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英國軍備建設問題不斷

2024年02月19日09:33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據外媒報道,原計劃2月4日啟程參加北約演習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在啟程前最后一刻發現嚴重機械故障,英國海軍不得不“臨陣換艦”。這是英國海軍繼1月下旬兩艘軍艦在中東相撞后的又一尷尬事件。分析人士認為,英國軍備建設問題不斷,與該國防務戰略“定力不足”及唯美國馬首是瞻的防務姿態密切相關。

防務戰略幾度變更

報道稱,自“脫歐”以來,英國防務戰略經歷多次調整。2016年“脫歐”進程步入倒計時,英國宣布調整防務重心。陸軍主要推進新型戰斗群建設,其中,適應快速機動作戰的輕型裝甲、火炮和特戰力量成為發展重點。海軍斥巨資打造兩艘航母,並計劃擴大艦艇規模,效仿美軍組建航母打擊群。空軍繼續融入北約部隊,加快“鷂”式戰斗機替換工作,大規模引進F-35戰斗機。

2019年底,約翰遜政府決定重新審定防務政策,認為航母項目是“一場鬧劇”,陸軍大規模換裝計劃無效且燒錢,應更多關注海外影響,包括印太等潛在利益區。此次審定打亂了英國防務政策節奏,加之隨后沖擊整個歐洲的疫情,英軍放緩轉型步伐,資金投入明顯縮水。盡管如此,英國還是啟動航母在印太地區的部署計劃,推行所謂“全球存在”戰略。

2021年正式“脫歐”后,英國一度在防務政策走向上陷入迷茫。“鷹派”支持擴大戰略自主投入,強化在美支援下應對局部沖突和海外維權等“混合戰爭”能力,加快戰略武器和新式裝備列裝。“鴿派”則呼吁以歐洲為中心,在北約框架下提升軍力,並重視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

2022年的東歐局部沖突,再次倒逼英國調整國防戰略。英國政府開始對安全威脅進行重新界定,將大國間沖突乃至全球戰爭的應對預案擺上案頭。軍火庫告急、軍工產能低下、常規兵力不足等問題逐漸顯現。在此情勢下,英國發布“競爭時代的全球英國——安全、國防、發展與外交政策的整體評估”的報告,宣布進入全新戰略規劃和實施階段。

近期,英國國防大臣沙普斯宣稱,未來5年,英軍必須為更多戰爭做好准備,包括與大國的軍事對抗。同期,英國國防部還發布新版“科技戰略”。外媒稱,在不到10年時間裡,英國防務戰略數次調整,指導方針搖擺不定,一定程度上導致軍備建設屢現窘況。

軍備建設狀況頻出

報道稱,各種戰略的提出,更像是英國執政黨拉抬民意、贏得選舉的應景之作,並未考慮英軍實際情況,導致軍隊狀況頻出。比如,近期的紅海地區軍事行動,是英海軍32年來首次實戰開火,可謂高調“亮劍”,卻連續出糗。英海軍“奇丁福爾德”號獵雷艦在巴林附近執行任務期間,與另一艘“班戈”號軍艦發生相撞,造成后者艦體嚴重受損,被迫退出整個行動。另一艘部署至該海域的“金剛”號驅逐艦,被曝由於缺乏必要的導彈,不具備向陸地目標開火的能力。中東國家媒體稱,參與此次行動的英海軍艦艇本就數量不多,且在作戰區外圍保持安全距離,“此次自傷行為,也許表明英國海軍正創造條件撤離。”

可以說,在紅海的尷尬局面,是英國軍備建設窘態的一個縮影。之前,兩艘剛完成升級改造的23型護衛艦不得不退役,原因是水兵數量不足。英軍現役“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因維持費用高且故障多發,編隊資源短缺等問題,已淪為同級艦“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的零件提供者。后者近期在英格蘭海岸拋錨,不得不取消原定赴中東海域針對也門胡塞武裝的作戰行動。

英國陸軍參謀長桑德斯表示,陸軍兵員缺口在兩萬左右,歷經近10年的轉型調整,原重型裝甲兵器已基本退出歷史舞台,現有戰斗群無法應對大規模平原作戰。外媒還曝光,英國軍工綜合體已喪失包括“挑戰者-2”坦克在內的主戰裝備生產能力。英國空軍除飛行員緊缺外,多國聯合研制的新一代戰機項目遙遙無期,購自美國的F-35戰斗機配裝進度低於預期,且英國本國軍工並不具備維護資質。另外,英國在防空反導方面也過度依賴盟國。

跟隨美國亦步亦趨

軍備建設飽受詬病的英國,在防務戰略方面一直奉行“唯美是從”理念,無論是紅海地區的軍事行動,還是北約兵力布勢的諸多舉措,都活躍著英國的身影,可謂美國的鐵杆追隨者。

近期,英國又加快推進“核武擴張”,計劃將核彈頭由180枚增至260枚,並同意美國在其軍事基地部署戰術核武器﹔同時,計劃用4艘無畏級核潛艇替換前衛級核潛艇。這與美軍核武現代化理念,以及在全球特別是盟友國家中推行的“核延伸威懾”“核保護傘”策略相呼應。

英軍還宣布在現有規模基礎上,繼續派遣航母編隊赴印太地區與美國海軍實施多航母聯合演練,高調迎合美國“印太戰略”和“印太北約化”相關論調。此前,英國海軍已在該地區常駐兩艘護衛艦,協同美海軍開展地區巡航行動。英國一味追隨美國,最終可能得不償失。(劉磊娜)

(責編:陳羽、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