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航天部隊某部引導官兵弘揚優良傳統攀登科技高峰——
逐夢蒼穹,追尋心中的“星”

“面對新中國一窮二白的艱難條件以及西方列強的封鎖制裁,先輩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用較少的投入和較短的時間研制出‘兩彈一星’。他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初夏時節,筆者在軍事航天部隊某部採訪時看到,官兵正圍繞“弘揚優良傳統,矢志航天報國”這一話題展開熱烈討論。
“先輩留下的優良傳統,是激勵我們不懈奮斗、向難攻堅的寶貴財富。”該部領導告訴筆者,在長期實踐中,中國航天人創造培育了“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時代北斗精神等,形成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優良傳統。在聚焦“鑄牢政治忠誠、打好攻堅之戰”深化教育實踐活動中,他們結合部隊實際,積極創新教育方法,大力引導官兵弘揚優良傳統,強化使命意識,攀登科技高峰,為強國興軍貢獻力量。
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老一輩科研工作者憑借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和以身許國的堅定信念,挺進戈壁大漠,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開辟了“兩彈一星”的偉大事業,孕育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在該部“兩彈一星”歷史資料展廳裡,聽著講解員的動情講述,看著一張張記錄先輩事跡的泛黃照片和一件件珍貴文物,許多官兵心潮澎湃。
“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於敏……這一個個閃光的名字,就是我們心中最亮的‘星’。”該部一名干部說,當年,先輩們能克服重重困難創造奇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有著崇高的理想信念。我們向先輩學習,就要繼承他們大漠創業、為國鑄劍的革命精神,把個人理想融入強國強軍夢想,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勇於犧牲奉獻。
在深化教育實踐活動中,該部組織官兵參觀“兩彈結合”試驗遺址,邀請老一代航天人走上講台講述奮斗經歷,幫助官兵深入了解先輩事跡﹔以第十個“中國航天日”為契機,組織“追夢十載啟新程”主題展覽,打造航天數字體驗空間,讓官兵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新時代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進一步堅定航天報國的信念。
前不久,該部組織“先進典型走基層”活動。榮獲年度“最美航天人”表彰的科技工作者,與基層官兵一起憶初心、悟傳統、話使命,在官兵中引發熱烈反響。
科技強則國家強,科技興則軍隊興。一名工作在科研一線的干部感慨地說:“當今世界,科技競爭日益激烈。我們隻有像先進典型一樣弘揚優良傳統,以時不我待、隻爭朝夕的精神,不畏艱難,奮勇攻關,推進重大技術創新、自主創新,搶佔科技發展制高點,才能無愧於肩負的使命職責。”
筆者了解到,該部通過編創《“薪火相傳”光榮傳統故事集》《英模典型影像志》、在強軍網上開設相關專欄等方式,大力宣傳先進典型弘揚優良傳統、矢志航天報國的感人事跡﹔組織官兵對照先輩精神和典型事跡,認真查找自身不足,制訂改進措施,跑好科技創新這場“接力賽”。
茫茫太空,星光璀璨﹔逐夢蒼穹,再創輝煌。該部領導介紹,隨著深化教育實踐活動持續推進,該部官兵干事創業熱情高漲。今年以來,該部已取得多項研究成果,承擔的一些重大科研任務進展順利。(劉顯波、高陽)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