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北約六國欲建“無人機防御牆”

2024年06月07日09:51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據外媒報道,近日,包括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芬蘭和挪威在內的北約六國內政部長共同決定,將在其東翼的邊境線上建設“無人機防御牆”。在該項目框架下,各國將派出無人機執行監控任務,實時共享“威脅滲透”等信息,以實現情報資源的區域融合。

構建“無形的防衛牆”

該倡議最初由立陶宛和波蘭發起,並得到其余四國的支持。立陶宛內政部長比洛泰特表示,該防御牆北起挪威,沿芬蘭和波羅的海三國邊境線一直延伸至波蘭,將通過“全覆蓋、無死角的無人監視系統”構建一道“無形的防衛牆”。各國無人機操作員將在一定的安全距離內進行無人機操控和情報處理,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將統一定制,以確保系統可靠性和操作便捷性。

針對警戒機制,挪威和芬蘭提議“分區負責”,即各國負責本國領土內的無人機偵察活動,發現異常情況及時發起預警。波蘭對此持保留意見,認為該方案無法充分發揮盟國合作的力量。愛沙尼亞提出採取“大輪班”制,即六國簽訂一份邊境線無人機安全運用協議,參照歐洲聯合部隊的模式,由各國派遣專職力量負責無人機聯合巡邏。

外媒分析認為,一旦“無人機防御牆”建立,北約六國將組建全球首支多國無人機聯合部隊,通過統籌調用兵力來維護邊境安全,“大輪班”制很可能成為其主要的執勤樣式。除派出執勤無人機外,六國還計劃在邊境線上部署多型反無人機系統,以增強反偵察和反滲透能力。

目前,該倡議仍處於規劃階段,具體實施面臨困難。首先是資金分攤問題。六國希望從歐盟防務經費中獲得資金,但挪威並非歐盟成員國,且德國、法國等歐盟其他成員國不願投資“於己無益”的項目,導致資金籌集難度較大。為此,六國計劃9月上旬舉行專題會議進行討論。

其次是六國國內輿論普遍對將邊境安全交由鄰國無人機負責持審慎態度。此前,挪威和芬蘭曾就接壤地帶的兵力部署規模問題產生爭議,愛沙尼亞和立陶宛也曾因邊境巡邏問題發生爭執。波蘭邊境線較長,被認為是“無人機防御牆”項目的最大受益者,這使得立陶宛等國擔心波蘭借機擴大在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

此外,從挪威至波蘭的“無人機防御牆”區域跨度大、距離較長,目前六國都沒有裝備能夠適應長航時且耐極寒的無人機,未來在裝備採購和測試等方面仍有許多工作要完成。

參與國家各有打算

分析人士指出,北約六國急於參與“無人機防御牆”項目可謂各有打算。

作為倡議發起國,波蘭視該項目為其“歐洲最強陸軍”“歐洲防務哨兵”和“戰爭經濟模式”計劃的組成部分。波蘭總理圖斯克宣布將投入23億美元專項資金加強邊境安全,該國國防部也已公開招標採購多型無人機。波蘭意圖通過參與“無人機防御牆”項目,與其他國家共同提升所謂“新歐洲國家”的話語權。

波羅的海三國希望借此加強軍備建設。立陶宛宣布將在邊防局內成立無人機部隊﹔愛沙尼亞表示將推進察打一體無人機項目,並計劃引進美制無人機。報道稱,鑒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波羅的海三國一直尋求在北約和歐盟框架內的“共同安全”,“無人機防御牆”項目將為其合作提供契機。

作為非歐盟成員國,挪威希望借助該項目介入地區事務並加強存在感。同時,作為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北歐的“代言人”,挪威希望繼續在北約設定的極地至東歐安全鏈中發揮重要作用。

加入北約僅一年多的芬蘭,希望借此持續擴大在歐洲防務中的作用,以獲得美國等國進一步支持。

有分析認為,北約六國各懷心思,可能導致“無人機防御牆”項目落實時出現問題。目前,波蘭國內就項目歸屬問題存在分歧:總統杜達主張在北約框架下加強防務安全,總理圖斯克堅持“歐盟至上”。芬蘭和拉脫維亞國內也出現反對該項目的示威活動。

挑動地區軍備競賽

多數觀點認為,“無人機防御牆”項目是歐洲陣營化趨勢的一個縮影。

北約在北歐和東歐地區不斷加碼的軍事部署,將導致地區軍備競賽持續升級。不久前,北約宣布在芬蘭的米凱利市設立北歐陸軍司令部,該機構處於“24小時高度戒備狀態”,戰時將接管瑞典、挪威、芬蘭等國的地面部隊。緊接著,芬蘭宣布將芬蘭灣東部的3個重要海上交通節點轉變為“軍事邊界觀察點”,並與愛沙尼亞聯合打造貫通波羅的海的海底“交通線”。隨著“無人機防御牆”項目推進,北約在其東翼的軍事部署將進一步升級。

在歐盟內部,與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傳統“老歐洲國家”相比,波蘭、芬蘭等所謂“新歐洲國家”傾向於通過“抱團”增強在地區事務上的存在感。波羅的海三國和北歐多國正逐步提高其防務開支GDP佔比﹔波蘭繼公布“創紀錄”軍購大單后,又從美國購買先進的空對地導彈。預計在“戰爭經濟模式”的作用下,“新歐洲國家”將被推向軍事對抗前沿。(劉澄)

(責編:陳羽、劉圓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