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軍營觀察丨聚焦“關鍵少數” 建強中堅力量

2024年05月30日09:07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近日,武警上海總隊舉行晉銜儀式。宣讀完命令,3名身著禮服的中校警官整齊列隊,邁著鏗鏘步伐走上前台,從領導手中接過命令狀。

現場,掌聲響起,晉銜警官的家屬手捧鮮花步入會場,親手為丈夫佩戴嶄新的上校警銜,一同分享這份榮光。

隨后,在溫馨融洽的氛圍中,該總隊政治工作部領導與晉銜警官及家屬集體座談,傾聽他們的心聲,為他們解疑釋惑,並將《廉政倡議書》發放到每名家屬手中。

既給予激勵鼓舞干勁,也及時提醒強固初心。這場座談會,是該總隊做好中校以上領導干部和機關人員經常性思想工作的一個縮影。

春日浦江,風清景明。在“鐵心向黨鑄忠誠,同心奮進擔使命”深化教育實踐活動展開之際,記者來到武警上海總隊調研走訪,觀察他們如何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經常性思想工作,不斷夯實基層建設發展根基。

武警上海總隊執勤第三支隊開展“新時代奮斗觀”大討論。王新桐 攝

經常性思想工作需要關注“易被忽視的少數”

一次,該總隊組織中校以上領導干部和機關人員思想狀況問卷調查,收上來的答卷中,“存在問題”一欄基本被“留白”。

這個群體是不是真的沒有思想困惑?沒過多久,一名中校教導員因違反工作紀律,受到組織處理,不僅個人發展受挫,單位建設也因此蒙上陰影。

“如果能夠准確掌握他的‘活思想’,及時靠上去糾偏正向,就可能挽救這名同志。”痛定思痛,該總隊黨委找出症結所在:長期以來,各級習慣把經常性思想工作重點放在基層普通官兵這個“絕大多數”身上,而中校以上領導干部和總隊機關人員往往成為“易被忽視的少數”。

領導干部是部隊建設的中堅力量,機關人員擔負抓建基層職責,做好這個群體經常性思想工作十分重要。記者採訪該總隊某支隊支隊長時,他剛剛帶領部隊完成駐訓任務返回營區。短短半個多小時的座談中,他多次看時間,解釋說:“明天要帶隊參加一項重大任務,待會兒還得檢查部隊准備情況。”

肩上有重擔,身后是官兵。這名支隊長告訴記者,這些年,隨著部隊改革轉型、實戰化練兵深入推進,各方面工作越來越繁重,領導干部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責任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思想壓力也與日俱增。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三更燈火五更雞。”該總隊訓練處劉參謀說,當下,很多工作需要奮力攻堅,大家思想的弦繃得很緊,難免出現緊張焦慮情緒。

相比繁重的日常工作,讓該總隊保衛處趙干事深感焦慮的是強烈的本領恐慌。他先后5次轉崗,經歷過軍政主官換崗,前不久又調入總隊機關工作。雖然在之前崗位上都交出滿意答卷,但面對一張新考卷,趙干事坦言“知識恐慌、本領恐慌始終如影隨形”。

採訪中,該總隊一名支隊主官談道,與普通官兵相比,領導干部在工作中經常要面對各種復雜情況,拍板重大事項擔心決策失誤,解決棘手問題擔心矛盾激化,鐵腕執紀問責擔心不被理解,時常處於“想為又難為,難為還得為”的矛盾糾結中。

“近年來,干部交流任職力度不斷加大,工作與家庭,成為一塊難以平衡的‘蹺蹺板’。”採訪中,一名與妻子兩地分居的支隊領導告訴記者,之前,他與愛人相親相愛,幾乎沒有紅過臉。但是這幾年,他工作變動快、照顧家庭少,家裡老老少少、裡裡外外全靠愛人操持,極易引發愛人的情緒波動,視頻中愛人笑容的多與少,也成為他現實思想的一張“晴雨表”。

繁重任務導致的精神疲憊、家庭問題產生的思想壓力……在該總隊黨委看來,這個群體雖然政治成熟、抗壓力強,但在名與利、得與失、公與私等問題上有時容易產生思想偏差,各級黨組織對他們的思想問題必須做在經常、務求主動。

點亮心中“不滅的燈”,打開心頭“緊鎖的門”

上海市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去年底,該總隊黨委班子調整后,黨委中心組帶機關理論學習參觀見學的第一站就是這裡。

跟隨講解員的講述,大家認真聽講解、看展陳,駐足凝視,追思先輩的足跡,感悟信仰的崇高,用革命精神砥礪初心使命。

經常性思想工作,是在人的頭腦裡搞建設,離不開強有力的思想引領。該總隊政治工作部領導介紹,他們每個月圍繞一個主題,組織一次理論輔導、研討交流和參觀見學活動,抓實理論武裝,加強思想鍛造,讓心中“不滅的燈”照亮奮進之路。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必先參與經常性教育活動。前不久,一場主題為“我的新時代奮斗觀”的軍營故事會火熱開講,該總隊某支隊政治工作處主任佩戴獎章走上講台,深情講述他的奮斗故事,引起官兵強烈共鳴。

