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一支導彈勁旅的“體系練兵”樣本

2021年04月14日09:14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中部戰區空軍地導某旅組織夜間訓練,錘煉夜戰本領。譚巳成 攝

未來戰爭不再是單一作戰力量、作戰單元、作戰要素之間的對抗,而是體系與體系之間的較量。體系聚能、聯合釋能,已成為新的勝戰機理。

戰爭樣式的加速嬗變,把准備戰爭的軍人置於一個更大更新的坐標系。從主干兵種到支援專業,從一線前台到保障后台,各級指戰員都必須在體系大格局中重新思考和判定:“我是誰、我在哪裡、我要干什麼?”

曾幾何時,體系、聯合,聚能、釋能,更多的還是安靜躺在方案、教案裡的一個個名詞。如今,它已從名詞變成動詞,從陌生走向熟稔,從熟稔走向自覺。體系練兵猶如高潮迭起的“沖擊波”,沖刷著訓練場上的積弊痼疾,改變著訓練場上的程式套路,也改變著訓練場的每一個人。

這種“沖擊波”在強健戰斗力“肌體”同時,更重要的是在深層次上激活了體系之“腦”,讓我們學會用體系的思維和辦法去破解練兵備戰的深層次矛盾,推動軍事訓練的全方位變革、整體性提升。

這個過程,是一個從“瞬間爆發”到“靜水流深”的過程。“沖擊波”過后,更需要的是積澱與創新,是求深與求實。今天,我們把觀察的視角投向中部戰區空軍地導某旅,在他們的練兵實踐中探尋“體系練兵”之要。

知易·行難

“體系練兵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難在如何以體系思維設計和重塑訓練”

“你怎麼開這麼快!”

聽著連長李祥的批評,下士黃鵬心裡有些委屈,“戰場上車開得快也是錯嗎?”

這一幕,發生在中部戰區空軍地導某旅發射連官兵導彈吊裝訓練時。

導彈吊裝,聽起來像“力氣活兒”,似乎是一個挺簡單的過程,卻被他們切分成20多個緊密相連的操作細節,需要5名號手相互精准配合。

“要想縮短整個過程的時間,首先每個環節都不能出錯。”李祥說,“作為運輸裝填司機,如果車速過快、剎車過猛,就可能導致后續環節出現安全隱患,甚至任務失敗。”

一個細節,暴露的不僅是技術問題,也是思維問題。

“現代戰爭拼的不是個人之勇,而是整體之速。體系練兵如同交響樂團合奏,任何一件樂器哪怕高了一個音調都會影響整體音色。”旅長陳懷河說,“同樣道理,我們一個旅乃至一個營,哪怕隻有一個專業、甚至一兩個人對武器操作不精准、作戰流程不熟練,都會影響整體的高速運轉。”

那麼整體之高速從何而來?

在該旅某連隊,記者看到每一名官兵都有一張精細化訓練流程圖。翻開這張特殊的流程圖,各課目每一時間段甚至精確到分秒,每個號手該出現在哪裡、做什麼動作,實施細節都清楚地標注在上面。

這張流程圖是連隊官兵一點點磨合出來的。每個操作人員的動作幅度、步數、圈數都進行了精算,僅“雷達的撤收與架設”一個項目,官兵就細化為100多個動作。

“100多個動作的背后是100多天的磨合訓練。每個動作的細化和改進,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說到這,連長劉鵬的腦海裡浮現出一個個揮汗如雨的身影——

為了一個協同動作,雷達班班長張飛凡每天加練幾百次﹔為了提高操作效率,上士朱慕陶和下士吳比每天負重數十斤進行沖刺跑……

“記牢、練熟自己動作的同時,還要背下整個流程,明白其他人在做什麼。”劉鵬說。

在這100多個動作中,很多動作需要2到3人配合完成。“想要得到最優解,就要站在他人和全局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能隻盯著自己手裡的那點事兒。”

“體系練兵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難在如何以體系思維設計和重塑訓練。”旅長陳懷河告訴記者,以工程化、圖表化、標准化的方法和模式指導訓練,正是他們基於體系練兵的探索。

