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洞庭湖決堤搶險救援一線丨人民子弟兵奮戰團洲垸
奮戰團洲垸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一米一米推進,一分一秒爭奪……一場封堵決口的戰斗,在湖南岳陽市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打響!
大堤上,大型機械不斷將石料推入決口處。不遠處,武警第二機動總隊的鮮紅旗幟迎風招展。
這是與時間的賽跑、與洪水的較量。7月5日下午,受湘北地區連降暴雨影響,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發生決口,造成垸區被淹。
風雨同心,人民至上。險情發生后,正在國外訪問的習主席高度重視並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及時轉移並妥善安置受威脅地區群眾,全力開展搶險救援工作,切實保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來自湖南省軍區、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武警湖南總隊的900余名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民兵緊急馳援,第一時間投入搶險救援,開展封堵合龍決口、搜救轉移群眾等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與時間賽跑
“你們來得太及時了!”華容縣團洲鄉團北村村民張作軍,緊緊拉著華容縣人武部保障科魏科長的手說。
“洪水來得急,幸虧民兵幫我們及時撤離。”張作軍的家離決口處不到2公裡,他目睹了農田、房屋被洪水淹沒的過程。
7月5日16時許,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樁號19+800)發生管涌險情。17時48分許,緊急封堵失敗后堤壩決堤,洞庭湖水迅速涌入團洲垸,持續沖刷堤壩,決口不斷擴大。
“16時接到管涌通報后,我們立刻集合,做好出動准備。”華容縣民兵劉毅告訴記者。
16時16分,接到出動命令,岳陽軍分區第一時間組織市民兵應急營和華容縣、君山區、岳陽樓區、雲溪區防汛備勤民兵300余人攜裝備緊急馳援。不到半小時,民兵應急分隊到達現場,開始執行救援任務。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一時間,湖南省軍地聯合指揮部內,最新災情信息紛至沓來,條條指令迅速傳至各任務點。
聯合指揮,攥指成拳。針對搶險救援行動參與力量多元、組織指揮和協同保障難度較大的實際,湖南省軍區前期已建立汛災情通報和聯絡機制,與地方應急、水利、氣象等部門和武警部隊保持聯絡,實時共享汛災情信息,為指揮決策提供依據。
“我們第一時間建立軍地一體、雙軌並行的聯合應急指揮機構,統一協調武警部隊、指揮民兵應急隊伍和各行業系統應急救援隊伍行動。”湖南省軍區機關有關負責人介紹。
緊急馳援,星夜兼程!“此次任務急難險重,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打勝仗!”5日20時許,武警湖南總隊前進指揮所率首批100余名官兵抵達岳陽市君山區錢糧湖鎮二門閘和團華村,展開抗洪搶險救援。接到災情通報,擔負岳陽市多方向清淤任務的武警湖南總隊機動支隊及擔負備勤任務的長沙支隊200余名官兵迅速轉戰,攜20余台車輛和700余套救援裝備器材,趕赴決堤現場。
接到命令后,幾乎同時,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迅速編配人員和機械車輛,百余名官兵組成兩個梯隊,攜帶大型救援裝備趕赴華容縣,以最快速度抵達決堤現場。
與洪水較量
夜色如墨,燈光如晝。
