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韓聯合推動“北約印太化”
據外媒報道,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裡烏斯日前訪問韓國,與韓國國防部長官申源湜舉行會晤。雙方商定在印太戰略、網絡安全等領域加強合作。分析人士指出,自2021年以來,德國和韓國逐步強化防務合作,並分別充當“北約印太化”的“馬前卒”和“橋頭堡”角色。
根據德韓兩國軍方達成的協議,雙方將在應對跨國安全挑戰,發展數據處理、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生物技術和高超音速技術等領域進行合作,同時建立例行會晤和信息交流機制。此前,兩國已在美國盟友體系框架下多次舉行聯合演習等活動。
在夏威夷舉行的“環太平洋2024”多國聯合演習期間,德國“巴登·符騰堡”號護衛艦與韓國“宙斯盾”艦開展了戰術交流和訓練。兩國海軍還在返航期間演練反潛作戰和聯合海上打擊。“巴登·符騰堡”號護衛艦將成為冷戰后第二艘訪問韓國的德國軍艦。
在澳大利亞舉行的“漆黑24”多國聯合演習期間,德國派出4架“狂風”和2架“台風”戰斗機,與韓國6架F-15K戰斗機進行多輪聯合飛行訓練。未來,兩國空軍還計劃在韓國周邊空域開展聯合訓練。
在軍工領域,德國金牛座系統公司與韓國LIG Nex1公司就共同研發遠程空對地導彈達成初步意向。金牛座系統公司還將為韓國KF-16和新一代KF-21戰斗機提供遠程空對地導彈的系統整合技術支持。另一家德國軍工企業迪爾公司,將與韓國航空宇宙產業集團共同提升韓國國產戰斗機的武器裝備水平,並在歐洲市場進行推銷。
另據報道,2023年7月,韓國已與北約簽訂《個別針對性伙伴關系計劃》,推動雙方在核不擴散、網絡防御、反恐和災難救助等領域進行事務級對話和實質性合作。在此次德韓防長會晤中,兩國決定在該計劃框架下,進一步推動“北約戰場信息收集和利用系統”與韓國情報系統的關鍵信息共享。
報道稱,德國與韓國的防務合作日益緊密,一方面由美國和北約在幕后牽線操縱,另一方面則是兩國基於各自利益實施的跨地區伙伴捆綁策略。從兩國的國內政治形勢來看,德國總理朔爾茨和韓國總統尹錫悅均面臨較大的施政壓力。朔爾茨所在的聯合執政黨在近期的地區選舉中遭遇失利,尹錫悅則在中期國會選舉中遭受挫敗。兩人都急於通過引人注目的舉措,來轉移國內民眾的注意力。
同時,德韓兩國目前都處於國防政策轉型的關鍵時期,這為其防務部門的交流合作提供契機。德國自今年上半年開始推動外向型防務轉型,派遣海外部隊和強化“德國版”軍工產業鏈被認為是其顯著特征。與韓國軍火商加強深度合作,表明其改革進程正向印太地區“外溢”。韓國的“國防改革4.0”計劃正加速推進,在此次達成的協議中,德國將為韓軍戰斗力提升提供技術支持。
分析人士指出,德韓擴大防務合作是涉及多方力量角逐的復雜博弈。德國的戰略目標不僅僅是短期的軍火交易和利益共享,更希望借此提升其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韓國則希望借助合作增強自身的國防能力,在國際軍事舞台上佔據更加主動的位置。此類合作可能加劇地區軍備競賽,給地區和平穩定帶來負面影響。(劉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