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觀察丨一本維修教材的增與減
空軍預警學院雷達士官學校教員劉誼露(左三)在實習車間指導學員實裝操作。史政澤 攝
教員劉誼露(左一)授課。王歡 攝
“過時的雷達教材,接收不到時代的回波。”望著書架上“新鮮出爐”的教材,空軍預警學院雷達士官學校教員劉誼露說。
變化,悄無聲息。
從20世紀80年代第一代電站教材出版后,劉誼露所在教研室已多次對教材內容進行增補。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教員們追趕時代的腳步也一刻不停。
一增一減皆為戰,字裡行間滿是情。恰如這本新教材,它是直接服務於戰斗力的“工具箱”,更是一份時代發展的紙質筆錄。
等和靠會讓知識“過時”,唯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不被時代拋棄
翻開《某型雷達電站電氣系統結構原理及操作維護》,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貫穿整本教材,令人眼前一亮:從原理結構到運行方式,新的技術手段被全方位解析﹔用形象直觀的配圖對新型關鍵器件的內部結構進行拆解展示,復雜部件還有詳細的使用說明……
這本教材,不僅出現在空軍預警學院雷達士官學校師生的手中,也已惠及部隊。千裡之外的空軍某雷達旅,一級上士李明倫正對照著上面的電路圖,按照操作指示進行故障排除。
“好用,實用,管用!這本針對某型裝備編寫的教材,真是為基層量身打造、及時送達。”手捧教材的李明倫贊嘆道。
談及這本教材,電站維修教研室的教員們十分感慨。軍士教員熊志浩兩指捏成一條細縫說道:“這是它幾年前的厚度……”
那年,雖然僅有極少數單位列裝了新裝備,教員們已經開始著手資料收集工作。每次去部隊授課、巡修或參加任務,他們都習慣性地“淘寶”:有時是新裝備數據,有時是損壞的故障件,有時是新器件上令人束手無策的“疑難雜症”。
這種積累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教員們開始思考,當時代的浪潮來臨,教材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源,又該如何與時代共振?
“等和靠會讓知識‘過時’,唯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不被時代拋棄。”這是教員們用行動給出的回答。
翻看劉誼露在圖書館的借閱記錄,可以看到這些年他涉獵范圍越來越廣。“以學生的姿態追趕時代”是教研室的傳統,他們深知吸收前沿科技知識的重要性。
同時,教員們也在努力填平理論到實踐的“溝壑”。對部隊一線的技師們而言,他們更關心新技術在裝備上如何實現、如何運用,出現問題該如何解決。為了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在教研室同事的大力支持下,劉誼露在辦公室支起了一張小小的實驗台,桌上堆滿了焊接工具、測量儀表和從部隊“淘來”的各種故障件、電路板。這是他除車間以外的第二個“實驗室”。
這天,像往常一樣,剛吃過飯的劉誼露回到實驗台前,開始搗鼓起面前的儀表和器件。他時而查看資料,時而拆解器件,時而測量參數,時而寫寫畫畫……一旁的資料和圖冊被翻得卷了邊,筆記本上不一會兒又記錄下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數據。
正是在這個實驗台上,劉誼露進行了無數次解剖“手術”,將器件內部構造研究透徹。一張張例圖、一項項數據,這一手寶貴的實踐資料,成為增補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驗台上的專攻精練,造就了這本教材的“獨一無二”。從一張特殊的附錄表中,可以看到劉誼露的辛苦付出。這張附錄表裡記錄著一份主要器件的參數參考值,幾頁紙上的幾百個數據,全部源自他一次又一次的手動測量。
“這些參數參考值,給了我放手操作的底氣和信心,就像身上拴著保險繩一樣踏實可靠。”試用教材后,李明倫這樣評價。
深厚的理論功底和扎實的動手實踐,造就了這本“接地氣”的教材。隨著教員們研究和試驗的規模不斷擴大,教材中涉及知識的廣度不斷拓展、深度不斷增加。
曾經的“金科玉律”,如果不順應發展要求,歸宿也隻能是“故紙堆”
前不久,剛從教研室張教授手中接過審定完的教材,劉誼露一眼就發現了中間那“鮮紅”的一頁紙。
定睛一看,正文部分被紅色水性筆勾畫得“面目全非”。一開始,作為教材主編的劉誼露感到非常詫異,因為被劃掉的,是故障診斷方法和思路的部分內容,也是傳承多年的精華所在。
這一部分本是教研室的“傳家寶”。曾經,經由幾代人總結提煉,形成了“看、聽、嗅、摸和儀表測量等方法為主”的經典故障診斷法,如今被整段“下架”。
張教授說:“以前裝備故障,打開外殼聞一聞、看一看,可能就知道哪個元器件燒了,換一個就是。如今,在一塊封裝好的電路板上,甚至連導線都見不著一根。”仔細一琢磨,劉誼露明白了老教授的良苦用心,連連點頭。
“曾經的‘金科玉律’,如果不順應發展要求,歸宿也隻能是‘故紙堆’。”劉誼露說,粗看,教材更新只是字詞句和圖片的增減﹔細讀,其中飽含的是思想觀念的轉型升級。
教材更新,減下來的遠不止舊觀念。
眼下這本教材,是某新型雷達裝備配套電站的單行本。既然廠家有裝備說明書、用戶手冊和電路圖冊,為何還要專門編寫單行本教材?這要從一個個基層來電說起。
“圖冊越來越厚,越來越看不懂”“一個點位,同時出現在七八張圖裡,既不知道信號從哪裡來,也不知道流向哪裡”……基層官兵的反饋讓教研室教員們開始尋找應對之法。
以前裝備集成度低、線路簡單,圖冊的電路圖和裝備容易對應,往往幾張工程圖就能一目了然。如今,裝備集成度越來越高,廠家提供的圖冊越來越厚,通常由不同的工程師,按照不同的功能模塊獨立繪制。
過去一張圖,如今被“肢解”成幾十張圖。看似“厚實”了,但一些官兵也望圖生畏,不會修、不敢修,隻能依靠廠家。考慮到緊急情況下,廠家很難實現實時維修保障,用於更換的重要器件可能出現各種現實問題,劉誼露十分憂心:“問題找不准,談何搶修?”
