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防空營加強正規化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2021年03月31日08:57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任務分隊奔赴任務區域。張聞杰 攝

忙完一天的工作,防空營指揮連連長吳凡拿出一本“小冊子”,對照列表將近期工作一一打勾銷項,很快便開始分析籌劃下步工作。

曾幾何時,這項工作對吳凡來說很“燒腦”——每次工作小結,不僅要逐一考慮上級部署的工作是否落實,還要結合連隊實際,逐項梳理一些具體事項。這樣一來,既浪費時間精力,還容易出現“錯忘漏”。“感覺自己整天被各式各樣的事務‘牽著走’,特別疲憊。”他回憶。

吳凡的心聲,代表了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防空營很多基層官兵曾經的想法,也間接反映了部隊以往在基層正規化建設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

變化,始於一本“小冊子”。

2019年5月,該旅政委許雲鵬帶隊到基層調研。官兵們都反映,現在工作越來越忙,基層疲於應對。調研組同時也發現,匯總而來的百余項書面建議中,其實有不少本該在營一級就能解決,卻被拿到旅級層面討論。

深入探究,旅黨委發現,忙亂事出有因:有的營隊大包大攬,過分干涉連隊工作﹔有的干部骨干職責不清,起早貪黑也抓不到點上﹔有的官兵工作積極性低,靠命令、指示過日子。

面對官兵忙亂的現象,以及背后制約基層建設水平提高的因素,該旅對基層依法依規加強正規化建設進行探索,按照崗位分工形成一套《工作手冊》,明確各級各類標准要求和權力責任,並將防空營確定為試點單位。

從靠經驗到“讀卡制”

連隊有了“素面迎檢”的底氣

擔任發射連指導員將近2年,陳賜靈憑著工作中積累的經驗,把連隊帶得蒸蒸日上。即便如此,他也曾登上被通報批評名單。

2020年8月,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組織“雙爭”評比活動。機關發現,防空營發射連有一個季度未按時召開團員大會。隨即,機關通報批評連隊“組織制度落實不扎實”。

“強化基層組織功能,黨組織必須發揮主導作用,但不意味著可以忽略團組織的建設。”陳賜靈沉下心來反思——的確,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黨員活動“轟轟烈烈”,團員活動“冷冷清清”,這仿佛成了一種約定俗成。

“基層工作的全面性,決定了任何事情都要靠末端來落實,絕不能‘跟著感覺走’。”陳賜靈感觸很深。

其他連隊的主官們也經常向該營教導員朱祥杰“訴苦”:檢查前加班趕進度是常事,對照機關下發的檢查重點,總有幾項工作沒能完全落實。

工作“錯忘漏”,貽害可不小。幾年前,該營一名士兵曾違規上網。后來,機關調查發現,在手機清查、思想匯報等經常性工作落實上,營裡有時存在紕漏,為問題滋生提供了溫床。

“部隊戰備訓練壓力大,手機清查、思想匯報這類工作經常不得已讓位於其他工作,要麼靠空閑時間趕進度,要麼在上級檢查前突擊,往往是鬆一陣緊一陣。有些人偏偏就鑽了這個空子。”技保連連長初明瀚告訴記者,“以往的經驗無形中把工作區分了主次。實際上,問題往往發生在看似不起眼的‘邊邊角角’裡。”

“制度落實中踏虛走空的部分,通過‘讀卡’能有效防止遺漏,把‘邊邊角角’也暴露在陽光下。” 教導員朱祥杰說。

該旅圍繞《軍隊基層建設綱要》《“雙爭”活動實施細則》明確的基層工作內容,區分戰備工作、軍事訓練、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4個方面,統籌每日、每周、每半月、每月、每季度、每半年、每年和定期8個時段工作,在匯總收集條令條例、綱要、細則以及各級下發的規范性文件基礎上,從各級政策法規中梳理總結出“必做事項”,按照崗位分工形成一套《工作手冊》。這本“小冊子”基本涵蓋了基層工作的方方面面,為官兵開展工作提供了“備忘錄”。

翻開連隊的文件登記本,記者看到,2020年上半年,上級下發的各類活動、計劃、通知數量有一摞。他們對照《工作手冊》科學統籌,合並分類,一項工作能落實多個文件精神,大大減少了重復工作。

前段時間,思想骨干王建峰在翻閱《工作手冊》時發現,每半月工作中的“逐人談心”這一欄還空著,就立即著手每天抽出時間與所在小組戰友談心。

“以前工作憑經驗、憑感覺,經常會出現忘記、拖延現象。等到事后再補,不僅會與其他工作沖突,而且質效也得不到保証。”王建峰是連隊的老骨干,提到《工作手冊》帶來的改變,他體會頗深:“明確了下一步該做什麼,就能更好地籌劃工作,提高質效的同時,也減少了工作沖突帶來的忙亂。”

