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把愛國擁軍的種子播向孩子心田

——全軍各部隊與駐地中小學深入開展全民國防教育活動

2023年09月16日08:31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供  圖:李  東、徐  偉、朱海濤、馬子安

供 圖:李 東、徐 偉、朱海濤、馬子安

第77集團軍某旅與駐地學校共同組織全民國防教育活動,學生們說——

“長大后,我也要保家衛國”

第23個全民國防教育日來臨之際,西北高原某市實驗小學師生迎來一位熟悉的客人——第77集團軍某旅干部何健東。

“受單位指派,我擔任了國防教育校外輔導員一職。”初見何健東,他身著筆挺的軍裝,系著一條鮮艷的紅領巾。他告訴記者,6年來,除休假、部隊演訓及學校寒暑假之外,他定期到校為學生上國防教育課。

走進熟悉的校園,來到五年級某班課堂,何健東很快便被學生們簇擁在中間。“何老師你看,這是我畫的畫。以后有機會,我也想去天安門看升國旗。”說著,一名女生舉起一幅蠟筆畫,畫面是她想象中的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何健東說,“作為上級表彰的‘群眾工作模范團’的一員,在孩子們心中播下愛國、愛黨、愛軍的種子,是我應盡的責任。”

這堂愛國主義教育課上,何健東以漫畫圖片展的形式,給學生們講述了我國航天事業從一窮二白到迎頭趕上,再到圓夢太空的光輝歷程。

“飛船能飛多高”“我們以后有沒有機會成為航天員”……課堂上,學生們圍著何健東,你一言我一語地發問,何健東認真解答每個孩子提出的問題,並趁熱打鐵鼓勵他們:“隻要大家努力學習、強健體魄,未來都有機會成為航天員,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以前不知道該如何開展國防教育,總習慣用給戰士上教育課的方式授課。”何健東告訴記者,隨著近年來國家不斷深化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他不斷豐富授課內容,採用動漫、音樂、短視頻、情景劇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授課,讓國防教育“出新”更“走心”。

在教室后牆的黑板上,一幅中國地圖上密密麻麻貼滿了便箋。“我想成為科學家,為國家發明好多更厲害的東西”“長大后,我也要保家衛國”“我想成為火車司機,以后讓我們村子裡的小朋友也能坐著火車去北京”……每一張便箋上,都寫著學生們的理想和願望。這一個個小小的願望,勾勒出一個五彩斑斕的未來中國。

“這便是在青少年中開展國防教育的意義——讓孩子們從小建立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深厚情感,立起強國強軍的責任擔當。”何健東告訴記者,擔任國防教育輔導員,他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充分發揮軍隊在全民國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飽含著黨和人民對軍隊的信任,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職責。”

依托軍營開放日組織中小學生走進部隊體驗生活,利用家長會時機開展親子互動國防教育,舉辦寒暑假少年軍校活動,為學校培訓國旗班,承擔軍訓任務……何健東告訴記者,這些年,他所在旅不斷拓展全民國防教育的深度和廣度,先后與駐地10余家中小學校建立共建關系,受邀派出官兵擔任國防教育校外輔導員。

何健東的戰友張妍妍自去年起,成為某鎮中心小學校外輔導員。在與孩子們朝夕相處中,她發現不少學生都會唱一種名為“勒”的當地民歌。為讓駐地群眾也接受國防教育,她將教育內容寫入歌詞,創作出10余首“紅色勒”。

“紅旗飄映彩虹,好兒郎迎著朝陽向前沖。”採訪中,該校六年級學生央金拉措唱起其中一首“紅色勒”。她說:“這些年來,家鄉變得越來越好,祖國也越來越強大。我一定努力學習,長大后報效祖國、建設家鄉。”

“新時代中國夢,共產黨的教導記心中……”伴著悠揚動聽的旋律,這堂國防教育課在學生們的歌聲中落下帷幕。窗外,陽光洒遍巍巍群山,映照在一張張朝氣蓬勃的臉龐上。(張磊峰、李佳豪、劉彥宏)

火箭軍某部官兵與駐地小學學生共同舉行升旗儀式,孩子們說——

“長大后,我也要當解放軍”

