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一名火箭軍上尉的“建模思維”

2023年05月05日09:51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火箭軍某旅上尉參謀劉美君有一個“絕活”:他的眼睛像一把無形的尺,看到一個實物,能很快還原出這一物體的三維模型。

在軍校學習期間,劉美君參加過全國建模大賽,又利用建模獲得發明專利。此后,“建模思維”便深深地影響著他。

在劉美君的世界裡,“建模”的對象可以是具體的裝備器材,也可以是學習、訓練、管理,甚至人生。

從點到線,從面到體,建模需要一步步來,工作學習亦如此

夜深人靜,劉美君怎麼也睡不著。此時此刻,他心中裝著兩件大事——

一件是該旅正在開展的實裝專業技術比武考核。作為組織者和主考官,劉美君除了要思考“考什麼”“怎麼考”,還要籌劃如何做好考核的“下篇文章”。

另一件是劉美君遠在老家的妻子已懷有9個月身孕,隨時可能臨產。不管多忙,劉美君每天都會與妻子通個電話,噓寒問暖,提醒她按時產檢。

劉美君所在部隊駐地,與妻子何翀相隔幾千公裡。兩人相識5年,聚少離多。每天利用點滴時間通個電話,成為兩人的幸福時刻。

何翀是高中語文老師。對她而言,上課是家常便飯。然而,何翀想不到,20分鐘的課,劉美君試講了20多遍是什麼感受。

那年,劉美君代表所在部隊,參加火箭軍專業技術軍官教練員大比武。

劉美君左手捧著空氣,右手掌心向內指向左手上方,好似產品發布會的主講人。他眼神發亮,時而環視台下,時而掃過手上不存在的部件實物……

台下,並沒有觀眾。

一遍又一遍打磨,劉美君早已記不清練習的次數,隻為在大賽中呈現最佳狀態。一堂20分鐘的課,劉美君給自己定的誤差范圍是:前后不超過15秒。

兩個星期后,台下不再空蕩。與劉美君同台“打擂”的,大多是高級工程師或營主官。劉美君將實物講解、靜態展示、動畫演示融為一體,節奏緊湊、內容翔實。

授課結束,6位評委起身為劉美君鼓掌。

從點到線,從面到體,建模需要一步步來,工作學習亦如此。“埋頭干事,莫問前程。”這是劉美君的人生格言,也是他躬身走過的路。

那年,部隊面臨裝備換型,沒裝備、沒教材、沒教員。劉美君主動請纓,擔任新型裝備“種子隊伍”先期培訓教員。他自己編寫教材,承擔授課任務,帶著第一批“種子選手”連續奮戰,培養出該旅新型裝備第一批操作號手。

看著自己精心培育的“種子”漸漸發芽,散落到各基層連隊發揮“酵母”作用,劉美君心中涌出一股暖流。

不久,部隊迎來新裝備。劉美君激動得無以言表,連撕開裝備上的保護膜時,都格外小心。

擔任副連長那年,劉美君所在分隊迎來首次新型裝備實彈發射任務。在遠處山坡上,劉美君望著自己和戰友親手測試過的導彈騰空而起,直刺蒼穹,在湛藍的天空留下壯美彈道。

那地動山搖的力量,劉美君一直銘記在心。導彈精准命中目標那一刻,劉美君真切感到:“成為大國長劍的執劍人,多麼令人自豪!”

三維建模是個不斷修正完善的動態過程,提升能力、追求卓越也沒有止境

加完班,看到營區路燈散發的光暈,劉美君常常想起多年前下晚自習回家時,母親為自己留的那盞燈。

那年,一張二等功喜報送進劉美君家裡。在一片敲鑼打鼓聲中,劉美君的母親喜極而泣:“娃出息了,就是總也不回家!”

一切似乎沒變,只是母親那雙擦拭“光榮之家”牌匾的手又蒼老了些。中學時,劉美君也曾迷上電腦游戲。為了不讓母親操心,他下狠心把電腦“大卸八塊”,主機、音箱、鼠標、鍵盤全部拆下,裝進泡沫箱裡,外面再套一層紙箱,裹上幾層膠布。這樣一來,每次他想玩的時候又嫌“開箱”麻煩,逼著自己專心學習。

那時,母親每天往劉美君的房間送一把核桃、一杯牛奶。劉美君至今仍不清楚,母親送來的核桃是用什麼工具敲開的,竟然每一塊都非常完整。

母親是一個充滿希望的人,劉美君就是她的希望。這種希望同樣感染著劉美君,讓他遇到任何困難時,心中都有堅定的信念。

上軍校時,一次偶然的機會,劉美君了解到“三維建模”在未來戰場應用、武器裝備模型構建等方面有很大作用。於是,他報名參加了“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建模創新大賽。

劉美君的勤奮讓教員呂秋娟印象深刻。一有時間,劉美君就拿著畫圖板繪圖,然后請她指導。從簡單圖形到復合圖形,他趴在電腦前反復練習,節假日也不休息。

“哪怕一次次失敗重來,他也從未氣餒。”呂秋娟回憶說。比賽當天,全國23所軍地院校參賽選手同台競技。窗外小雨綿綿,呂教員像當年母親等劉美君高考一樣,默默陪伴在走廊裡,給予他無聲的鼓勵。最終,劉美君奪得大賽個人全能一等獎。