指導員陳賜靈仔細對照《工作手冊》,重新籌劃支部工作,嚴格落實共青團的相關制度,改進創新教育手段,大力開展團員教育活動。當年年底,發射連就有3名團員光榮入黨。

“再也沒有以前那種‘怕檢查’的心理狀態啦!為啥?因為工作平時都完成了,連隊‘素面迎檢’的底氣也足了。”陳賜靈告訴記者,官兵在“小冊子”上打勾銷項,工作落實起來清晰明了,隻要常翻手冊,無論上級檢查,還是同級監督,都能應對自如,不會再“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從事必躬親到放手自建

連隊主官“自轉”空間由此而來

去年9月,指揮連指導員張進結合黨團日開展“成長成才”活動,創辦起讀書、健身、籃球等10余個興趣小組,吸引了不少官兵參與。多元的組織方式,讓官兵身心放鬆的同時還學到技能,投身訓練的積極性也有所提高。

張進告訴記者,受場地和人數限制,以前全營統一安排教育課,其中大多以集中講授為主,有時官兵們難免聽得“乏味”,施教者也教得“心累”。

“現在營隊隻做教育計劃,具體開展方式由連隊自主決定。”一批形式靈活、接地氣的活動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張進在自主施教中嘗到了甜頭。

記者了解到,以前營隊“一統到底”的情況並非個例:有時,營制作“訓練周計劃”精確到車組,弱化了連主官指揮地位﹔有時,營安排工作直接部署到班長,“越級”指揮,導致連主官工作主動性下降……

營裡不“放手”,連隊自然就“背起手”。久而久之,連隊自主抓建失位弱化,等靠思想逐漸蔓延。

“營黨委必須樹立依法層級抓建理念,自覺克服‘開直通車’的慣性思維,激發依法自主抓建的積極性能動性。”教導員朱祥杰介紹說,他們在《工作手冊》中明確營連兩級職責,營黨委主動“讓權”給連隊更多自主空間,提高他們自主建設能力。

去年新兵下連時,發射連通過制作連冊,准確記錄官兵的入隊、離隊時間,組織入連儀式和宣誓活動,極大增強了官兵的歸屬感和榮譽感。上等兵胡振宇回憶起自己參加入連儀式的場景,依舊激動不已。那天,他親手在連冊上寫下自己的名字,“感覺就像《士兵突擊》裡的許三多”!

指導員陳賜靈說,以前干工作,習慣性圍繞各種指示“公轉”,缺乏“自轉”的空間和動力﹔現在按照《工作手冊》運行,營裡不過多干涉連隊事務,連隊主官有了更多精力思考建設問題。各連之間暗暗“較勁”,反而干出各自特色。

“變指示為指導,既不能用力過猛,也不可放手不管,關鍵要依法依規,明確分工。”營長張海鵬指著一份營訓練計劃向記者介紹,現在訓練模式從全營“一鍋煮”變成了“營提能力需求,連按需生成”。這是《工作手冊》帶來抓建抓訓思路的變化。

組織夜訓時,發射連連長龔永帝將全連一分為二,一半官兵學理論,一半官兵練操作,定時輪換。這樣一來,既避免了人員疲憊,又提高了夜訓時間利用率。

“如果營長當成‘大連長’,連長就隻能下去當排長,每一級都會面臨更加瑣碎的工作,很容易忽視指導和統籌的作用,結果隻能是‘費力不討好’。”張海鵬說,一本“小冊子” “解放”了營連兩級。現在,營黨委和連支部有了更多精力研究備戰打仗和能力提升,逐漸由管理型向打仗型轉變。

從“聽令行”到“自主干”

士官骨干成為真正的“中堅派”

編制體制改革后,廖光海所在連隊新增了士官分隊長崗位編制,其職責分工類似排長。

由於能力素質出眾,曾擔任班長的廖光海成為指揮連二分隊分隊長。上任之初,廖光海干勁十足。一次,陣地上突然刮起大風,廖光海招呼戰友們撤收裝備,避免了可能事故的發生,受到連隊表揚。

踢開“頭三腳”,廖光海信心十足,事事親力親為,處處先干一步,戰友們都夸他能力強。可時間一長,廖光海覺得自己除了忙起來分身乏術以外,似乎跟普通士官沒什麼兩樣。

廖光海一度陷入迷茫:有些班長“越”過自己,直接與連隊干部對接﹔有些工作,連隊干部也直接安排給班長。自己這個分隊長,帶“長”卻不是“官”,夾在中間,分外尷尬。

營裡和廖光海有過相同感受的士官骨干不在少數。一次組織調研,營裡發現,半數以上骨干對自身職責定位並不明晰。在實際工作中經常出現“老骨干經驗豐富、管得多,新骨干經驗缺乏、不會管”的兩極分化現象。

