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拓展武器出口新途徑
據美國媒體報道,韓國韓華海洋日前宣布將正式收購美國費城造船廠,由此成為首個打入美國市場的韓國船企。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韓國軍工企業利用轉贈二手裝備、低價銷售高性價比的先進裝備、向採購國轉讓技術等方式,意圖在國際軍貿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如今,韓國軍工企業又嘗試通過收購外國企業或在海外建廠等新途徑,打入歐美市場,進一步擴大其武器出口。
推出海外本土化策略
自尹錫悅政府上任以來,便將軍工產業視為韓國國家戰略行業和經濟增長引擎,提出到2027年把韓國打造成全球第四大武器出口國的目標。為此,韓國軍工企業紛紛出台海外戰略,在已有銷售模式基礎上,推出海外本土化策略,即在潛在客戶國或地區收購成熟的防務企業、建立武器生產工廠或維護中心等,以實現就地生產和銷售武器裝備。
2023年,韓華集團收購大宇造船(現韓華海洋)后,試圖通過打造“陸海空綜合軍工體系”,以確立其作為全球軍工企業的地位。韓華海洋發布2040戰略,號稱要成為主導未來海洋產業模式的“全球供應商”。韓華海洋還與集團內的韓華宇航、韓華系統合作,計劃開展潛艇的海外維護、修理和大修(MRO)業務,以提升在潛艇建造領域的全球競爭力。韓華系統提出加強多功能雷達和海軍作戰系統等領域的技術實力,同時擴大在無人系統和網絡安全領域的技術優勢,以開拓海外市場。韓華防務美國公司制定了為期10年的發展戰略,將與美國合作開發導彈、火炮和無人駕駛車輛等。該公司希望通過增強在美國本土的制造能力,成為其主要防務承包商之一。
韓國另一家軍工企業現代重工,作為韓國主要的艦艇建造商,於5月底公布“軍工產業藍圖2030”,提出到2030年實現軍用艦艇業務營收達36.74億美元的目標,其中60%的收入來自出口。現代重工還計劃通過與海外伙伴合作建立生產基地、推進技術轉讓和實現配套標准化等,在東亞、澳大利亞、南美及美國等國家和地區構建區域性海外中心。
多方合作開拓市場
美國是韓國軍工企業非常重視的市場。韓華海洋和現代重工一直希望在美國設立工廠,向美國和加拿大提供艦艇等武器裝備。韓華海洋還有意收購澳大利亞的奧斯塔公司,盡管后者以澳美兩國監管機構難以批准為由表示拒絕,韓華海洋仍希望維持接觸。若該項交易達成,韓華海洋將深入參與澳大利亞和美國關鍵的艦艇建造領域。此外,韓華集團還計劃在澳大利亞建立陸軍裝備生產廠。
在歐洲,韓國軍工與波蘭、羅馬尼亞、意大利等國展開了廣泛的合作。其中,波蘭是韓國軍工進軍歐洲市場的“橋頭堡”,韓國不僅向波蘭出售主戰坦克、飛機和火炮等重型裝備,還拋出技術轉讓和本土化生產,以及在波蘭建立維護、修理和大修中心等條件推銷KSS-Ⅲ型潛艇。4月下旬,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訪問韓國期間,與尹錫悅總統就加強兩國軍工合作達成共識。5月17日,韓華宇航在羅馬尼亞舉辦工業日活動,希望進一步推動武器出口和裝備聯合研發。羅馬尼亞計劃採購韓華宇航的K9自行榴彈炮,韓國現代羅特姆公司的K2“黑豹”坦克也在羅馬尼亞陸軍進行測試。5月23日,韓華系統與意大利萊昂納多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開拓全球市場。
在南美,韓國軍工企業正將秘魯打造成為地區樞紐。現代重工已與秘魯國有SIMA造船廠簽訂合作協議,將在秘魯當地聯合建造4艘艦艇,這也是韓國在中南美洲最大的國防工業出口訂單。此外,上述兩家公司還可能聯合競標秘魯海軍后續艦艇項目及該地區其他國家的海軍項目。
仍存挑戰和風險
韓國媒體認為,盡管韓國在國際軍火市場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其面臨的挑戰和風險依然存在。
首先,韓國軍工企業加速向波蘭、芬蘭等歐洲國家,向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向沙特、阿聯酋等中東國家銷售武器裝備,這些軍售進一步加劇了相關地區的地緣政治緊張,不僅不利於地區和平與穩定,還可能對韓國發展對外關系產生負面影響。
其次,尹錫悅政府提出的中等強國模式旨在使韓國成為“全球中樞國家”,為此,韓國政府和社會各界極力推動武器出口,並視其為實現戰略目標的主要工具,但僅憑增加武器出口就能實現“全球中樞國家”地位的想法顯然存在偏差,這將給韓國帶來挑戰。
最后,韓國武器裝備仍面臨來自歐美等國產品的激烈競爭,韓國軍工企業在歐美建立工廠、進行技術轉讓和本地化生產均面臨挑戰。正如韓華防務美國公司所指出的,類似合作需要克服政治和制度方面的諸多障礙。(臨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