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英雄杜富國“讓我來”成長啟示:

用青春和奮斗,挑起時代重任

2019年05月19日20:23 |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小字號

“你退后,讓我來!”

在中越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復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戰士杜富國將生的希望留給戰友,死的危險留給自己,永遠失去了雙手雙眼。

英雄的一句“讓我來”觸動人心。在新時代,我們每名戰士、黨員、青年,究竟應該怎樣踐行“讓我來”?

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響亮答“到”

作為一名軍人,“讓我來”就是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響亮答 “到”。

1993年和2016年,麻栗坡縣猛硐鄉村民盤金良兩次觸雷,前一次炸斷右腿,后一次炸斷左腿。沒有當過農民,很難理解農民對於這片土地的情感﹔沒有到過邊疆,很難體會邊民對雷區的恨。“我們再也不能讓鄉親們去雷場冒險耕種!”大面積掃雷的任務下達后,杜富國和很多戰友請戰奔赴雷場,他對父親說:“我能參加這個任務,很光榮。”

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組織M04004號雷場驗收移交時,官兵們手拉著手徒步驗收雷場。中間就是杜富國。(楊萌 攝)

人民召喚,生死無懼。在和平年代,掃雷工作可以說是在虎口上拔牙,雷間跳舞,輕則受傷,重則失去生命。這群掃雷勇士,放棄歲月靜好,撇下個人榮辱,在生死雷場奉獻青春與生命。他們明白,這是軍人的使命與擔當!

以杜富國為代表的掃雷官兵,只是軍人這一特殊群體的縮影。“讓我來”三個字在人民子弟兵的身上烙印鮮明,進入了血脈。高原、孤礁、國門、哨卡……隻要是祖國的神聖土地,不論多麼偏僻和荒涼,總會有軍人駐守,他們用足跡和身影踐行著保家衛國的使命。

在醫院接受治療的杜富國說:“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依然會選擇從事掃雷工作,我依然會說出那一句‘你退后,讓我來!’”

在困難和危險時,敢於站在最前面

黨有指令,萬死不辭。作為一名黨員,怎麼踐行“讓我來”?就是任務干在前,吃苦做在前,奉獻舍在前,危險走在前。

在掃雷隊有個傳統,新同志第一次進雷場,必須由黨員干部走在前。他們挂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跟著我的腳印走!”大隊長這樣教會了中隊長,中隊長又教會了班長,班長又教會了戰士……這樣不成文的傳統,成為掃雷隊每一名黨員的自覺。

杜富國向雷場外轉運爆炸物(黃巧 攝)

掃雷大隊老隊長龍泉至今記得隊裡發展第一批黨員時,他問杜富國入黨究竟為了什麼。杜富國說:“隊長,我入了黨,就有資格走在前面挑擔子、帶頭干。”杜富國,用“讓我來”的行動踐行他的入黨初心,無論面對雷場上的艱險還是生活中的困難,都把一名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到了極致。

一句“讓我來”,質朴無華,卻生動詮釋了黨員在面對困難危險時應有的姿態。

杜富國心系飽受雷患的邊疆群眾,立志為人民掃除雷患,這是共產黨人的本色和初心:全心全意為人民著想,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

奮斗在基層一線的黨員,雖然崗位有差異,但和“杜富國們”一樣,都在為黨的事業而奮斗。哪裡最需要、哪裡最危險,哪裡就有共產黨員的沖鋒身影。在改革進入深水區,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期,更加需要這種“讓我來”的擔當精神!

用奮斗,綻放美麗的青春

“讓我來”,作為青年,就是來擔當、來奮斗,挑起時代重任。

“作為一個男兒,到部隊當兵,是鍛煉自己、為國家盡力的好機會。”2010年12月,19歲的杜富國告別親人,光榮入伍。2015年,第三次中越邊境大面積掃雷行動啟動,杜富國申請來到掃雷大隊。他在請戰書中寫道:“當我了解到生活在雷區的村民十年被炸三次的慘痛事件時,我的心難以平靜……我感到冥冥中這就是我的使命,一個聲音告訴我,我要去掃雷!”

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官兵在老山662.6高地雷場作業期間,一名戰士撤出雷場后在雷場警示碑前休息。(黃巧 攝)

這是青年杜富國的擔當,也同樣是400多名掃雷勇士的擔當。這群平均年齡在20歲左右的年輕戰士,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用實際行動叫響“讓我來”,用自己的負重前行,換來歲月靜好。

在老山掃雷現場,記者拍攝時試圖聚焦一位戰士專注的眼神,無意間拍到一隻體型有指頭大的毒蜂盤旋在他頸部,他卻渾然不覺。戰士們說,經常被虫蟄蛇咬,早就習慣了。有的戰士面對攝像機,立即轉身,請記者不要拍他的面孔,因為“怕媽媽在電視上看到我,會哭”。這些“90后”戰士,在雷場上綻放美麗的青春。

青春的價值不是用來虛耗,而是用來擔當,用來作為。這些青年戰士,用行動告訴人們,有擔當的青春最美。

2016年,弟弟杜富強跟隨哥哥的腳步參軍入伍,來到條件艱苦的西藏山南邊防。受哥哥的影響,他在單位不甘落后,施壓“加餐”,刻苦訓練,走上了被稱為“魔鬼都不敢走”的巡邏路。

“杜富國給大家立起了標杆,隻要祖國和人民有需要,我們人人都可以是‘杜富國’!”剛完成中越邊境第三次大面積掃雷任務的戰友們,又接到新的掃雷任務,再次投入到新的戰場。

許許多多的青年,為了祖國的需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奮發作為,擔當起時代的重任,給青春的價值賦予最生動、最深刻的注解。(王仁宏)

(責編: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