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第83集團軍某旅“沙家浜連”:讓“蘆蕩火種”越燃越旺

2021年04月20日08:42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第83集團軍某旅“沙家浜連”官兵在野外訓練間隙合影留念。江志洋 攝

那一天,譚凱見到了心中的那片蘆葦蕩——

恰逢陽澄湖朝霞初上,新生的綠葦映襯著浮光躍金的水面,像是一幅恬靜而又熱烈的畫卷。

第一次,譚凱來到了連隊榮譽室展板上出現過許多次的地方——

2019年5月,身為第83集團軍某旅“沙家浜連”指導員的他,趁休假之際,驅車抵達江蘇省常熟市沙家浜鎮。

作為5A級旅游風景區,沙家浜游人如織。耳畔交替響起搖櫓的吱呀聲,譚凱怎麼也無法將眼前的歲月靜好與曾經的殘酷戰爭聯系在一起。

1939年冬,江南抗日義勇軍奉命西撤,劉飛、夏光等36名傷病員留在沙家浜蘆葦蕩中養傷。在群眾掩護下,他們成立江南抗日義勇軍東路司令部,組建了“沙家浜連”的前身——“新江抗特務連”。不到一年,這支隊伍就發展到4600余人。

外國軍事專家至今無法理解這一戰爭奇觀——

蘇常太三角地區,湖泊星羅棋布,河道縱橫交錯。日偽軍的據點像梅花樁般,佔據各個交通要道。新四軍傷病員在敵人眼皮子底下,像尖刀一樣,牢牢揳在日偽統治的心臟地帶,建立了鞏固的抗日根據地,創造了中國革命史上的奇跡。

“蘆蕩火種”生生不息,帶給百姓希望和力量。82年過去,源於陽澄湖上的“沙家浜精神”,已深深烙印在“沙家浜連”一代代官兵的骨骼血脈中。

此刻,望著眼前綠葦如海的陽澄湖,譚凱堅信,作為“沙家浜連”的官兵,他和戰友們一定會讓“蘆蕩火種”越燃越旺!

在祖國母親的大地上,用青春播下顆顆種子

“那青鬆逢災受難,經磨歷劫,傷痕累累,瘢跡重重,更顯得枝如鐵……”抑揚頓挫的唱腔從排練室飄來。在“沙家浜連”,幾乎每名官兵都能像模像樣地哼唱幾段京劇《沙家浜》。

作為土生土長的沙家浜人,上等兵平安從小就聽爺爺講沙家浜的故事,參軍報國的種子悄悄埋進了他的心田。2019年,平安如願邁入軍營。讓他驚喜的是,他竟然來到了這個從自己家鄉走出來的英雄連隊——“沙家浜連”。

與其他參加排練的戰友相比,平安更加緊張激動。“沙家浜”這3個字代表了他的家鄉,他不想給自己的家鄉丟人。

為了幫平安找感覺,中士劉家成把平安領到了連隊榮譽室。剛進門,一面巨大的浮雕牆映入眼帘。置身其中,平安仿佛回到了戰火硝煙的蘆葦蕩,看到了暗影籠罩下的魚米之鄉,36名傷病員一邊休養,一邊和敵人戰斗——

曾經,傷病員們傷口潰爛,卻沒有藥治療,蒼蠅飛來飛去,專叮患處,他們隻能用蘆葦葉子遮住傷口﹔

曾經,大雨連綿,陽澄湖水暴漲。入夜,戰友們手拉著手,不敢打盹兒。誰料想,一名傷病員還是被湖水沖走,找不到蹤跡﹔

曾經,敵人重重封鎖,官兵們隻能以蘆花御寒,以蘆根果腹,與敵人進行艱苦卓絕的英勇斗爭……

平安終於領悟到,那些耳朵都快要聽出繭子的唱詞,原來每個字都有千鈞之重——面對日偽頑匪下鄉“掃蕩”的險惡環境,面對與黨組織失去聯系的情況,先輩們始終懷著對黨的無比忠誠,與敵人斗智斗勇,挺立成一棵棵“青鬆”……

從蘆葦蕩中走出來的英雄們或許未曾想到,若干年后,他們的故事會被搬上舞台,啟迪著一代代后輩們奮勇向前。平安渴望像先輩們一樣,成為“泰山頂上的青鬆”,做“八千裡風暴吹不倒,九千個雷霆也難轟”的士兵,守護祖國的河山。

2020年,連隊隨部隊遠赴大漠,參加野外駐訓。從小在江南水鄉長大的平安,第一次感受到西北的黃沙漫卷。一次陣地緊急轉移任務,突然下起雨,雨越下越大,路面濕滑,黃土地變成了“泥海”。

撤收偽裝網時,平安摔倒了,渾身上下都是泥。“你是‘沙家浜連’的兵,不能給連隊拖后腿。” 平安迅速爬起來跟上,和戰友們一起完成任務。

那次駐訓后,平安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拔節成長,他由衷地為自己是“沙家浜連”的一員而驕傲。連隊一名戰友也在筆記本上寫下這樣一段感悟:“在祖國母親的大地上,我們用青春播下顆顆種子,它們總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

一名士兵的成長,一個連隊的成長

2020年5月,“沙家浜連”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入連儀式。與以往不同,這次的入連儀式隻有一個主角——上等兵寇譯禾。

晴空下,寇譯禾重重地呼了一口氣,等待那個重要時刻到來。

“寇譯禾!”“到!”

