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英皇家海軍昔日雄風已成往事

 
2019年09月05日09:06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英皇家海軍昔日雄風已成往事

  近來,英國皇家海軍有點忙。8月12日,皇家海軍派出“肯特”號護衛艦馳援波斯灣,以“應對波斯灣日益嚴峻的護航形勢”。此前,英國牽頭在波羅的海組織了“波羅的海保護者”軍演,9國44艘艦艇參加,其國防大臣號稱“是100多年來皇家海軍在波羅的海最大的一次部署”,以此向俄羅斯“大秀肌肉”。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皇家海軍,似乎還在尋找昔日輝煌。

  “風頭正盛”難掩日漸衰落的尷尬境地。二戰結束后,英國仍抱有“世界海軍”的幻想,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仍維持著包括7艘航母、10艘巡洋艦在內的400余艘艦艇的龐大規模,並在美國的支持下建造了戰略導彈核潛艇。然而,龐大的維持成本和大量海外基地的喪失,使得英國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不得不放棄“爭奪海洋控制權”的全球戰略,並從蘇伊士運河以東全面撤退。

  冷戰結束至今,為維持軍事大國及傳統海上強國地位的“全球影響力”,英國海軍一邊高喊“重出北大西洋”口號,一邊選擇“盲從”美國。從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到利比亞戰爭、敘利亞戰爭,再到“出手”伊朗,英國海軍一次次登場“獻技”,都在充當美國“新干涉主義”的急先鋒,以實際行動向“非同一般的美英關系”表忠心。這樣的委身付出,常被詬病“幾無戰略思想”。

  事實上,英國海軍缺乏的不是戰略思想,而是戰略自立。隨著英國海軍收縮為一支區域性海軍,其自身的定位也轉變為“為聯合作戰作出貢獻”,即利用其在東西方對峙中作為西方重要戰略樞紐和西歐戰略縱深的特殊地緣位置,以及豐富的反潛經驗,為英國在北約組織內爭得一席特殊的防務和政治地位。英國早在1998年的《戰略防務評估報告》中就提出“要使英國海軍從防御歐洲戰區向支撐全球行動轉變,確認海軍的戰略價值是為聯合力量投送提供保障”,即主動放棄了獨立遂行戰略任務能力,只是強調英國作為一個組成部分參與北約的任務,奉行追隨美國的戰略。

  時至今日,“日不落帝國”的榮耀已成往事,軍費縮減成為制約其發展的最大瓶頸。雖然皇家海軍總體仍是一支規模精干、結構比例均衡、技術裝備先進的現代化海上力量,但維持這支高質量海軍的軍費投入卻長期捉襟見肘。

  英國軍費開支佔GDP的比例已經從冷戰后的4%左右,降至2017年的2.17%,剛剛達到北約要求的不低於2%的標准。軍費開支的不斷縮減,使英國海軍艦艇和飛機數量大幅減少。目前,英國45型驅逐艦隻能維持在6艘左右,是之前42型驅逐艦的一半﹔服役期已達30年的23型護衛艦陸續到齡,接替的26型護衛艦雖然呼聲大,但仍未正式服役﹔“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出廠也遙遙無期。

  軍費投入不足導致裝備上的“青黃不接”,加上超強度的海外部署,給皇家海軍重振雄風埋下了安全隱患。2017年底服役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即是典型例証。由於預算不足,“伊麗莎白女王”號沒有採用核動力系統,而是使用了柴油動力系統,並且服役還未滿月,便因故障返廠檢修。

  由此可見,雖然英國皇家海軍在熱點地區頻頻“刷臉”,但終究難掩其“日不落帝國”雄風不復的尷尬現實。若一味追隨美國“新干涉主義”步伐四處點火,而非專注自身防務及戰略自立,英國皇家海軍的日子更為難過。

(責編:黃子娟、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