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人民軍醫的“精神密碼”
解放軍總醫院醫護人員在該院軍史長廊參觀學習。岳一喆攝
一位正在住院的老兵給醫護人員講述革命故事。郭陽虎攝
絕對忠誠,人民軍醫的命脈靈魂
一名合格的人民軍醫是什麼樣子?
走進解放軍總醫院院史館,刻在牆壁上的8個金色大字,為我們提供了答案:“忠誠、敬業、厚德、創新。”
在解放軍總醫院黨委一班人心中,忠誠,是解放軍總醫院醫護人員需要時刻對標的第一行動准則。
站在強軍故事會舞台上,一次次回望百歲軍醫蘇鴻熙的傳奇歲月,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麻醉科副主任醫師吳曉東熱淚盈眶。
98歲的蘇老用左手托舉起顫巍巍的右手,握拳起誓。時隔56年,這位歷經無數風雨的名醫大家終於實現了自己畢生的夙願,加入中國共產黨。
“一心向黨、一生許黨、一切為黨”,是蘇鴻熙一生的寫照。當年,蘇鴻熙跨越山海,輾轉萬裡,放棄國外優厚待遇回到祖國,為國內心外科的創立和發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貢獻。時光飛逝,35歲的吳曉東借著舞台上的情景再現,再度走近這位百歲軍醫的忠誠與赤忱。
“年輕醫生的動力,源於老一輩的言傳身教。醫學本身就是一個需要傳承的學科,我們一次次在這樣的感動中修正人生航向。”吳曉東說。
走進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病房,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張智健,全神貫注地操作呼吸機,查看患者各項身體指標。在他看來,日復一日地守護患者生命,就是對忠誠的傳承與踐行。
在張智健的帶動下,該科每名醫護人員都有個習慣——不論什麼時候,隻要搶救患者需要,都會及時趕回工作崗位。
“聽令景從,不講條件,不打折扣。”解放軍總醫院胸外科專家初向陽說,這是總醫院一線醫護人員的信條,更是他們在關鍵時刻如一的選擇。
8月下旬,小井紅軍醫院舊址,站在“人民軍醫出發的地方”,聆聽著英模軍醫的故事,解放軍總醫院醫療保障中心遠程醫學科主任張梅奎,感受到身邊一脈相承的“精神密碼”,仍在熠熠閃光。
記者了解到,在醫療保障中心舉辦的“老專家講傳統”活動中,既向歷史傳統沉潛,又向精神深處開掘,吸引許多青年醫務人員參與其中、接受教育。
“強固忠誠底色,是弘揚優良傳統的第一抓手。”解放軍總醫院領導說,“總醫院的優良傳統,與我黨我軍的光榮歷史一脈相承,鐫刻著一代代總醫院人的鐵血忠誠和使命擔當。”
向戰為兵,人民軍醫首先是軍人
穿上白大褂走進病房,穿梭在急診科忙碌的救治一線﹔換上迷彩服,奔赴演訓場投身野戰救護……聊起這一場景轉換,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軍人護士長孫瑩深有感觸地說:“一名人民軍醫,首先是一名軍人。”
在衛勤戰線,孫瑩從許多先輩名醫大家的身上讀懂了人民軍醫應有的樣子——
白發蒼蒼的牟善初教授,年過九旬仍通過可視就診系統遠程指導學生,為基層官兵查體診療﹔任務來臨,78歲的盧世璧院士毫不猶豫地奔向抗震一線,守護著一位位傷病員的安康﹔“一代名師”盛志勇院士從零開始白手起家,用畢生心血和智慧引領中國燒傷外科學走向世界前沿……
“要敢於擔當,也要為戰而醫,確保拉得出、上得去、救得下、治得好。”伴隨著強軍興軍的時代浪潮,解放軍總醫院作為戰略衛勤保障力量的使命任務也在不斷拓展、更新。
解放軍總醫院領導告訴記者,篳路藍縷的革命年代,衛勤保障一直是人民軍隊戰斗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走進新時代,姓軍為戰是銘刻在每一名醫護人員身上不可磨滅的“榮譽印記”。
戰斗歲月中錘煉的意志傳承至今,成為解放軍總醫院保障人民軍隊邁向勝利的“精神密碼”。
“在向戰為兵這一優良傳統指引下,我們通過統籌平時與戰時保障需求、國家和軍隊政策制度運用、學科、人才、技術、平台等資源要素管理,體系協調持續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近年來,解放軍總醫院各診療單位的建設發展,見証了該院黨委的深刻考量。
