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軍營:追蹤一場數智化管理轉型
信息支援部隊某旅官兵組織訓練。龔瀾濤 攝
讓官兵從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
哪怕少填一個空,這項工作都有意義
信息支援部隊某旅機關辦公室內,周干事熟練地點開電腦上的車輛派遣系統,開始處理一項臨時派車任務。
確認用車單位、出車地,填寫帶車干部姓名、目的地,選擇用車時間、隨行人員數量,一鍵提交……很快,系統提示:電子車單已完成三級領導簽批,人員、車輛可准時出發。
不出辦公室大門、不用打電話通知,依托這套線上系統,就能完成從申請用車到領導簽批再到車輛出場的“三步走”。退出系統界面,周干事感慨:“這要在以前,大家想都不敢想。”
車輛派遣系統在該旅上線還不到一年,但在周干事和戰友們看來,手填車輛派遣三聯單再找各級領導審批簽字,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改變,源於旅黨委機關的一項承諾。這些年,該旅針對官兵急難愁盼,承諾每年重點辦好10件實事。2023年初,“自主開發建設線上服務平台”被正式列入待辦事目錄,其中,平台的派車功能是官兵呼聲較高的“重頭戲”。
了解到傳統派車流程耗時費力這一問題后,該旅決定自主研發一套車輛派遣系統,讓官兵徹底從填表、跑腿等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
一張電子車單,不僅是該旅探索網信賦能的生動實踐,更見証著該旅向數智化管理轉型的穩健步伐。
車輛派遣系統操作便捷,給官兵帶來全新的體驗,頁面設置、個人信息關聯顯示等細節也被大家津津樂道。
“自動顯示營區地址”這個功能,看起來不起眼,可沒少讓馬工程師費腦筋。
最初,車輛派遣系統隻支持設定一個默認地址。由於該旅營區多、點位散,跨多省市分布,這就意味著大部分官兵填寫車單時,都需要重新手動輸入自己所在營區的地址。
這步隻需幾秒鐘就能完成的操作,卻成了馬工程師心裡的一個疙瘩。
“系統建設的初衷就是為了減負增效。能簡化的環節,就不讓大家再多浪費時間。”為了實現營區出車地址的自動顯示,馬工程師帶領數據員團隊加班加點開發測試,最終成功解決系統功能兼容問題,徹底攻下了這個難關。
忙活一周,就為讓戰友們少填一個空,值得嗎?
“哪怕少填一個空,這項工作都有意義!”馬工程師笑著說。
戰友們終於將車輛派遣業務“搬”到線上平台,系統開始試運行。這時,參與研發的技術人員又接到了新的需求。
電話是正在值班的陳干事打來的。原來,系統試運行階段,雖然值班員省去了找領導簽字的過程,但並沒有完全被“解放”:由於上級需要每天統計巡線用車、公務用車、夜間用車等不同性質車輛使用數量,基層值班員仍要手動統計上報。
能不能再智能化一些,直接形成各類統計數據?
技術開發團隊突然意識到,設計某個系統,不僅僅是為了減少基層官兵的工作量,減輕機關工作人員的負擔同樣重要。於是,他們走訪機關各部門,收集各方面的意見,在系統中加入新的算法,優化功能。
進入新設計的管理者界面,值班員不僅可以一鍵生成次日用車類型及數量,同時還可以根據需要,篩選相關數據,分析本周用車特點,與歷史數據比對,大大節省了值班員的准備時間。
周交班會前一天,陳干事專門給技術開發團隊打來感謝電話。以往,交班前他要花不少時間統計本周用車情況。電話那頭,他高興地說:“謝謝你們,把值班員從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了!”
為部隊正規化建設提供“科技+”模式——
用數據說話,安全管理才更有底數
凌晨,借著透窗而過的月光,某連劉指導員起床穿衣,輕手輕腳地到各班排宿舍例行查鋪。
宿舍內鼾聲輕微,一切正常。查完鋪,劉指導員輕輕關上門,掏出軍用手機,打開“查鋪查哨”軟件,對准宿舍門口的二維碼輕輕一掃。2秒后,手機屏幕上彈出此次查鋪的時間、內容等信息。
那麼,採集上傳這些數據,到底是增加了官兵負擔,還是減輕了負擔?
