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某綜合訓練基地探索研教訓一體融合承訓模式
赴一線跟學跟訓 聚合力研戰研教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編者按 習主席強調,要把握現代戰爭特點規律,把握陸軍轉型建設要求,做到打仗需要什麼就教什麼、部隊需要什麼就練什麼,使人才培養供給側同未來戰場需求側精准對接。陸軍某綜合訓練基地聚焦部隊需求重點、組訓任教難點,探索研教訓一體融合承訓模式,不斷提升訓練質效。
解放軍報訊 丁雷、記者李蕾報道:重塑56門專業課程結構,更新50余套專業教材,申報6項新域新質方面課題……前不久,陸軍某綜合訓練基地梳理去年以來的融合承訓實踐,沉甸甸的成果讓基地領導倍感欣慰。成績的背后,是該基地探索研教訓一體融合承訓模式,不斷提升訓練質效邁出的堅實步伐。
“戰場需求就是攻關方向,部隊需要就是承訓指向。”該基地領導介紹,他們常年擔負新疆軍區多個兵種專業骨干升級培訓和技能鑒定任務。近年來,隨著武器裝備不斷迭代升級、送訓單位擔負任務日漸多元,加強新興領域專業人才培養和組訓方式創新的需求愈加迫切。為此,他們聚焦部隊需求重點、組訓任教難點,出台一系列務實舉措,確保教學內容與部隊需求相契合,研教模式與戰斗力生成規律相匹配。
“以前,我們教什麼,學兵學什麼﹔現在,部隊戰斗力建設需要什麼,我們就教什麼。”該基地領導告訴記者,為精准對接未來戰場需要,縮短從課堂到戰場的距離,他們定期遴選教員赴送訓單位跟學跟訓,編入指揮一線、戰斗一線,切實掌握部隊練兵備戰最新動態、兵員能力底數及需要。
如今,該基地教員投身練兵一線跟學跟訓已成常態。幾個月前,陸軍某旅剛剛結束某新型裝備試訓任務。該基地某教研室李教員得知這一消息后,在學兵承訓的“空檔期”趕赴該旅。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李教員與部隊訓練骨干共同復盤總結、梳理練兵經驗,不僅吸收了10多種創新訓法,還明確了該專業學兵下階段培訓的重難點。
著眼學兵成長急需、崗位所需、實戰必需,該基地同步重塑研戰研教模式。為切實把戰場急需內容講好教透,他們攜手部隊、院校、廠家等多方共同研究探討,構建“平台共建、資源共享、人才共育、成果共用”模式,聚合各方在實踐探索、理論研究、裝備支撐等方面優勢資源,對學兵專業方向、課程體系、教學方式等改造升級,不斷提升課堂教學內容與部隊需求的適配度。
前不久,了解到部隊無人作戰領域專業骨干較為緊缺,該基地第一時間將此專業內容列為學兵拓展課程,與廠家、院校等多家單位成立聯合教學攻關組,共同探索課程設置、承訓模式。同時,他們依托仿真建模技術,構設虛擬仿真戰場環境,增設無人裝備偵察、打擊、評估、保障等訓練內容。首批試訓學兵結業返回部隊后,直接走上相關戰位,崗位適配率大幅提升。
對接需求精准訓,面向實戰融合訓,著眼未來搶先訓。據了解,該基地研教訓一體融合承訓模式推行以來,教學質效穩步提升。7個課題攻關組的聯研聯教成果直達練兵一線,20余種創新教學法在教學課堂推廣應用,最新一批承訓學兵軍事訓練成績優良率達80%以上,六成以上學兵結業返回部隊后被任命為專業教練員。
去年初,陸軍某部上等兵馬明超從基地培訓結束返崗后,恰逢新裝備列裝,他憑借所學很快成為業務骨干。去年底,因工作成績突出,馬明超榮立三等功。“培訓內容精准對接崗位需求,讓我學有所獲、學有所成。”馬明超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