西北高原,秋風正勁。

天還未亮,火箭軍某部班長柴正旭便早早起床,穿上禮服,站在軍容鏡前認真整理著裝……今天,他將作為升旗手,與幾名戰友一起前往駐地某小學,與學生們共同舉行升旗儀式。

幾年前,柴正旭第一次到該校執行升旗任務。孩子們天真可愛的笑臉,讓他明白了這項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在他看來,庄嚴的升旗儀式,無形中將愛國的種子播撒到孩子們心中。

這天,該校小學一年級學生馮琳洛也早早穿好校服,戴上紅領巾,小心翼翼地將自己親手制作的一朵朵小紅花放進書包。升旗儀式結束后,她要將這些小紅花送給敬愛的解放軍叔叔。

馮琳洛的爸爸也是一名軍人,作為軍娃,她從小便對解放軍充滿敬意和熱愛。

“出發!”車廂內,柴正旭耐心地為首次擔負升旗任務的其他戰士詳細講解注意事項。

“快看,快看,解放軍叔叔來啦!”車輛緩緩駛入校門,孩子們一見,紛紛發出歡呼聲。

一名拿著火箭積木模型的學生,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這名學生叫雷果兒,也是一名軍娃,學習之余很喜歡玩模型、拼戰車。

“女兒像他爸,喜歡看軍旅題材影視劇。”雷果兒的媽媽說,雷果兒喜歡看爸爸穿軍裝的樣子,也希望爸爸能在家多陪陪她。這一次,近距離注視解放軍叔叔手擎國旗、步履鏗鏘入場,雷果兒對爸爸堅守戰位的意義有了新的理解。

7時許,陽光洒滿校園。執行升旗任務的官兵昂首挺胸,踢著正步走向升旗台。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官兵將鮮艷的五星紅旗緩緩升起。孩子們面向國旗,注目、敬禮。

記者了解到,該部長期大力開展“走進校園,迎入軍營”國防教育活動,定期到駐地學校舉行升旗儀式,制作發放國防教育宣講手冊、為學校捐贈紅色書籍﹔每年遴選基層訓練骨干組成教官班,前往學校為孩子們開展軍訓﹔定期組織“軍營開放日”活動,邀請駐地學校師生走進軍營,觀摩軍味濃郁的訓練課目。

“長大后,我也要當解放軍!”升旗儀式結束后,孩子們又聽柴正旭深情講起革命傳統故事。大家聽得津津有味,對未來有了更多期許和憧憬。

愛國擁軍的種子,正在孩子們心裡生根發芽……(任增榮、岳小林)

海軍某總站組織全民國防教育系列活動

軍地聯教培塑國防意識

“面對敵人的食物誘惑,年幼的‘小金子’堅決不吃……”近日,海軍某總站官兵走進駐地小學,為學生們講述抗日小英雄寧死不屈的紅色故事。這是該總站積極組織全民國防教育系列活動的一個場景。

“居安思危危自小,有備無患患可除。全民國防教育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全民國防意識的重要抓手。”該總站領導介紹,青少年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他們注重發揮部隊在全民國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採取多種方法引導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熏陶。

為推動國防教育取得扎實成效,該總站針對青少年群體特點,推出“國防教育大禮包”:遴選優秀國防教育教員,打造精品課程,收集整理不同時期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跡,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組織軍體拳、軍體格斗術等軍事技能教學,激發學生的血性膽氣﹔選派優秀官兵代表,結合自身經歷登台講述強軍故事,增強學生的國防意識和愛軍情懷。

“大漠戈壁,我們剛剛完成任務准備撤收。突然,大風裹著沙塵來襲。為保護好裝備,官兵們手挽手迎戰風沙,沒有一人退縮……”課堂上,某型裝備戰位長動情講述自己的任務經歷,在場師生深受觸動。

一堂國防教育課,就是一次理想信念的播種。聆聽官兵代表的深情講述,該校學生徐藝瀚說:“我爸爸也是一名軍人。以前我總埋怨他沒時間陪我,現在我才意識到他的付出和不易。我一定好好學習,長大后接過爸爸手中的槍,守好祖國的每一寸國土。”隨著活動逐漸深入,學生們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的觀念更加牢固。

凝心聚力固國防,持之以恆見實效。該總站領導介紹,下一步,他們將充分利用部隊國防教育資源優勢,積極創新國防教育方式方法,推動全民國防教育繼續走深走實。(張錚、黃興)

(責編:彭曉玲、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