筆者了解到,根據規定,連隊應當組織查鋪查哨,每夜不少於2次。每次查鋪查哨的情況,應當進行登記。以往,劉指導員每晚查完鋪,都要將具體情況手寫登記下來。現在,軍用手機自動同步記錄下了查鋪信息,省去了填寫紙質資料的過程。
第二天上班后,該旅部隊管理科常科長打開軍用手機,進入“查鋪查哨”管理端頁面,對各營連查鋪查哨制度落實情況進行瀏覽。
其實,當上科長后很長一段時間裡,睡個好覺一直是常科長的“奢望”。管理無小事,必須時時謹慎、處處留心。那時,每天早晨一睜眼,他就像上了發條的陀螺,轉個不停。趕上上級檢查、節日戰備等重要節點,他更是睡不踏實——人躺在床上,腦子裡卻一刻不停地過著“幻燈片”,生怕哪裡少看一眼、漏掉一環。
那年,上級提出開發一款應用客戶端,讓科技手段兼容人為監督,為部隊正規化建設提供“科技+”模式。
開發出的客戶端嚴格按照條令條例要求,並在規定時間段內開放功能,確保各項管理落到實處。
常科長睡得更踏實了:有了這款客戶端,剛性落實各項制度的同時,監督檢查的准確性和及時性也大幅提高。
“推進數智化管理轉型,初衷是利用信息化手段輔助部隊正規化管理,提升科學管理水平,而不是為那些‘土規定’‘土政策’穿上‘數字化馬甲’。”該旅領導告訴筆者,近年來,他們持續加大探索力度,體系統籌、集中攻關,賦能質效進一步提升。
走進該旅作戰值班室,筆者立即被一塊大屏幕吸引住了。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全旅人員在位情況,中間是一幅巨大的地圖,其中幾個顏色較深的區域位置上,不斷有光標閃現。
“這是在外人員精准管控系統,光標代表有官兵正在當地活動。”值班人員介紹說。
界面美觀,操作便捷,信息一目了然,筆者連聲感嘆時,一旁的行政值班席電腦上突然跳出一行標黃文字:“本次派車風險為中風險,建議謹慎派遣。”
值班席上,一名值班領導立即點開相關電子車單,發現此次行程因“經過盤山路段”等因素,被判定為中風險。
“我們對原有的車輛派遣系統在安全性方面進行了升級。”這名領導告訴筆者,在推進數智化管理轉型過程中,他們積攢了大量數據,加以整合分析。用數據說話,安全管理才更有底數。
為此,該旅不斷強化各線上模塊間的關聯互動,區分駕駛員、車輛、路況、天氣等風險因素,將連隊日常管理模塊中的人員思想狀況、車場日車輛檢查情況等信息同步到車輛派遣系統中,由系統自動開展風險預判。這一功能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時,大大提高了安全管理的科學性。
“出車前對駕駛員做好安全提醒,帶車干部加強路途中報告。”值班領導輕點鼠標,系統一鍵生成簽名。
推動網信資源更加有力支撐部隊行動——
數智賦能,需要做的事還很多
“請問您本周末是否有長距離駕車計劃?有計劃請回復‘有’,沒有計劃請回復‘沒有’。”
周五下午3點,“智能小軍”的電話准時打到一位工程師的軍用手機上。
依托軍綜網某在線平台運行的“智能小軍”管理員頁面上,來自該旅官兵的統計數據不斷更新。數分鐘后,一份“本周末長距離駕車情況”表格自動生成到管理員桌面上。
以往,這樣的統計工作,需要文書或值班員逐個打電話確認,統計好數據后再制作成表格提交。現在,有了“智能小軍”,管理員直接在后台輸入一條統計事項指令,片刻工夫就能收到一份統計好的表格,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智能小軍”,是該旅自主研發的一款語音通信智能機器人,它具備語音交互、持續學習、數據收集、信息對抗等多種能力,並在推廣應用中取得了亮眼的成績——
固定電話通話質量檢查過程中,“智能小軍”很快可以完成全部點位檢測,效率是人工檢測的180倍﹔
通過“智能小軍”可以查詢號碼、轉接電話、撥通智能語音服務熱線,可以自動檢索未完成查鋪查哨“打卡”的連隊,貼心地為連隊主官提供“叫醒”服務,還可以實現人機語音交互訓練功能,精准鎖定話務員訓練中的短板……
“‘小軍’現在已經融入我們工作生活的各方面,形成了‘智能+’服務保障新生態!”提及自己參與研發的“智能小軍”,劉高工眼中滿是自豪。
信息支援部隊調整組建后,更加注重網絡信息體系的建設運用。該旅已經在全旅范圍內搭建起一套基本滿足官兵日常工作生活需要、精准保障部隊建設發展的線上服務平台,但這些還遠遠不夠。
如何打通信息保障供給側與需求側不匹配梗阻,將更多管用、實用、好用的創新成果轉化為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務保障手段,推動網信資源更加有力支撐部隊行動,是擺在該旅面前的時代課題。
做好上下貫通,更要橫向聯通。“現在,旅一級信息化建設已經初具規模,后續將面臨更多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某分隊負責人楊帥介紹,他們正籌備組建一支專業的數據開發和運營隊伍。
夜已深,該旅辦公樓上,數間辦公室依然燈火通明。
“數智賦能,需要做的事還很多。”工作間隙,陳工程師和戰友們還在琢磨,如何將更多功能整合進客戶端。“整合后的客戶端功能會更強大,我們也更有自信把它推送給更多戰友。”陳工程師說。(孟嵐 靳夢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