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江西省軍地聯合開展“八一”雙擁系列活動

2023年08月01日09:53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贛鄱大地,中國革命的搖籃、人民軍隊的誕生地、軍旗升起的地方。

革命戰爭年代,這裡涌現了無數“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爭相當紅軍”的感人故事。進入新時代,江西省出台《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擁軍支前工作聚力服務備戰打仗的意見》,積極開展“滿懷忠誠講尊崇、千行百業共擁軍”“情系邊海防官兵”“城連共建”“城艦共建”等活動,在革命老區續寫新時代的雙擁故事,讓“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成為紅土地上的強音。

英雄城名片越擦越亮

江西省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二樓,兩面南昌起義參加者名錄牆上,記錄了1178名勇士的名字,相比去年新增了58個。這是紀念館工作人員和熱心群眾持續尋訪多年的結果。

紀念館陳列科負責人肖燕燕告訴記者,為了銘記起義部隊的功勛,多年來,他們一直在尋訪當年激戰南昌城頭的2萬多名勇士。“每年‘八一’,我們都會公布一年來尋訪的勇士名單,這也是我們為守護英雄城記憶交出的一份答卷。”肖燕燕說。

“這張泛黃的信箋,是南昌起義時南昌人民慰勞革命將士的捐款憑証,它見証著英雄城人民對革命軍隊的真誠擁戴……”7月25日,臨近八一建軍節,來紀念館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紀念館一間展廳內,剛剛小學畢業的小講解員章子逸聲情並茂的講述,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聆聽。放眼整個紀念館,和章子逸年齡相仿的小講解員還有很多。

“別看他們年齡小,但講起96年前南昌起義的故事,他們絲毫不生疏。”該紀念館講解員周甜告訴記者,每年“八一”期間,紀念館利用暑假招募中小學生志願者,並鼓勵他們站上紀念館講解位,用自己的方式講述“八一”故事。

英雄城的故事,靠每一名英雄城的人來守護。兩年前,紀念館發布招募令,面向各行各業、不同年齡段人群招募紅色宣講員,組建“八一紅色百人團”志願宣講服務隊。“我們‘百人團’裡有很多志願者都是從參觀者成為研究者,最終加入紅色宣講隊伍。”該紀念館館長王小玲介紹,“八一紅色百人團”志願宣講服務項目開啟以來,已吸納150名志願者。截至目前,他們走過全國108個地市,總行程3萬公裡,共完成紅色宣講134場,參與活動人數600多萬人次。

“英雄城、英雄艦、英雄兵,第一槍、第一艦、第一人。”兩年前,在19歲生日這天到海軍南昌艦報到的胡嘉豪,將這句艦訓深深印在腦海裡。作為土生土長的南昌人,胡嘉豪告訴記者,選擇來到南昌艦服役,源於一次參觀退役南昌艦的經歷。2016年,第二代南昌艦光榮退役並移交江西省南昌市。2017年八一建軍節,南昌艦主題公園正式對外開放。彼時登上南昌艦的胡嘉豪,立下了逐夢深藍、保衛祖國萬裡海疆的決心。

南昌人,是出生地賦予他們的名字﹔南昌艦的兵,是時代賦予他們的責任。記者從南昌警備區了解到,近年來,他們協調上級機關拿出專項計劃,提出“向英雄部隊輸送英雄城的兵”倡議,定向為前身參加南昌起義的部隊及南昌艦輸送優質兵員。“南昌人在南昌艦,要更努力些,做得更好些。”這句話,常常挂在胡嘉豪嘴邊。

近年來,南昌涌現出6入火場、舍身逆行的最美“煙熏妝”戰士胡能迢,奮不顧身、下水救出落水女孩的民兵李國民、李長星等先進個人。生於斯、長於斯,他們以責任擔當,擦亮英雄城名片。

擁軍清單越列越長

“出示軍人有效証件,不僅可以免費參觀各大景區、辦理優惠通信套餐,在一些超市、門店購物還能打折,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優待。”7月25日晚,剛從上饒市一家商場走出來,現役軍人鄒漢軍滿面笑容。

最近,上饒市軍地聯合開展“滿懷忠誠講尊崇、千行百業共擁軍”活動,將擁軍合作單位拓展到403家,持續更新擁軍清單,為軍人軍屬等優撫對象送上涵蓋文旅、金融、通信、消費、醫療等多個方面的優惠大禮包。

“這筆貸款來得真及時,我的廠子可以順利開工了。”上饒市廣信區退役軍人徐海峰告訴記者,近期,該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針對退役軍人創業面臨的資金難題,聯合當地銀行為退役軍人創業提供“優惠貸”“免息貸”等各種金融優惠套餐。有了資金支持,徐海峰順利創辦了一家雨具加工廠,帶動當地20多名村民就業。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江西省多地結合當地特色,推出個性化擁軍舉措。有的針對山區交通不便的實際,打造“軍人驛站”﹔有的著眼退役軍人軍屬就業問題,定期開展線下招聘、就業培訓﹔有的將服務向軍人子女延伸,推出免費家庭游等項目……

