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南部戰區海軍某部一堂教育課別開生面

連隊奮斗故事激發奮進力量

2024年09月19日09:13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今天這堂課,關鍵詞是‘奮斗’。”

初秋時節,大山深處,南部戰區海軍某部警勤連學習室內,一堂政治教育課開講。該連李指導員登上講台,從講桌下搬出一塊老樹根,讓台下官兵頗感新奇。

李指導員調整好角度,大家一眼望去,樹根形似一頭猛虎,栩栩如生。看著大家臉上的疑惑,李指導員打開了話匣子——

幾十年前,該部組建之初,駐地偏遠、條件艱苦,連生火燒水都要靠上山砍柴。20多年前,戰士李京超被分配到連隊。一次巡邏途中,他偶然發現這塊廢棄的樹根形狀奇特,便將其帶回連隊。閑暇之余,李京超認真打磨、悉心雕刻,最終將這塊樹根雕琢成現在的樣子。

輕撫著根雕,李指導員動情地說:“入伍前,李京超學歷並不高。服役期間,他多次轉崗,在每一個崗位上都干出了出色成績。通過刻苦學習,他考取了專業技師資格証,在十余次重大演訓任務中勇挑重擔,曾兩次榮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榮立個人二等功。”

“這隻被雕刻出來的猛虎,既體現了李京超扎根深山、拼搏進取的精神,也承載著一茬茬官兵‘虎踞群山、劍指大洋’的精武豪情。”說完,李指導員又從講桌下拿出幾件根雕——有的形似戰馬,展現了官兵隨時應戰的沖鋒姿態和戰斗精神﹔有的如張開懷抱的戰士,扎根山溝、建功戰位,熱情擁抱腳下這片熱土……

這些用廢舊樹根雕出的作品栩栩如生,在豐富官兵業余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在講述著以苦為樂、不屈不撓的連隊創業史。看著眼前的一幕,台下官兵深受觸動。

聽完李京超的故事,新兵朱濟杰舉手提問:“聽說,過去部隊駐地偏遠、交通不便,營區四周還常有毒蛇蚊虫出沒。條件如此艱苦,老兵們是靠什麼堅守下來的?”

“請看大屏幕!”李指導員將一組老照片投射到屏幕上,為大家動情講述一張張照片背后的故事,“這是1979年,我部官兵晝夜連續作業,運送物資支援前線的場景﹔這是我部官兵執行某重大任務時的合影,那次任務中,裝備突發故障,大家臨危不亂、排除故障,確保了任務順利完成……”

“打仗就是打保障。每一次保障任務的圓滿完成,都是前輩們扎根山溝苦練本領,用汗水甚至鮮血換來的。”聆聽連隊前輩的感人故事,新兵錢新宇吐露心聲,“下連之初,我曾為身穿海軍軍裝卻看不見大海、登不上軍艦而遺憾。聽了前輩們不計名利、隻為打贏的奮斗故事,我讀懂了堅守平凡崗位、助力備戰打贏的意義。”

“單位70余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不畏艱險、甘於奉獻的奮斗史。一茬茬官兵白手起家、艱苦創業,邊保障邊備戰邊建設,緊跟海軍裝備發展步伐,錘煉過硬保障能力,在重大演訓任務中架起一條條‘鋼鐵保障線’。”該部領導介紹,他們注重收集整理官兵扎根深山奮斗強軍的感人故事,利用該部史館、士兵講堂等平台,常態開展情景式、啟發式教育,培育官兵艱苦創業、矢志打贏的奮斗精神。

根雕的故事講完,一位70多歲的老兵應邀登上講台。李指導員介紹,這是連隊退伍老兵傅貴春,回部隊與官兵一起共話奮斗精神,學習室內頓時掌聲雷動。

講台上,傅貴春深情講述自己當年的奮斗故事:“我剛到部隊時,辦公樓、宿舍、庫房都是用石塊砌成的平房,道路全是坑坑窪窪的砂石路。施工作業沒有機械車輛怎麼辦?隻能靠戰士們的雙手。那時,我們一邊抓保障,一邊搞建設,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一代代官兵接續奮斗,才有了連隊今天的模樣……”

談及扎根山溝、建功立業的艱辛歷程,傅貴春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那時,部隊條件有限,不少戰友直到脫下軍裝都沒見過軍艦。如今,我們具備了過硬的機動保障能力,保障任務向遠海大洋延伸。”

裝備在升級,官兵在成長。望著台下官兵充滿朝氣的面孔,傅貴春感慨萬千:“你們趕上了新時代,正是建功立業的黃金期,一定要不怕吃苦、繼續奮斗,交出一份無愧於時代的強軍答卷。”

……

課后交流環節,新兵劉子弘難掩心中激動:“吃苦不言苦、苦中有作為,這是前輩們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作為新時代革命軍人,我要向前輩學習,扎根深山、建功軍營,為強軍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王超 張毅)

(責編:陳羽、劉圓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