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鬆骨峰特功連”:始終保持那一股子英雄氣

2023年07月27日09:37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鬆骨峰特功連”組織單兵戰術綜合演練。姜慧鑫攝

盛夏時節,一場全要素實彈射擊演練在第81集團軍某旅綜合訓練場如期展開。

此時,氣溫已經超過40℃,但全副武裝的“鬆骨峰特功連”官兵仍是斗志昂揚:“當年,在抗美援朝戰場,先輩們穿著單薄的棉衣,在冰天雪地和敵人拼死相搏。作為英雄傳人,我們要敢於迎接挑戰,這點苦算不了什麼!”

驕陽似火,熱浪翻滾,考驗著官兵們的意志,也檢驗著武器裝備的“極限”。

高溫條件下,空氣濕度和密度發生改變,給瞄准鎖定目標增加了難度,連隊射手能否克服影響,穩定發揮……一邊思考,一邊來到射擊陣地,中士鄧雲濤和其他兩名乘員在登車前每人喝下2管藿香正氣水,一頭鑽進悶熱的戰車內。在他們的默契配合下,導彈精准命中目標,連隊官兵士氣大振。在隨后的射擊中,他們克服重重困難,取得優異成績。

這種嚴訓苦練、敢打必勝的精神從何而來?

1950年冬,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112師335團奉命搶佔鬆骨峰,堵住南逃敵軍。該連前身335團1營3連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敵人,毫無懼色,殊死一戰,最后僅剩7人。如今,鬆骨峰上的硝煙早已散去,但“鬆骨峰精神”卻一直深深根植在該連官兵心中。

歲月更迭,精神永存。每逢新兵下連、干部調入、大項任務出征、重要紀念日等,該連官兵都會在“鬆骨峰精神代代傳”雕塑前,感悟先輩們“以氣勝鋼”的血性擔當。隨著裝備更新換代、編制體制調整、使命任務拓展,先輩們用血肉之軀換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正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2018年,習主席來到這支部隊,在反映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激戰鬆骨峰情況的展板前強調指出:“我軍歷來是打精氣神的,過去鋼少氣多,現在鋼多了,氣要更多,骨頭要更硬。”

第一次在極寒條件下進行數字化裝備先期探索、第一次進行直升機接替指揮試訓、第一次對合成營全域機動作戰進行實踐……近年來,“鬆骨峰特功連”官兵牢記習主席囑托,不斷淬煉逢敵亮劍、以氣勝鋼的“鬆骨峰精神”,實現連隊建設的新跨越。

海拔4100米,這是“鬆骨峰特功連”插上“數字化翅膀”后搏擊的新高度。2021年,該連隨旅隊機動至高原,承擔陸軍賦予的某重大任務。按計劃,他們要先進行半個月的適應,但射手李國強登上高原第一天就扎進了冰冷的戰車裡。

蒼穹為蓋,雪山為屏,李國強的這股勁激發了戰友們的斗志,沒過幾天,全連官兵提前投入訓練,他們白天鉚在訓練場練技能,晚上鑽進戰車裡搞研究。高寒缺氧讓不少官兵頭疼惡心、眼睛發紅、嘴唇發紫,即便如此,誰也不願停下。大家在極端條件下叫響“缺氧氣不缺戰斗精神、海拔高工作標准更高”的口號,不斷挑戰人與武器裝備極限。

這次任務以全旅大比武的形式迎來成果驗收。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李國強駕駛步戰車開足馬力駛向射擊地線。數聲巨響,靶區目標應聲而落。比武結束,連隊奪下建制連和單車射擊比武“雙冠王”。

“沖鋒陷陣看誰更勇猛,謀戰思訓看誰更深入。”該旅領導介紹,無論形勢任務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這支英雄連隊始終保持那一股子英雄氣。除了敢拼敢打外,他們身上還有不達目標不罷休、難題不解睡不著的鑽勁和韌勁。

不久前,全軍基礎訓練現場會召開,來自不同軍兵種的與會代表匯聚該旅。會議期間,“鬆骨峰特功連”擔任主戰裝備射擊專業組訓演示任務。

演示現場,一個細節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步戰車在對固定和運動目標射擊時,校炮器前端架設著一部微型攝像機,通過這個設備,射手的瞄准過程被實時投放在訓練場大屏幕上。與此同時,火炮射擊技師常家超根據屏幕顯示的射手操作情況,不時回放、暫停,分析、糾正,有效提高了組訓質效。

常家超告訴記者,連隊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按照傳統組訓方法培養射手周期長,容易出現人才斷層,影響新裝備戰斗力生成。如何縮短射手培養周期,是他一直思考的問題。幾經嘗試,他才找到了這個辦法,后來在全旅推廣。近年來,常家超帶的射手能力素質提升很快,多人在比武中蟬聯第一名,連隊整體射擊水平在全旅始終名列前茅。

“敵人擁有鋼鐵和汽油彈,我們有著敵人沒有的武器——勇敢和決心……”臨近採訪結束,正逢該連組織點名,大家齊聲誦讀抗美援朝期間時任連長戴如義作的戰前動員。對於這支英雄連隊,戰火硝煙雖然遠去,但那股“以氣勝鋼”的英雄氣依舊充盈如昨。(曹壯 張旭)

(責編:陳羽、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