堤壩上,機械的轟鳴聲、履帶的轉動聲,蓋過水流的聲音。運輸車輛將滿載的石料傾倒在決口處,推土機緊隨其后,將石料向決口處填平推進。截至6日18時,持續進行合龍作業的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任務官兵,已操作機械傾倒石料6000余立方米,將決口右岸不斷向前進佔。
兩側堤壩寬度有限,僅僅能容兩台車輛通行。作業面小、水流速快,挑戰可想而知。
“必須全力以赴!”在最前方作業的推土機操作手、二級上士李玉發雙眼布滿血絲。得知洞庭湖堤防發生決口,他第一時間遞交請戰書,作為第一梯隊成員抵達現場展開作業。
“我是黨員,必須上!我是老操作手,必須上!我參加過類似任務有經驗,必須上!”作業室內,李玉發邊沉著撥動操作杆,邊告訴記者。
越是危急時刻,黨員越要挺身而出﹔越是條件艱苦,黨員越要帶頭沖鋒。
接到任務后,岳陽軍分區第一時間組建22支黨員突擊隊,攜帶22艘沖鋒舟,首批出動310人到達決堤現場執行搶險任務﹔組織250名基干民兵加裝沙袋5萬余個,加固子堤9公裡,發現並封堵管涌險情1處。
“加油干!”岳陽市君山區人武部干部陳東曉帶領50名民兵黨員突擊隊隊員,擔負子堤加固任務。從5日17時30分到6日11時30分,突擊隊員已連續奮戰18個小時。
沖在危急處,敢啃硬骨頭。距離決口約兩公裡處的一道間堤,橫亙在團洲垸和錢南垸之間,是守護人民群眾的“第二道防線”。為守護好這一重要防線,武警湖南總隊官兵徹夜未眠。按照總隊前指“以老帶新、一線拉開、輪班作業”的要求,官兵對堤岸進行清理,鋪設防汛彩條布,以減少洪水對堤壩的沖擊力,緩解侵蝕。
“班長,水流速太快,防汛彩條布鋪不穩,怎麼辦?”堤岸旁,該總隊機動支隊戰士黃漪帆焦急地問。“不能直接鋪!在四個角和中間壓上沙袋!”執行過抗洪搶險任務的班長段漢明大聲回答。在頭燈照明下,他組織大家在附近找來一些沙袋,壓在扯平的彩條布上。
6日8時,經過官兵連續10余個小時奮戰,防汛彩條布鋪設任務完成,為堤壩加上一道保險。陽光照耀下,官兵已是滿身泥濘。
被劃出血痕的臉、被磨出血泡的雙手、灌滿泥水的靴子……採訪中,記者被一幕幕場景感動著。人民子弟兵用危急時刻的行動,踐行著勇挑重擔、攻堅克難的誓言。
為人民守護
眼前是湍急的洪流,腳下是作業的堤壩,身后是成片的農田。“同志們,華容人民在等著我們的好消息,我們要堅決完成任務!”現場指揮封堵決口的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楊大隊長在對講機裡喊道。汗珠挂在臉上,他的聲音仍堅定有力。
和楊大隊長一樣,決口發生后,執行搶險救援任務的官兵、民兵,全力奮戰在各自戰位上,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信念:一切為了人民。
最需要的地方,有最堅定的承諾——
“迅速轉移受困群眾,確保一個不落!”5日深夜,水流速加快,大堤決口擴大。華容縣民兵應急連民兵駕駛沖鋒舟進入被淹區域,連夜搜索未及時撤離群眾。
得知團北村村口一處民房有3名老人被困,其中還有一名90歲老人,華容縣人武部干部魏偉與基干民兵劉友、文成操舟趕到現場。“不要著急,相信我們,一定會把大家救出去!”他們一邊安撫老人情緒,一邊迅速確定救援方案。爬上二樓,拆開防護窗,他們用攜帶的救援梯、安全繩等將老人救出。
5日22時50分許,華容縣民兵突擊隊隊員在救援中遭遇始料未及的情況:因水位上漲,幾十條蛇鑽出洞穴,盤繞在樹上、窗戶護欄和居民樓的樓梯間。此時,還有群眾被困二樓。隊員駕駛沖鋒舟接近居民樓,一面驅趕蛇群,一面用專業設備拆除二樓防護窗,清出一條安全通道。
最危險的地方,有最讓人心安的身影——
“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張超的家鄉是湖南岳陽,岳陽軍分區組建“張超民兵先鋒連”,傳承英雄精神。得知災情,正在長沙工作的岳陽市君山區基干民兵張揚主動申請歸隊。他說,汛情緊急,自己熟悉情況,緊要關頭不能不在位。返回后,張揚主動擔任操舟手,駕駛沖鋒舟擺渡被淹群眾。
夜色已深,大堤上仍燈光閃爍,見証著官兵“風雨有我在,人民請放心”的行動……(安普忠 彭冰潔 李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