就這樣,一秒一秒算,一人一人練,一步一步做,一點一點進步。

數不清的汗水“繪制”出了不同專業、不同課目的精細化訓練流程圖,也“凝聚”成了不可小覷的戰斗力躍升——

全旅戰斗准備時間縮短了四分之三,導彈吊裝時間縮短了一半,計算時間類課目成績平均提高兩倍以上,某項戰法更是在考核中創造了令人驚喜的時間紀錄。

每一個強大的體系,都要從過硬的模塊開始。而隨著新的編制體制、新的武器裝備“落地”,很多模塊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這一點,某雷達連的老兵公祥偉感觸頗深。

“之前,我的戰位是跟蹤員,需要人工跟蹤目標,手上任何一點偏差都可能導致導彈偏離目標。如今武器系統可以自主跟蹤目標,我的戰位變成了攔截技師。”公祥偉說。

戰勤人員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戰位名稱的簡單改變,更重要的是在作戰體系中找准自身崗位的定位。

“從跟蹤員、引導員轉變為搜索技師、攔截技師,訓練上的轉變是顛覆性的。”雷達排長郝忠說,以前的跟蹤員只是重復“瞄准”和“盯緊”這樣的訓練,而現在的攔截技師還要承擔“監控”“檢查”“計算”等諸多職能。

談到這,旅長陳懷河也感慨頗多:“從模塊之變到體系之變,都要求我們創新訓練模式和訓練方法,探索新的戰斗力生成路徑。”

公轉·自轉

“當體系訓練的‘公轉速度’加快,各兵種要素的‘自轉速度’必須要跟上”

晴空萬裡,陽光照進塔台。第3架戰機起飛時,該旅作訓參謀賴明斐終於記住了自己的席位代號——8號。

賴明斐有些緊張。導彈專業畢業的他,記不清模擬訓練中擊落過多少架“敵機”。這回,卻是他第一次看到戰機從眼前起飛。

“我是8號,聽我聲音怎麼樣?”賴明斐盡量控制自己情緒——這是他第一次和飛行員進行空地語音聯絡。

“我剛剛竟然和昔日的‘敵人’進行了溝通……”看著眼前這一幕,和賴明斐鄰席的某航空兵部隊領航參謀,也感覺多少有些“夢幻”。

這是賴明斐第一次參加旅裡和航空兵部隊的體系訓練。

地空導彈兵和航空兵,是對抗訓練的天敵,也是聯合防空的隊友。但在既往的訓練實踐中,這兩種訓練的比例嚴重向前者傾斜。如今,對於地空導彈兵來說,走上航空兵部隊塔台席位的過程,實際上是走進對手“大腦”的過程。賴明斐說,在對手“大腦”裡思考戰場、分析自己,能夠更客觀地認識自己的優劣與高低,也能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和提升。

曾經,體系訓練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兼容,在尋求體系的良性循環時,簡單的溝通都成了問題——

“聽不懂軍兵種‘方言’,是第一道難關!”賴明斐回憶說,“航空兵部隊和我們地導部隊報送參數的習慣用語不同。舉個例子,他們習慣使用海拔高度,而我們習慣使用相對高度,最基本的溝通都成了問題。”

獲取准確的空情信息,是防空部隊作戰的第一環。當這個信息存在於其他格式中,讀取它需要再度轉換、核對時,體系作戰的效能就被畫上了一個問號。

“體系作戰,必須實現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的良性循環。”旅長陳懷河感慨地說:“當體系訓練的‘公轉速度’加快,各兵種要素的‘自轉速度’必須要跟上。”

一次次融合、一次次協同,雙方把自己採集的寶貴數據輸入對方的信息系統,幫助對手更新能力模型的同時,也在更大程度上完善了自身、激發了潛能。

“我們正在聯合研究所一起開發新的系統,力爭把航空兵部隊的任務規劃系統和地導部隊的作戰籌劃系統進行融合,給體系訓練一個更有力的信息化支點。”賴明斐說。

從人和人之間的聽不懂,到系統和系統的“對話”,這是體系上的一種跨越。

在該旅參謀長宋立新看來,要實現體系的良性循環,還必須從模塊賦能於體系,跨越到體系賦能於模塊。

一次戰法課題驗証,讓宋立新久久難忘——

隨著靶機釋放干擾,“目標跟蹤不穩定”“目標暫消”兩聲短促的口令中,目標從顯示器上消失……

制導雷達“失明”。關鍵時刻,指揮員一聲令下,大膽借用另一類雷達進行搜索。數十秒后,目標重新捕獲。“發射!”導彈發出,目標被成功擊落。

“這是突破常規的做法!”雷達連連長張弘揚興奮地說,“隻要能消滅敵人,常規也未嘗不可突破。”