制約戰斗力的隱患必須消除。劉誼露決心把幾十張圖整合到一張圖上,辦公室和車間成了他的戰場。
整合,並不是簡單相加。例如工程圖上一條線,在裝備上可能經過了幾十個器件。這幾十個器件按什麼順序排列?每個器件從哪一端進、哪一端出?互相之間是什麼關系?這些都需要到裝備上一一找對應。
畫這樣一張圖,如同手裡同時拿著成百上千塊拼圖,要將這些無序的拼圖還原。過程中,還可能面臨著部分重要拼圖缺失的問題,需要進行倒推復原。但隻因部隊急需,劉誼露便義無反顧地扎了進去。
劉誼露和戰友通過多種渠道收集資料,實在收集不到就到部隊實裝上實測元器件,繪制裝配接線圖,再復制原理電路圖,獲得一手維修資料。通過這種“笨”方法,劉誼露帶著團隊一點一點把新裝備裡裡外外“啃”了個遍。
最終,在無數個碎片化時間的聚合下,割裂的電路被重新拼裝,缺失的模塊被補齊。廠家的工程師第一次看到這張整體接線圖時,直言“不可思議”。
厚厚的圖冊“減”成薄薄幾頁,隨著接線圖、原理圖緩緩展開,電流再次順暢地奔騰其中,與他們的心血一同流淌。
奮斗強軍不是空喊口號,而是具體實在的行動,在課下奔赴,在課上升華
清風徐來,吹散了實習車間裡的幾分悶熱。
劉誼露站在講台上授課,台下是專心聽講的學員們。最后一排,坐著教研室的其他教員。
“電子執行器彈簧斷裂引起的機械故障也會導致轉速不穩……”劉教員向學員講述了一起故障背后的故事,提醒大家不要忽視那些看似“不可能出故障”的細微之處。
對照劉誼露所講的內容,軍士教員楊明擘指著這本教材故障分析部分的一行字,向記者解釋道:“這種故障極其少見,其他教材都沒有記錄。”
原來,這是教員們在協助部隊排除故障時遇到的“疑難雜症”。返校后,他們第一時間進行總結整理,將案例先寫進講義,再補充進教材。
在部隊遇到的許許多多實例,經過教員們的手和腦,被記錄在教材裡,成為更多人學習和參考的經驗。書本上不起眼的兩行字,或是一張小小的結構圖,背后往往藏著一群教員千裡奔波的足跡和研究案例的匠心。
那年,教研室團隊成員分批次赴某部開展電站裝備巡檢維修。他們分別對多個雷達站電站裝備的疑難故障進行診斷排除,並對部隊技術骨干進行現場培訓。
恰逢春運,在買不到高鐵票的情況下,教員們搭過順風車、坐過農用車,在7天時間跑完8個點位,趕在春節前修復了10余台電站裝備。返程之際,一名指揮員打電話說:“我檢查工作走8個點位,最快的一次用了8天。而你們是去維修裝備的,7天就干完了,我敬佩你們的專業素質,敬佩你們的敬業精神!”
為戰教戰,前提是曉戰。教研室長期堅持實踐性教學能力培養,採取到廠家跟班學、到部隊實戰練、開展考核競賽等形式,從裝備拆裝等基本功練起,掌握實踐技能。
有時候,許多故障很難從理論角度進行解釋,即使是相同的制造工藝生產出來的裝備,也做不到“千人一面”。理想的狀態與現實之間總有“摩擦”。面對這種情況,教員們明白實踐出真知。他們整天與裝備打交道,什麼方法管用、什麼工具好、每個器件是什麼“脾氣”,都爛熟於心。
教員們始終將戰斗力視為唯一的根本的標准,把實事求是當作最大的原則。教材編寫完成,他們從不急著出版,而是先送往部隊試用,根據反饋及時進行調整。
曉戰教員,帶出善戰學員。去年,剛畢業的學員梁航騰打來電話:“教員,我到單位沒幾個月,參加旅裡崗位練兵比武競賽拿了個第一。感謝學校,感謝教員!”
這樣的故事屢見不鮮:學員黃欽豪剛到部隊,與老班長同台競技勇奪第一﹔學員董大勇首次值班即排除重大故障﹔任務電站突然“罷工”,剛畢業的學員劉宗岩大膽操作,大幅縮短排除故障的時間……
有人說,機械化戰爭是“大吃小”,信息化戰爭是“快吃慢”。近年來,這個教研室為“勝一籌”而“快一籌”,共編寫了20多本教材和實習指導書,10部雷達兵訓練大綱配套教材,並制作了電視教材、多媒體教材、三維仿真軟件、“慕課”等形式多樣的配套資源。
“奮斗強軍不是空喊口號,而是具體實在的行動,在課下奔赴,在課上升華。” 劉誼露說,它就在一張張繪圖裡、一日日測量中,它是夏天能擰出水的作訓服,是指縫裡洗不淨的油污,是布滿老繭的雙手,是行走在戈壁荒漠、海島高原的足跡……(曾新 李由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