備課授課、教學相長,往往也能起到思想鍛造的效果。翻開該總隊《中校以上領導干部示范領學措施》,記者看到,“每年運用自身學習成果至少為部隊開展一次宣講輔導或一次專題黨課”等內容被重點標注。去年以來,該總隊30余名中校以上領導干部和機關人員走上講台,為部隊開展“浦江春雨”微課宣講。

今年初,該總隊黨委深入總結部隊在各個歷史時期孕育、積澱形成的特色優良傳統,鮮明提出新時代“霓虹燈下的哨兵”10種精神內涵,並要求中校以上領導干部帶頭忠實踐行優良傳統,把穩思想之舵,高揚奮進之帆。

既正向引領,也“靶向”糾偏。自2022年起,該總隊深入開展“弘揚正能量、引領新風尚”活動,以中校以上領導干部和機關人員為重點,通過開展思想辨析、榜樣對話等活動,大力糾治隻講生活情調不講家國情懷、隻有前途擔憂沒有責任擔當、隻要組織照顧不要組織紀律和偏離戰斗力標准抓工作等問題,持續營造主旋律昂揚、正能量充盈的濃厚氛圍。

該總隊一名中校大隊長在營連級主官崗位上任職近10年,自認為對基層工作輕車熟路,工作精力有所分散,工作中接連出現失誤。“弘揚正能量、引領新風尚”活動中,一場場主題聚焦的報告會、故事會讓他思想受到觸動,他對照活動明確的整改“靶子”,以新時代“霓虹燈下的哨兵”精神內涵為“鏡子”,認真檢視剖析、反思提高,重新找回了努力奮進的精神狀態。去年,他帶領官兵屢創佳績,大隊獲評“四鐵”先進單位。

經常性思想工作是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隻有打開“心鎖”,才能解開“心結”。前不久,該總隊組織處一名干事與家屬因小事發生爭吵,一氣之下摔門而去。

領導知曉此事后,派該總隊組織處楊處長來到這名干事家裡,拉家常、問冷暖,耐心傾聽小兩口的心聲。在輕鬆活潑的氛圍中,這名干事也道出了平時壓在心裡的話。

不高興的事“悶”著,煩心話“憋”著,緊張焦慮情緒“壓”著……楊處長告訴記者,對於中校以上領導干部和機關人員來說,有了思想問題常常“礙於崗位面子”不想說、“力爭自我調節”不願說,打開他們的“心鎖”需要更加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

“尋找打開心門的把手,把堵在心口的‘石頭’搬出來。關鍵是讓他們敢於說真話、交真心、吐真情。”今年3月,該總隊著眼暢通民主渠道,依托強軍網搭建“網上提,馬上辦”服務平台,官兵無須實名注冊,便可留言反映情況。記者登錄平台看到,不到一個月時間訪問量達到8萬余次,仔細分析其中留言,不少問題來自領導干部和機關人員,通過活動大家切身感受到了組織關懷,干事創業的熱情和動力更足了。

緊盯“隨時發生變化”的“活思想”

前段時間,該總隊某支隊中校教導員的妻子劉晨接連收到兩個喜訊:一個是該支隊將丈夫榮立三等功的喜訊通知到她所在單位,另一個是他們終於分配到了心儀的公寓住房。

面對同事的道賀,看著精裝的新房,劉晨真切體驗到身為一名軍屬的榮耀。

劉晨告訴記者,以前,他們一家6口住在不到50平方米的公寓住房裡,加之丈夫平時工作很忙,有時連續幾周見不上一面,她也為此心生抱怨。如今,丈夫光榮立功,改善住房的問題也得到解決,她感受到來自部隊的關愛、身為軍屬的光榮。

“一些中校以上領導干部和機關人員,不少思想問題是由現實問題衍生出來的。”該總隊領導告訴記者,實踐中,他們堅持把解決思想問題和實際困難結合起來,既講好道理又辦好實事,讓經常性思想工作看得見、摸得著,有溫度、有實感。

經常性思想工作要直奔“活思想”,而思想之“活”就在於“隨時發生變化”。近年來,該總隊結合中校以上領導干部和機關人員思想行為特點,把經常性思想工作滲透到他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斷提升經常性思想工作的及時性和精准度——

把經常性思想工作與經常性管理工作相結合。探索建立部隊和家庭聯管機制,發動家屬參與其中,及時掌握他們個人婚戀、家庭變故、對外交往等情況,管住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掃除“兩個以外”管理盲區,讓動中抓建這盤棋動起來、活起來、實起來。

把經常性思想工作與常態化解難幫困相結合。每年開列“落實實事清單”,把慰問救濟有困難官兵納入巡視巡查范圍,全力解決官兵家屬就業、子女入學、看病就醫等現實問題,加速推進公寓住房改造“安居工程”,以組織關心關愛的溫度激發官兵干事創業的熱度。

把經常性思想工作與完善容錯糾錯機制相結合。2年前,該總隊一名干部因違反工作紀律,受到組織處理。“既然過去改變不了,那就用好成績重新証明自己。”事后,這名干部所在單位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容錯和糾錯並舉,加強對他的跟蹤教育和幫帶指導,激勵他振作精神干好事業。(朱寒 黃昆侖 馮來來)

(責編:陳羽、劉圓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