在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走邊防、上島礁、下基層”早已成為醫護人員傳承紅色基因、竭誠為軍服務的行動自覺。他們先后組織100余次專家醫療隊,赴南沙各島礁巡診,把優質醫療服務送到南海最前沿,護佑著駐島官兵和家屬的生命健康。
基層官兵的需求在哪裡,為軍服務就延伸到哪裡。日前,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口腔科專家醫療隊跨越5600余公裡來到某邊防團,開展“口腔健康下基層”邊防行活動,醫療隊員發揚“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官兵”優良傳統,克服4500多米高海拔帶來的強烈高原反應,片刻未歇就投入緊張的診療工作中。
首都北京,京東、京南、京西、京北、京中等醫療區,積極組織醫療保障練兵比武,定期面向基層開展義診活動。“作為軍隊醫院,我們的戰斗力就體現在醫療質量,我們也始終在為了這個方向努力。”解放軍總醫院領導說。
生命至上,以大愛無疆護佑患者健康
2020年2月18日,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感染病醫學部主任王福生院士,在《柳葉刀》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新冠肺炎病理穿刺的論文,引起國內外醫療同行強烈關注。
這篇論文,為軍地醫務人員優化治療方案指明了一個方向。此后3年時間,這篇論文在全球被多次引用。
王福生仍然記得為了完成這次病理研究,他抱著怎樣的決心走入手術室。面對未知的感染風險,王福生沒有絲毫退縮和猶豫。
意志的堅定源於精神的激勵。我國著名傳染病學專家陳菊梅教授,與可怕的傳染病纏斗了70年。為了不影響科研進程,她主動摘掉扁桃體、割掉闌尾等易引發炎症的器官,47歲時更是忍痛把滿口牙齒全部拔光……陳菊梅教授鋼鐵般的意志成為激勵王福生不斷向前的力量源泉。
“堅持精益求精看病行醫,永不滿足挑戰自我,為了生命拼盡一切……”今天在解放軍總醫院救治一線,這是醫護人員秉持的信條。
連日來,解放軍總醫院醫護人員在一次次重溫艱難歲月、回望先輩足跡的過程中,一次次學習、了解前輩們的故事,進一步明確了前行的方向。
敢於與死神“掰手腕”,病人才有生的希望。在離死亡最近的ICU戰場,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重症醫學科主任周飛虎,一次次將生命垂危的重症患者從死神手裡拉回來。
一位車禍多發傷青年患者,術后轉入ICU,生命垂危。周飛虎聞訊深夜從家中趕來救治,患者病情錯綜復雜,先后經歷3次氣管插管,周飛虎守在病房,在蛛絲馬跡中找到症結,及時精准調整用藥。經過他和同事們積極努力,這位青年幸運脫險。
生命相托,永不言棄。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肝病醫學部副主任醫師朱震宇還記得,剛剛走上臨床一線時,在黃志強院士身上學到一名人民軍醫最本真的模樣:“開別人不敢開的刀,治別人不能治的病。”
那年,一名年僅8歲的小患者,因為膽道的先天疾病前往解放軍總醫院治療。在此之前,他已經前后進行了六七次手術。直到來到這裡,已年過八旬的黃志強院士親自操刀,為他進行了一場長達10小時的手術。
手術過后,黃院士每天都要去病房看望患者、觀察術后情況,甚至親自為孩子換藥。在黃院士身上,朱震宇看到了一名醫者最純粹的初心、對患者的關愛、對生命的敬重,自己也在向著這個目標不懈前行。
2020年,朱震宇前往青藏高原提供醫療幫扶。海拔3500多米,朱震宇連續站立了近8小時,為一名泡型包虫病患者進行手術。手術完成那一刻,他渾身是汗、近乎虛脫,連站都站不穩。
“優良傳統是根基。沒有根基,一切發展和建設都是空談。”曾經,王福生經常看到前輩陳菊梅教授,兢兢業業戰斗在臨床一線的身影。如今,他也成了老專家,開始將生命至上的信念傳遞給更多年輕醫務人員。
勇攀高峰,以科學求實態度開拓創新
在沒有心臟超聲的年代,黃大顯教授倚靠豐富的臨床經驗,僅憑一雙手就能摸出患者的心界位置,做出幾近准確的判斷。
曾經跟隨在黃大顯等前輩醫者的身邊,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內分泌科主任母義明,對老專家精湛的技術贊不絕口。
“以陳景雲、朱盛修、盧世璧等老專家為代表的一大批總醫院骨科人,瞄准前沿,持續探索難題,使學科實力保持了領先優勢。”骨科醫學部主任唐佩福感慨地說,“老一輩留下的傳承和積澱,讓我們這些后輩有底氣、有信心!”
