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集團軍某旅改進工作作風提升服務基層質效
你坦露心聲 我聞過則喜

“有困難,你會向誰傾訴?”
一次,第71集團軍某旅組織“坦露心聲”調研活動,摸排戰士思想狀況。面對這個問題,有的戰士選擇“私下找關系好的戰友”,或者選擇“不願傾訴”,選擇“懇談會上傾訴”的人數並不多。
對此,該旅宣傳科魯干事並不感到意外。
此前,機關在俱樂部組織了一次官兵懇談會,邀請各連主官一起參加,准備好好梳理研究大家在近期遇到的矛盾困難。可沒想到,懇談會氛圍並沒有預想中熱烈——台上干部滔滔不絕,台下官兵卻少有回應。
平時經常說“有困難找組織”,組織專門搭建了平台,為何大家“心裡有話口難開”?某連一次連務會上,韓指導員就這個話題同官兵交流談心。
“當面提困難建議,心裡真沒底!”交流中,二班熊班長率先道出了顧慮。此前有次懇談會,他提出幾條關於器材申領和証件辦理的建議,但是遲遲不見下文。過了一段時間,機關一名干事向連隊反饋,機關事務繁雜,平時有一套比較穩定成熟的運行體系,最好還是按程序來,不要隨意變動,還說“這個問題並未聽到其他連隊反映,要多想想自己工作做得是否到位”……
事后,有連隊干部專門提醒熊班長,向機關提意見要慎重、要“顧大局”。
“萬一真的因為提意見在機關那邊留下不好印象,影響連隊工作和個人形象,以后還怎麼成長進步?”說到這裡,熊班長有些無奈。
隨著討論深入,其他戰士也紛紛敞開心扉。有的擔心問題講多了得罪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感到機關和連隊事務都挺繁忙,自己那點事微不足道,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給組織添麻煩﹔還有的認為,問題就算反映上去可能也得不到關注,還不如干脆不說……
隨后,魯干事將各連了解的相關情況梳理匯總后上報,引起了旅領導高度重視。
“正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交班會上,一名旅領導剖析感到,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反映出個別機關干部政績觀錯位,不能聞過則喜,對一些批評建議聽不進去,經常將“流程”“慣例”當作不作為的擋箭牌﹔另一方面,是因為個別基層干部沒能正確引導官兵看待客觀存在的問題,覺得過多暴露問題是給集體抹黑、給機關添麻煩。這些思想行為,都會導致問題得不到及時發現和解決。
很快,旅黨委一班人研究決定,就開展調研、官兵懇談會等,向全體機關干部明確工作要求,即“約法四章”:一約“真”,抱著願聽真話、真辦事的心態,主動開門納諫,真心聽取解難“金點子”﹔二約“實”,以務實作風落實問題整改責任制,明確整改期限,確保事事有回音﹔三約“寬”,要待官兵寬厚,態度友好,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胸懷看待問題,及時消除誤會不滿﹔四約“公”,要拋開個人私利,公心待人、公平做事,對事不對人,嚴格統一標准。
要求明確后,旅隊將“約法四章”具體內容下發基層,並張貼在醒目位置,邀請全體官兵加強督導評議,隨時反映問題。
前不久,記者走進該旅官兵懇談會現場看到,對於官兵咨詢的問題、提出的意見,機關干部詢問更加詳細,解釋更加耐心,態度更加和藹,基層官兵也漸漸拋開顧慮暢所欲言。“在外駐訓,周末家屬來隊時能否外出”“公差安排不合理,有的同志周末沒有好好休息”“節假日期間公寓住房‘一房難求’,家屬來隊住宿不便”……面對各種問題,在場干部逐一作答,能解決的,當場明確責任人和落實期限﹔無法立即解決的,明確答復時間。
如今,“約法四章”已成為該旅開展官兵懇談的自覺遵循,機關和基層對照檢視完善工作,贏得了戰士信任。“每一條建議,都是為了讓單位建設得更好。”某連鞏指導員感慨道,隻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就能共同推動部隊建設蒸蒸日上。(張齊寧 胡廣梟 向黎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