現役軍人免費入住兩晚、超出免費入住時間續住享受八折優惠……全南縣軍地聯合打造的“軍人驛站”,獲得廣大優撫對象好評。“八一”前夕,休假探親的武警戰士小李,入住全南縣一家賓館的“軍人驛站”。走進專屬客房,定制的士兵卡通抱枕、軍人元素裝飾畫、各類軍事書刊等讓他眼前一亮。該酒店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還將不斷優化服務,讓每位前來住宿的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兵”至如歸。

“沒想到你們這麼快就幫我討回了工錢,真是太感謝了。”家住贛州市南康區龍嶺鎮台頭村的軍屬李凡,向村裡法律援助服務工作點志願者方斌發去一則感謝消息。原來,李凡在本村一家家具廠打工時,被老板拖欠務工費,多次討要未果。萬般無奈之下,李凡想起去年兒子入伍時,人武部給他發了一張“連心卡”。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他給“連心卡”上的電話號碼發去求助短信。原龍嶺鎮武裝部部長劉慶明當即回電:“李師傅,您別急,一會兒有人上門找您了解情況。”很快,方斌找到李凡了解詳情,在方斌和區人武部工作人員共同努力下,李凡討回了工錢。

為讓軍人軍屬在依法維權時少跑腿,南康區在18個鄉鎮、292個行政村設置法律援助服務工作站(點)。在此基礎上,南康區軍地創新工作機制,探索司法行政人員、專業律師、退役軍人志願者“三位一體”服務模式,在行政層面、法律層面和服務層面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協調區司法局,分片包干派員進駐法律援助服務工作站(點)﹔與南康區各大律師事務所開展共建,鼓勵專業律師以公益為主、購買服務為輔的方式參與進來﹔在該區退役軍人協會中發起號召,吸納工作經驗豐富、懂法律知識的退役軍人,在各自居住的鄉鎮街道法律援助站(點)擔任志願者,為有需求的軍人軍屬和退役軍人提供心理疏導等服務。

慰烈氛圍越來越濃

又到“八一”,記者來到九江市愛國擁軍促進會,仍然沒找到副會長徐金前。一問同事,得知他早早動身前往烈士孫平珂家中。

徐金前是一名退役老兵,對軍烈屬有深厚的感情。“徐副會長有一本寶貝圖冊,不管到哪都隨身帶著。”周圍的會員告訴記者,徐金前有一個題有“為人民服務”字樣的軍綠色挎包,裡面裝有一本烈屬名冊。每走訪一名需要幫助的軍烈屬,徐金前就將他的姓名、家庭狀況等信息記錄下來。“當時只是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其中的任何一個人。”徐金前告訴記者,記在本子上的軍烈屬最多時有200多人。每年“八一”,他都會按照名冊上門走訪。

一本烈屬名冊,成為徐金前30多年擁軍生涯的重要見証。在他的號召下,九江市愛國擁軍促進會成員積極投身軍烈屬關愛行動。夏明翰烈士女兒夏芸、甘志一烈士母親陳柳英、江西鄱陽“最美軍嫂”張秀桃……一個個記在紙上的名字,成了促進會的擁軍路標。為了讓更多軍烈屬感受到溫暖和關懷,2020年春節開始,九江市軍地開展“替烈士看爹娘,為烈屬辦實事”活動。“查媽媽,我們替您兒子來看您了……”7月下旬,九江市愛國擁軍促進會志願者如約來到都昌縣光榮院,看望慰問革命烈士江友良的母親查喜鳳,為她送去鮮花和慰問金。“這麼多年了,一直有人記得我的兒子,逢年過節就來看我,我感覺很溫暖。”臨別時,查喜鳳老人拉著志願者的手動情地說。

記者從江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了解到,他們對全省4萬余名烈屬信息進行了登記,在全省推開“百縣書記、縣長走訪烈屬”和“替烈士看爹娘、為烈屬辦實事”活動,先后有2萬多名退役軍人志願者、186個社會組織、2800多家企業參與到關愛烈屬行動中來。如今,每年“八一”,江西省各級黨委政府領導都會按照烈屬名冊,帶頭走訪烈士家屬,對生活困難的烈士家庭建立1名黨政領導、1名轄區干部、1名退役軍人服務專干(志願者)的“三對一”幫扶聯系機制,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這個“八一”,九江市還探索“擁軍郵路”新模式,600多名郵遞員定點聯系,讓烈屬足不出戶享受便捷郵政服務﹔南昌市組織醫療小分隊,走進烈屬家中開展義診活動,免費為烈屬體檢、發放常用藥物﹔新干縣軍地聯合組織百名老兵無償獻血活動,以實際行動向烈士致敬……江西省的慰烈氛圍,正越來越濃。(姜睿寰 郭冬明 張富華)

(責編:陳羽、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