士官骨干本應是基層連隊的中堅力量。然而,實際工作中,很多骨干隻起到了“傳達”“轉述”的“中間”作用。

“關鍵是讓骨干找准自身定位,激發主觀能動性,實現從‘聽令行’到‘自主干’的轉變。” 籌劃主持制訂《工作手冊》時,該旅政治工作部主任李濤思考良久。

《工作手冊》下發后,連隊專門召開議管會,明確士官骨干職能,制定相關實施細則,規定“分隊長主要負責分隊專業訓練的組織與實施﹔平時行政工作由經驗豐富的分隊長幫帶年輕骨干,提高士官隊伍的軍政素質和指揮能力﹔定期組織召開骨干經驗交流會,共同討論解決平時遇到的問題等。”

找准定位后,廖光海在分隊長崗位上頻頻發力:依托骨干抓管理,班長梁連昊被評為“優秀士官”﹔發揮分隊士兵特長,中士臧俊赫創新方法,在連隊掀起體能訓練熱潮。

記者在指揮連看到,3名分隊長分別負責裝備訓練、軍事體育訓練和指揮所工作,每名骨干獨當一面,工作干得風生水起。

“如今有了‘小冊子’,哪一級骨干應當完成哪些工作清晰明了。骨干們抓管理有了基本遵循,連隊也敢放手‘給權’。”發射連連長龔永帝介紹,以前骨干更迭是件頭疼事,因為年輕骨干沒經驗不托底,老骨干臨近退伍會分散工作精力。如今,一批優秀的士官分隊長走上管理崗位成為中堅,攪活了連隊管理一池春水。

從“跑龍套”到“唱主角”

普通官兵人人都有“存在感”

前不久,發射連某裝備發生故障。士官分隊長吳偉立即召集裝備維修小組,和廠家技術人員一起集智攻關,很快將故障排除。

打開裝備維修小組名冊,記者發現,所有成員都是士兵。原來,這個裝備維修小組由發射連官兵自發成立,每名組員都精通裝備某一部位的維修。平時組員們各自為戰,一旦出現裝備故障,他們就組成“智囊團”,聯合攻關。

“在完成基本工作的前提下,官兵們開始向著提高標准質量、謀求創新突破的方向發力。”營長張海鵬告訴記者,有了《工作手冊》,機制怎麼運行、職能怎麼履行、工作怎麼開展,官兵心裡都有了本“明白賬”,各級自主抓建能力自然有所提升。

在營交班會上,發射連連長龔永帝建議,成立營裝備工作小組。這一建議很快被採納。除此之外,他們還建立起裝備故障分析報告、課題研究等一系列制度,掀起精研裝備的熱潮。發射連通過調整操作流程,將雷達開機時間明顯縮短﹔技保連改裝導彈裝填車吊具,既提高安全性又縮短吊裝時間,他們還設計出指揮所應急供電系統,保障指揮所全時運行。

“每個人都是制度的制定者,也是制度的落實者。官兵從‘跑龍套’到‘唱主角’,有了參與感、存在感,金點子也源源不斷。”副教導員周晨說,他們發揮官兵主體地位,通過各種渠道廣泛收集意見建議,將好的做法形成制度,充實到《工作手冊》中,為部隊建設水平提高不斷注入動力。

官兵既是各項工作的參與者,也是單位發展進步的推動者。“隻要真正把官兵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好、聰明才智發揮好,單位建設就會充滿生機與活力。”旅領導介紹。

每逢周末,營會議室就熱鬧起來。記者推門旁聽,原來是全營帶兵骨干正在開“經驗交流會”。

士官分隊長吳偉,以前帶兵出了名“嚴”。可這幾年他覺得兵越帶越不順手:“95后、00后戰友,大多個性鮮明,自我意識強,很多老方法不‘靈’了。”

在帶兵骨干交流會上,吳偉受到啟發——帶兵不能一“嚴”到底,還要用真情感化。於是,他調整帶兵方法,訓練中嚴格要求,生活上關心關愛戰友。年底,分隊好幾名士兵因表現突出被評為“優秀士兵”。

《工作手冊》不僅規范了日常工作,還明確了各類組織的職責。官兵可以依托相關組織,積極建言獻策。下士陳青帥建議:夜訓中按“五級七等”劃分訓練小組,安排專門的教練員提高訓練質效。營交班會集中研究后,決定在全營施行這一方法。

“你放心,我盡心﹔你敢放手,我敢擔責!” 營裡安排技師王建峰擔任經委會副主任。以前,這個職務由指導員擔任。

“營黨委的信任,讓我干起工作來特別有動力!”去年疫情期間,王建峰主動為官兵解決購物需求,聯系旅擁軍超市專門派送。他說:“雖然我不是管理骨干,但能為單位多做貢獻,價值感滿滿!”

“整個營隊像一台流暢運轉的機器,每個人都是帶動機器的齒輪。”採訪結束時,教導員朱祥杰打了這樣一個比方。每名官兵都在參與建設中找到“存在感”,形成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可喜局面。

“一個營的實踐成果就像一個熱源,輻射出光和熱。”近期,一次旅常委會結束后,政委許雲鵬透露,他們決定將《工作手冊》形成經驗做法,向全旅推廣,以點帶面助力整體建設水平提高。

(責編:陳羽、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