試想當年,二戰中88毫米高射炮打坦克的非常之舉,之前哪有先例,不僅對手不相信,連自己人也感覺不可思議。歷史証明,勇於突破既定規則用兵的人,往往能贏得先機。新體制下,更需要破舊立新,勇於探求。

“這次成功,讓我們明白,體系中不僅原有的組合可以發揮威力,還會產生新的排列組合,釋放新的威力。”宋立新對此想得更深,“當你失去眼睛時,體系可以給你另一雙眼睛。這種體系對模塊的賦能,能夠幫助部隊跳出自身的局限性,識得‘廬山真面目’。”

思維·情懷

“每一個體系成員都具有了相同的‘練兵價值觀’,體系的能量才能澎湃不已”

“感謝你們毫無保留地付出,幫助我們奪得了‘金飛鏢’!”

電話那頭,航空兵某旅旅長大聲地分享著喜悅的心情。電話這頭,地導某旅旅長陳懷河心裡卻有些五味雜陳。

之前,就在眼前的駐訓場,陳懷河帶領部隊和這支航空兵勁旅攜手組織了多輪空地對抗訓練。

起初,地導部隊屢屢擊落目標。為了幫助對手釋疑解惑,陳懷河要求地導部隊一次次放開限制,將自己的數據和打法分享給對手。

一次次探底摸索,飛行員最終成功找到突防的高招。

“還是那句話,地空導彈兵和航空兵,是天敵,也是隊友。”在陳懷河看來,“體系訓練是為了成就體系,能夠‘陪練’出一柄利刃為體系所用,我們最后的‘失敗’其實也是一件好事。”

“體系是一種思維,更應是一種情懷。”說到這,陳懷河又想起了那個電話,“一支航空兵部隊奪得金牌,一支地導部隊‘與有榮焉’,這就是體系情懷。說實話,當時心裡還是有些酸酸的,但是在體系中,又找到了內心的平衡。”

整體的成功一定得益於每個部分的無私付出。不僅在多軍種、多兵種的大體系中如此,在每一個模塊內部也是如此。

“打開視訊系統,觀看演練直播。”在這個旅,每周都能看到幾次這樣的場景——幾個營官兵同時觀看某一個營直播演練。

“我們定期開展‘網絡+’在線訓練,旅指揮所設置想定和特情,營根據導調情況自主完成全流程演練,其他營通過視訊系統觀看該營演練情況,並組織互學互評。”旅作偵科科長萬兆倫說,這不僅起到了督促部隊常態化組織演訓的作用,也搭建了各個營相互學習、分享交流的平台。

演練者不遮不掩,不怕暴露問題﹔觀戰者直言不諱,坦誠交流見解。一批備戰打仗的難題在共研、共謀、共享中得以解決。

在這個導彈旅採訪,記者發現,班排宿舍中,背包、水壺、頭盔等不再是集中擺放,而是整齊放置於隨手可取之處。

“現在,我們取消了‘翻箱倒櫃’式的檢查手段,採取隨機緊急集合的方式,檢驗基層內務設置是否符合戰備需要,能否達到快速出動的目的。”該旅部隊管理科科長姜雲說。

“部隊戰斗力建設是個大體系,但在過去一些人的認識中,有的工作似乎獨立於這個體系之外,比如管理工作。如今不一樣了。”姜雲介紹道,為了配合部隊常態化演訓,他們結合內務條令“方便生活、利於戰備”的總要求,把內務上的“件件小事”也融入了戰斗力建設體系的大格局。

體系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能否成為每個組成部分的價值取向和目標所向。正如該旅領導所說,“每一個體系成員都具有了相同的‘練兵價值觀’,體系的能量才能澎湃不已。”(譚靚青 曹一鳴)

(責編:陳羽、任一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