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活動提升鑄魂育人質效

明亮的學術報告廳裡,一位老人被學員攙扶著走上講台……日前,海軍士官學校舉辦的“脊梁文化大講堂”活動中,學員們迎來一位特殊的“教員”——92歲的抗美援朝老兵艾滋富。
活動現場,老兵深情講述著自己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經歷,生動描繪出一個個震撼人心的戰斗場面。台下不少學員聽著老兵的講述,紅了眼眶。
授課結束后,學員們紛紛走上台,圍在老兵身旁熱烈地交流。
“老班長,我想向您請教,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像您一樣英勇善戰的好兵?”學員趙海均問。
“一名好兵,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我們當兵的目的就是為了保家衛國,腦子得時刻圍著打仗轉。”
趙海均激動地點點頭,說:“老班長,在您那個艱苦的年代,都能夠打敗敵人。如今,我們的武器裝備更加先進,無論敵人從哪裡來犯,我們都有信心、有能力戰勝他們!”
離別前,老兵盡管身體不便,但依舊挺起身子向年輕的學員們敬了一個軍禮,目光中飽含深情。
“對官兵來說,英雄的故事不僅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更是一種使命的傳承。這種教育,對於學員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具有重要意義。”該校領導介紹,近年來,他們結合部隊工作實際,找准節日、紀念日,通過儀式教育、比武競賽、文藝活動等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鑄魂育人活動,讓理想信念在官兵內心深處鑄牢。
今年的中國航海日,學校組織了“司南杯”航海日知識競賽。競賽內容涵蓋航海歷史、航海技術、海洋地理、海洋法規和海軍發展成就等多項內容。並非航海專業的學員魯路遠也踴躍報名,因為在他心裡一直都有一個夢想:同軍艦一道走向遠海大洋。
那段時間,他不僅在課余時間潛心學習航海知識,還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文化講堂、航海論壇等活動。比賽那天,面對眾多航海專業參賽者,魯路遠沉著冷靜,專注作答,最終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
不同專業的學員通過活動搭建的競賽平台走到一起,通過以賽促學豐富了知識結構、開闊了視野,推動越來越多的學員能力結構由“一域一專”向“多域多能”拓展。如今,像魯路遠這樣“一專多能”的復合型軍士在該校不斷涌現。(倪帥 江昭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