再是奢望﹔路通了,官兵外出執勤再也不用徒步翻山越嶺。

代明是第一批成建制乘車進墨脫的新兵。2013年11月,一輛汽車抵達墨脫邊防營。代明走下車,撥通了叔叔代勇的電話:“叔,我到墨脫了,你的心願我替你實現了。”電話那頭,遠在貴州的代勇,聲音哽咽了……

23年前,代勇入伍進駐墨脫。那個年代守防的戰士,誰沒做過關於路的夢?

“那時候,我們最渴望有朝一日能乘車進墨脫、乘車執行任務。”年逾四旬的代勇說,聽說自己的侄兒乘車進駐墨脫,他的內心有種莫名的自豪和激動,“今天的墨脫戍邊人有福了……”

夢想照進現實,邊防建設日新月異。如今已是邊防某連下士的代明,長年在邊防一線巡邏執勤,見証著祖國邊疆繁榮發展。

改革開放潮涌邊關,昔日落后的墨脫大變樣。墨脫公路修通以后,官兵執勤巡邏逐漸擺脫手腳並用的歷史。“作為邊防軍人,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橋多了,巡邏執勤沒那麼險了。”代明說。

墨脫現有鋼索吊橋14座、鋼架橋12座,基本連通了墨脫境內的山川。如今,官兵們巡邏到江河、峽谷,基本不用漂牛皮筏子、走藤條籠子、蕩溜索繩子了。

讓周國仁感觸最深的是,駐地政府和西藏軍區協力攻關,為墨脫邊防營改建邊防巡邏公路。一條條通往邊境巡邏點的簡易公路,在官兵腳下延伸。通往中緬邊境14號點位的巡邏路,三分之二路程修通了公路,不僅巡邏時間節約了2天,巡邏安全系數也大大提升。

林芝軍分區政委王衛紅掰著手指頭說,隨著邊疆的開放開發,林芝經濟建設快速發展,林芝軍地雙方已制訂相關規劃,計劃按照等級公路標准新建邊防道路,為邊防部隊提供強有力的交通保障。

路通百通。隨著交通道路在墨脫邊防延伸,一條條“信息高速路”的建成,也為邊防建設帶來巨大變化。

十幾年前,邊防營巡邏隊前出巡邏15天,經常失去聯系。今天,邊防營守防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這個距首都北京超過2000公裡的“信息孤島”,實現了3G網絡全覆蓋。

官兵巡邏執勤的信息,可實時傳回營部和軍分區﹔連隊還用上了“遠程會診”系統,一旦巡邏途中出現緊急情況,可以隨時隨地連線醫療專家。

“老墨脫”周國仁感慨,第二故鄉墨脫的變化天翻地覆,如今墨脫戍邊軍人都期盼能在這裡多干幾年。

王衛紅說,再過不久,一條連接林芝和墨脫的新建公路將通車,這是一條全年通車的公路。那時,邊防官兵可不分季節隨時進出墨脫,從墨脫到林芝的路程,將縮短至半日之內。

墨脫路,這條飽經風霜,承載著墨脫戍邊人光榮和使命、幸福和夢想的邊防通道,必將留下邊關戰友更加堅實的足跡。(嚴貴旺)

(責編:趙苑旨(實習生)、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