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滕兆敏:愛心撐起“敬老大食堂”

2021年03月31日16:09  來源:中國軍網
 

滕兆敏(右一)與“敬老大食堂”員工一起包餃子。

身著戎裝的滕兆敏

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被表彰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的滕兆敏,是山東省日照市的一名退役軍人,今年43歲。

自2016年以來,他先后籌集資金260余萬元,開辦了15處“擺渡”愛心食堂,被鄉親們親切地譽為“敬老大食堂”。

5年來,“敬老大食堂”先后為375名農村失能半失能貧困老人提供免費午餐17萬余份,並為20余名貧困家庭婦女提供了就業崗位。

1978年出生的滕兆敏,1997年入伍,2001年退伍。服役期間,有一次他隨部隊駐訓時,看到當地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生活困難,便將每月所發津貼用於幫扶周邊村庄100余位貧困老人及兒童。“我當時一個月津貼隻有20元,在部隊基本沒大的開銷,就拿出來幫助他們了。”這句看似平淡的話,見証了一顆樂於助人的心。

2016年,退役第15個年頭,滕兆敏組建日照市扶貧志願者協會,開展志願扶貧活動。

一天,他帶領志願者到五蓮縣洪凝街道孫家嶺村開展幫扶活動時,在一條小巷裡遇到了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老人姓孫,滕兆敏在他家看到,擺放在地上的米面油落滿厚厚的灰塵。米面還未開封,一口鍋已經燒透見底。老人身體並無大礙,只是有腿疾,自己沒能力做飯。滕兆敏當即承諾:“您老等著我,我要辦一家養老院,到時候保証您每天都能吃上熱飯!”

養老院籌辦期間,滕兆敏再次來到孫大爺家,得到的卻是老人已經離世的消息。這讓滕兆敏深感愧疚,覺得欠下了一個沒有兌現的承諾。

“有些事不能等,更不敢等!”滕兆敏對同事們說。他走訪了解到,偏遠鄉村仍有部分貧困人群盡管有低保有物資,卻因高齡孤寡、殘障、失能、半失能等原因,存在“吃飯難”的問題。滕兆敏下決心開辦愛心食堂,食堂名字就叫“擺渡”,將那些需要幫助的貧困失能孤老“擺渡”到一個幸福的家。

面對沒房、沒錢、沒人這些現實困難與挑戰,滕兆敏沒有退縮。沒房,租賃閑置民房﹔沒錢,帶領協會骨干四處募集或湊份子墊付。2016年下半年,在孫大爺離世后第45天,由滕兆敏開辦的日照市第一家“擺渡”愛心食堂,在莒縣龍山鎮北上澗村升起了炊煙。

食堂第一天開餐,一位叫董向洲的老人說:“這是我這些年吃得最好的一頓飯。滕兒,這樣的好事,天天有嗎?”一聲“滕兒”,讓滕兆敏淚流滿面。他連連回答:“有!有!有!”同時對協會的同事們說,再苦、再難,也要把食堂開下去。

依托15處“敬老大食堂”,滕兆敏和同事們為廣大黨員和社會志願者搭建起一座“黨建引領,志願同行”的志願服務基地,4年來帶動41家文明單位及愛心企業、34所高校及中小學3200余名黨員、團員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走進農村,開展志願扶貧活動420余次。如今,這些場所已經成為常態化傳遞愛心、收獲愛心的港灣。

聾啞、智障老人唐秀美,每天在“敬老大食堂”吃飯。有一天,她看到滕兆敏到食堂送菜,回家抱來一個大塑料袋,手舞足蹈地比畫了半天。原來,老人家裡有棵山楂樹,她常將枝頭熟得最好的山楂摘下,攢起來給滕兆敏留著,雖攢了很多,卻多半已壞掉了。

“兆敏啊,你要繼續做下去!”2019年10月17日,在山東省組織的一次重要座談會上,省裡一位領導勉勵滕兆敏。

今年以來,滕兆敏又在莒縣招賢鎮、東港區三庄鎮和陳疃鎮新建5處愛心食堂,讓70名失能孤老吃上了免費午餐。招賢鎮柳家庄村愛心食堂開餐那天,80歲的劉家庭老人連連向滕兆敏豎起大拇指。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路上有千千萬萬的人,我真的就是其中一個小小的石子。”滕兆敏說,這句話就是他的心聲。(趙嘉兵 張守軍)

(責編:陳羽、黃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