在骨科醫學部,4任學科帶頭人先后榮獲5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醫學部成立以來,成功開展世界首例利用5G技術遠程指導機器人全髖關節置換,完成了首例國產機器人輔助關節置換手術……一系列疑難復雜手術,載入解放軍總醫院科研攻關史冊。
代代傳承的還有戰創傷醫學。在研究生導師、著名戰創傷外科專家盛志勇院士的指導和鼓勵下,醫學創新研究部付小兵院士將戰創傷研究作為一生為之奮斗的事業,在國內率先開展以生長因子為代表的高新生物技術治療戰創燒傷的研究,開展了國際首例汗腺再生手術,解決了大面積燒傷后汗腺再生的難題,被國際上評價為“裡程碑式的研究”。
今天在解放軍總醫院,一系列技術領域的突破,如雨后春筍——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部完成14例肺移植手術,心血管病醫學部開展新型覆膜支架系統治療,肝膽胰外科醫學部、泌尿外科醫學部使用5G超遠程機器人實施手術,腫瘤醫學部內鏡中心開診……
“很榮幸,我們見証了總醫院技術創新和發展的過程。”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呼吸與危重症醫學部主任解立新說,“未來任重道遠,我們還需要開展新業務、開拓新領域、學習新技術,對標最前沿的技術水平不懈攀登。”
無私奉獻,永葆新時代人民軍醫好樣子
中秋節前夕,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心內科護士長李海燕,像往年一樣收到了“老朋友”發來的微信祝福。
在幾十年的護理生涯中,李海燕救治的患者不計其數,許多人與這位和藹可親的護士長大姐保持著朋友一般的聯系。在李海燕心中,為這些曾經生命垂危的患者提供無私而真摯的幫助,是她作為一名白衣天使神聖職責。
無私奉獻、高尚品德,是新時代解放軍總醫院醫護人員的精神標杆。
建院初期,解放軍總醫院老前輩拋家舍業、義無反顧投身到創業的火熱實踐中,科室缺什麼就從家裡拿什麼,患者沒有錢就接到家裡照料吃住,在樓道開辦“走廊大學”,在家裡辦起外語學校……
解放軍總醫院婦產科創始人、“黨的女兒”葉惠方,終身獻給醫學事業救人無數,在生命最后一刻將遺體捐獻用於醫學研究﹔嘔心瀝血育人,將醫術毫無保留傳授給學生,退休之后仍義務講授英語分文不取……傾心奉獻,是她生命的主旋律﹔大愛無私,是她人生的幸福觀。
“為了生命拼盡一切,為了患者舍得一切,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婦產科護士長李江華說,“她的品格像永恆不滅的燈塔,指引著我們不斷前行。”
在傳承弘揚優良傳統活動中,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組織評選“華益慰式的好醫生”。“華老處處為患者精打細算,盡最大努力為患者減輕經濟負擔。”兒科醫學部主任周輝霞表示,華老是永遠學習的榜樣。
賡續血脈、薪火相傳。新時代的解放軍總醫院人正接過前輩的火炬,肩負起新的歷史使命,不斷續寫新的篇章。(張奎 陳小菁 楊悅 張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