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用明天的戰爭牽引今天的需求

2019年02月20日08:57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庄子》中講,一人耗盡千金家財學得屠龍之術,周游天下卻無用武之地,隻能歸於一片茫然。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位朱先生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沒有弄明白“需求牽引”的道理。試想,沒有“需求”,何來“市場”,龍本身不存在,練屠龍術又有何用?備戰打仗也是如此,隨作戰需求而生,因作戰發展而變。

  “堅持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打仗需要什麼就苦練什麼。”習主席的這一重要論述,揭示的正是作戰需求牽引軍事訓練的內在規律。軍隊是要打仗的,作戰需求是備戰打仗的根本牽引,反映的是打仗與備戰之間的本質聯系,直接決定著備戰打仗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內容方法、要求標准、保障條件、組織形式和發展方向,發揮著關鍵性、決定性、根本性的作用。

  如果把備戰打仗比作一頭牛,那麼作戰需求就是牽牛繩,是導向,綱舉則目張﹔是抓手,牽一發而動全身。抓住作戰需求這根“繩”,就牽住了備戰打仗的“牛鼻子”,就不會出現方向性偏差,就可以少走彎路。我軍上世紀60年代開展的“大比武”、70年代開展的“三打三防”、90年代末開展的“科技大練兵”和近年來開展的聯合軍事訓練等,之所以聲勢浩大、成效顯著、影響深遠,一個根本原因就在於始終瞄准明天的戰爭,對接未來戰場需求。

  最近幾年,我軍全面深化改革先動“棋盤”,再動“棋子”,后動“棋規”,大開大合、大破大立、蹄疾步穩﹔加快推進高新技術武器裝備體系建設,首艘國產航母下水,殲-20陸續列裝,北斗系統連添新星,新型導彈成建制成系統裝備部隊……這些歷史性步伐的邁出、歷史性突破的實現、歷史性成果的取得,背后始終貫穿著一條“紅線”:作戰需求牽引規劃,規劃主導資源配置。

  然而,一些官兵尤其是個別指揮員對未來作戰研究不夠深入、不夠具體,基於平時、為建而建的觀念根深蒂固,以戰領建、抓建為戰的工作落得不實。有的對作戰需求生成機理和運行規律認知模糊,從局部搞設計,憑經驗提需求,簡單攏情況報項目,論証不充分不科學﹔有的規劃與作戰需求結合不緊,分盤子定項目落實作戰需求不夠,需求牽引建設的運行模式尚未真正形成﹔有的搞建設對作戰需求考慮不夠,出現重復建設、分散建設、低水平建設等現象,等等。

  “五行不定,輸得干干淨淨。”如果作戰需求不清晰、不准確、不細致,軍事訓練就找不到發力點,軍民融合就找不好結合點,裝備發展就找不准突破點,備戰打仗就會成為斷線的風箏,失去方向,沒有目標。一旦到了關鍵時候,“備”的東西不好用、不管用甚至根本沒有用,不僅增加備戰成本、降低備戰效益、貽誤備戰良機,更有可能在戰場上輸得“干干淨淨”,危及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

  “一個想要制造一件好的戰爭工具的人,必須首先問問自己下次戰爭是什麼樣的。”作戰需求是對未來可能“打什麼仗、和誰打仗、在哪打仗、怎麼打仗”的頂層設計,目的是為了奪取“下一場戰爭”的主動權。隻有用前瞻眼光密切關注世界新軍事革命發展動向,用創新思維加強對未來戰爭特點規律的認知研究,深刻洞悉信息化戰爭的制勝機理,才能使作戰需求科學、權威、管用,真正體現現代戰爭的本質要求,提升牽引備戰打仗的實效性。

  “用戶說要更快的馬,你給一匹赤兔馬就可以滿足他,但如果給他一輛福特車,就相當於創造了需求。”安全形勢深刻變化,戰爭形態加速演變,科技革命日新月異,使命任務不斷拓展,要求作戰需求必須超前設計、創新引領,不能滿足於提供“赤兔馬”,而要著眼於送上“福特車”。堅持以作戰需求為根本牽引,以超前的理念、敏銳的眼光、獨特的判斷,緊貼部隊建設實際,把准未來戰爭脈搏,敢於設想前人未打過的仗,切實用更新更勇敢的頭腦牽引今天的備戰、設計明天的戰爭、制勝未來的戰場。(謝增剛)

(責編:劉金波(實習生)、羋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