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新鞋”不能再走“老路”
陸軍某旅轉變抓訓組訓觀念破除訓練慣性思維

前段時間,陸軍某旅“制空獵手連”組織新型車載防空導彈武器系統操作考核,裝填專業某班何班長熟練運用新式遠程操縱裝置,一舉奪得專業第一名。
復盤總結會上,同為裝填專業的趙班長有些納悶。新裝備列裝以來,大家一同奮戰在訓練場,自己更是帶領全班人員從嚴從難、加班加點訓練,並且新裝備的操作步驟和自己的老專業差別不大,本以為勝券在握,沒想到被別人領先。
平時都在一起訓練,緣何成績相差這麼多?對此,“制空獵手連”鄭連長召集班排骨干進行討論剖析。有人認為,基礎不夠扎實,操作不夠熟練是主要原因﹔也有人提出,有沒有使用新式遠程操縱裝置才是形成差距的主要因素。原來,新式導彈裝填車同時配備了傳統操縱遙杆和新式遠程操縱裝置,新式裝置速度快、精度高,但操作難度大、風險高,而老式裝置操作簡單,上手快,用起來更穩妥。訓練中,大多數官兵為求穩妥,選擇了后者。
“如果新裝置有利於提升戰斗力,就應當勇於嘗試使用。”討論中,何班長坦言,自己一開始也和大家一樣,不習慣使用新式操縱裝置,怕一不小心弄壞了。訓練過程中,他曾撞壞兩根天線,一度產生自我懷疑。連隊干部得知后不但沒有怪他,反而鼓勵他大膽嘗試、積極探索。經過反復研究練習,他最終掌握了新裝置的操作要領,提高了訓練成績。
“新裝備訓練,不能‘穿新鞋走老路’。”鄭連長指出,雖然一開始何班長所在班使用新裝置進步較慢,成績不高,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鑽研,大家逐漸掌握了操作要領,成績也后來居上。
“一味因循守舊,與提升戰斗力的要求和標准背道而馳。”得知落后原因,趙班長很是服氣,“未來戰場瞬息萬變,我們的操作每快一秒,戰局勝算就增多一分,這次輸得不冤!”
燈越撥越亮,理越辨越明。這次考核經歷也讓該連黨支部受到啟發:必須糾正危不施訓、險不練兵思想,牢固樹立戰斗力標准,強化體系訓練,轉變抓訓組訓觀念。
隨后,他們組織官兵開展“新裝備操作大家談”“我為打贏獻一計”等活動,通過經常交流訓練心得體會,集智解難提升訓練質效。同時,針對新裝備信息化、自動化程度高的特點,他們專門組織強化訓練,幫助官兵盡快掌握新技能,最大程度發揮新裝備作戰效能。
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訓練,該連官兵能在實彈射擊訓練中熟練運用新裝置新技能,整體訓練成績明顯提升。(陳凱 周浩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