“現正式接收你為‘沙家浜連’第3235位傳人。”教導員李文明鄭重地將一本《一顆子彈與一部紅色經典》遞到他手上。

《一顆子彈與一部紅色經典》是關於“沙家浜連”歷史的專著,記錄著先輩們當年在蘆葦蕩中的艱苦歲月,對“沙家浜連”一代代官兵都有特殊的意義。

接過書籍,寇譯禾和全體官兵一齊面向連旗宣誓:“我將銘記連隊歷史,秉承連隊傳統,弘揚連隊精神……”

這場入連儀式,是寇譯禾成為“沙家浜連”真正一員的“成人禮”,也是他告別曾經自己的見証——

20歲的寇譯禾有點叛逆。剛到部隊時,他處處跟連隊骨干“對著干”:訓練場上偷懶是常態,連隊組織文體活動,他永遠是最不樂意參與的那個人。

“自己就這樣了,成不了好兵。”寇譯禾一度心灰意冷。

那一天,站在連隊榮譽室門口,無論指導員譚凱怎麼勸說,寇譯禾就是不肯邁進榮譽室的門。

“我這種兵,進去會玷污榮譽室……我不進去。”寇譯禾低著頭說。

聽到這句話,譚凱的心像被什麼東西擊中一樣——即使寇譯禾常和連隊對著干,可他心裡是那麼在乎自己的連隊,在乎連隊的榮譽!

譚凱沒有強拉寇譯禾進榮譽室。他決心改變寇譯禾:成立三互小組,他和班長郭成成一起全方位幫帶寇譯禾。

潤物細無聲。慢慢地,寇譯禾變了,眼裡有了光,訓練場上有了勁。

手捧那本《一顆子彈與一部紅色經典》,寇譯禾終於昂首挺胸踏進了連隊榮譽室的門。站在班長郭成成比武奪冠榮立二等功的展板前,寇譯禾躍躍欲試:“指導員,我也想像班長一樣!”

千裡之外,寇譯禾的母親專門錄制視頻,向連隊致謝:“寇譯禾變得懂事了,每月還給家裡寄錢回來,感謝‘沙家浜連’。”

一名士兵成長的背后,是一個連隊的成長。

這些年來,“沙家浜連”官兵的腳步遍布每一個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那個從陽澄湖蘆葦蕩中走來的連隊,步履清晰可見——

1998年長江抗洪搶險,堤壩上“人在堤在,誓與大堤共存亡”的生死牌前,有他們的身影﹔調整改革中,“沙家浜連”所在旅整建制列裝信息化裝備,主動申請承擔換裝改訓試點任務的承諾書上,有他們的名字……

新時代的士兵,正被“沙家浜連”深深影響和改變著,被雕出相似的筋骨,被刻成共同的樣子。

刻進骨子裡的認同,是他們給出的答案

一副碗筷擦得锃亮,茶杯裡的茶水還冒著熱氣。

20多年過去了,當年在蘆葦蕩裡養傷的36位傷病員之一、江南抗日義勇軍部隊機要員錢卓雲生前這個習慣,妻子肖興玉還一直保留著。

每天三餐,80歲的肖興玉老人都會照樣在餐桌上多擺副碗筷,多沏杯熱茶。看著碗筷和茶杯,老人常常覺得,愛人就在身邊。

距離肖興玉老人家100多公裡,緊挨著江蘇省常熟市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一側,是忠魂墓區。錢卓雲老人的骨灰,就安放在這裡。

此刻,紀念館前人來人往,前來瞻仰的人們,為英烈們獻上花環。

同一時刻,“沙家浜連”榮譽室裡,下連后首次參觀榮譽室的新兵們,正期待著一個視頻連線的到來。

電話鈴響了,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出現在手機屏幕裡,她微笑著和年輕的戰友們打招呼。這位老人,正是錢卓雲的遺孀——肖興玉。

“‘沙家浜連’的兵要有血性,練就過硬本領!”透過屏幕,張峰銀牢牢記住了肖阿姨的叮囑。

一次比武競賽,剛剛參加完5公裡跑的張峰銀氣喘吁吁。緊接著,仰臥起坐課目比賽開始。

由於已經消耗大量體能,張峰銀感覺越來越吃力,汗水沿著額頭流進眼睛。他擰緊眉頭,看到了班長郭成成身后的那面“沙家浜連”連旗。

嘶吼一聲,張峰銀繼續做下去。“你叫什麼名字?”比賽結束后,一位領導問。“報告首長,我叫沙家浜!”張峰銀回答。

這種對“沙家浜”3個字刻進骨子裡的認同,是新一代“沙家浜連”官兵們給出的答案。

在肖興玉老人眼裡,這些“兵娃娃們”都是“沙家浜連”的好后生。她常常為官兵們講述老伴錢卓雲當年的故事。“沙家浜連”是肖興玉老人的念想,她想讓天上的老伴知道,“今天的‘沙家浜連’,越來越好了”。

2021年2月,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的百歲老戰士們,收到了習主席的回信——

你們青年時代就投身革命,為黨和人民事業英勇奮斗,期頤之年仍心系黨史宣傳教育,深厚的愛黨之情令人感佩。

看完這封信,肖興玉老人更加堅定了宣講革命故事的決心。

“陽澄湖畔,虞山之麓,三九年的嚴冬,三十六個傷病員,高舉共產黨的旗幟,在暗影籠罩的魚米之鄉,埋著頭流著血呀流著汗……”視頻快要結束時,屏幕兩端,肖興玉老人與“沙家浜連”官兵們,一齊唱起連歌《你是游擊兵團》。

(責編:陳羽、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