不久后,第一屆軍隊院校學員軍用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即將舉辦。那幾天,正趕上學員隊組織打靶。一個下午,擔任發彈員的劉美君和同學李唯一壓了幾千發子彈,手都腫得變了形。

疼痛之余,劉美君腦中靈光一閃:“我們設計個壓彈器怎麼樣?”兩人一拍即合。

這下,劉美君學的“三維建模”派上用場。在教員指導和團隊成員協作下,他成功設計出“95式自動步槍快速壓彈器”,獲得大賽一等獎,並申請了國家專利。

“有想法、有辦法、有做法!”提起劉美君,該旅副參謀長楊力用了這9個字。

5年前的一天,還是營長的楊力在營區跑步時,無意中注意到路旁“學習標兵”燈箱上出現了一張新面孔。楊力停下腳步,注視著燈箱上這張年輕的臉龐,“當時就想認識一下這個年輕人”。

說來也巧,那年6月,楊力調到劉美君所在營任營長。當時,劉美君正和幾名戰友組成攻關團隊,挑起研制某型號裝備模擬訓練器材的重擔。

劉美君的“三維建模”特長又一次發揮作用。他聯系兄弟單位和相關廠家,從箱體設計到按鈕安裝,每一個細節盡量按實物還原,最終成功研制出多套模擬訓練器材。

一次,教員呂秋娟到劉美君所在部隊調研。聽到劉美君匯報畢業以來取得的成績,呂秋娟欣慰地笑了:“有你們在這,我很放心!你們是火箭軍的未來。”

“火箭軍軍官的目光,一定要比導彈射程更遠。”在劉美君看來,三維建模是個不斷修正完善的動態過程,提升能力、追求卓越也沒有止境。

一次次挑戰未知、一次次超越自我,劉美君隻有一個念頭:讓自己的思維與火箭軍的發展同頻共振。

在數學上,最優化是一種求極值的方法﹔在人生道路上,干自己熱愛的事業便是“最優解”

夕陽西下,金色的陽光透過窗櫺,照在劉美君的辦公桌上,映紅了他年輕的面龐。

這是一個周末。劉美君掏出手機,點開微信朋友圈。此刻,很多同學正分享著周末的輕鬆時光:或健身打卡、品嘗美食,或約上一場球賽,或陪伴家人……

幾個小時后,部隊即將展開夜間對抗訓練。朋友圈裡的熱鬧,似乎與劉美君的生活劃出了一道天然界線。

那年6月,劉美君臨近畢業。各項成績表現優異的他,最終以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獲得首選分配權。

畢業分配會上,各部隊人力資源處處長齊聚一堂。會議即將開始時,一位身著迷彩、皮膚黝黑的上校風塵仆仆趕到會場,匆匆落座。看到大家全都身著整潔的常服,他尷尬地解釋說,部隊正在執行重大任務,他直接從任務現場趕到會場,實在來不及換常服。

正是這位處長,讓劉美君瞬間感受到這支部隊濃濃的戰斗氣息。“我要到這樣的部隊去!”當晚,劉美君領取了“志願赴艱苦邊遠地區申請表”,簽上名字。

從軍校畢業來部隊任職后,劉美君的社交圈不斷縮小。除了身邊戰友,與劉美君經常交流的隻有父母和妻子,而且大多是在電話中。

何翀第一次來部隊看劉美君,隻住了3天。她很想看看,到底是什麼環境、什麼工作,能讓劉美君如此投入,經常顧不上回復她的信息。

3天時間不長,卻足夠讓何翀找到答案。半夜,何翀趴在家屬院的窗台上,一邊向營區的方向眺望,一邊回想兩人戀愛時的點點滴滴。

第一次見面前,何翀了解到,劉美君曾拿過很多獎,腦海中便勾勒出一個高大的軍人形象。

見面那天,望著心儀的女孩,劉美君硬著頭皮說:“咱倆相處的話,你得做好心理准備。如果不行,吃完飯就走吧。”

劉美君的真誠打動了何翀。后來,何翀告訴劉美君:“你沒我想象的那麼高,但你的事業很崇高。”

一次,部隊接到上級緊急命令,劉美君給何翀發去一條短信:“為將者,或戰死沙場,或凱旋,此去勿念。”

此后,幾個月杳無音信。任務結束,劉美君拿到手機,深吸一口氣,按下開機鍵——何翀發來的信息震動,足足響了8分鐘。

“安心報國,我一直等你。”劉美君翻看到何翀的第一條回復,頃刻間鼻子一酸,眼淚奪眶而出。

在數學上,最優化是一種求極值的方法﹔在人生道路上,干自己熱愛的事業便是“最優解”。劉美君認定,年輕人的選擇很多,無論選擇什麼樣的環境,隻要敢拼敢闖肯奮斗,深深向下扎根,默默向上生長,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你看,這些樹都是我們親手種下的,我每天都在看著它們生長。”漫步營區,劉美君指著路旁的樹,告訴記者,“這些年,從營區環境到隊伍建設,都有我一份力量,這種歸屬感,很幸福!”(鄒菲 李由之 岳小林 王昊忠)

(責編:陳羽、任一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