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高效形成戰場“電磁勢”

馮 斌 劉 奎 鐘京波
2025年07月03日09:52 | 來源:中國軍網222
小字號

“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作戰中,敵對雙方都希望達成精准排兵布陣、按需精准調控、順暢實施行動,從而形成有利的攻防之“勢”以爭得戰場主動。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信息系統作用日益凸顯,感知、通信、干擾等信息設備在作戰中發揮著愈加重要的作用。形成“勢”,不僅要考慮實體空間各類武器裝備的部署與運用,更需關注虛擬電磁空間多元信息設備的部署與運用,特別是要瞄准“感通擾”聯動運行,高效形成戰場“電磁勢”,為奪取信息化智能化作戰主動權打下堅實基礎。

形成聚合勢,全譜生能。“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同樣適用於電磁域斗爭。聚合多元“感通擾”設備,在全頻譜范圍形成合力之勢,利於提升作戰效能。一是同類設備協作增效。重點是增強特定設備綜合效用,充分發揮其協作增效的優長。例如,星鏈系統就是一個由眾多低軌衛星組成的大容量低軌衛星通信系統,依靠多星協作提升通信效果﹔也可以採用多部干擾系統對單一信號源實施干擾,從功率和頻段等方面提升干擾效果。二是異類設備密切配合。功能不同但互補的各類信息設備,密切配合能夠發揮“1+1>2”的優勢,這是凝聚合力的又一重要途徑。比如,偵察設備與干擾設備密切配合,實現發現即干擾,提升電磁壓制效果﹔偵察設備與通信設備密切配合,實現實時獲取及傳輸,提升情報流轉效果。三是相互協調規避影響。信息設備正常運行之際,極有可能同步釋放出無用輻射造成相互干擾,通過信息設備相互協調可以規避此類影響,從而實現“感通擾”設備正常運行,確保形成合力。

形成瞬時勢,按需釋能。“兵貴神速”,信息化智能化作戰更加強調以快打慢。著眼作戰需求,形成瞬時生效的“電磁勢”,將使對手在電磁域反應不及、進退失據。一是集中優勢,快速運用。立足戰場態勢發展突然運用多型信息設備,能夠感知實時態勢變化、快速建立通信聯絡、瞬時干擾壓制對手,迫使敵方陷入失序被動狀態。比如,快速利用感知設備,迅速察覺敵情,而后利用實時通信設備高速傳遞敵情,將支撐引導火力單元展開實時精打行動。二是預置設備,突然啟用。採取空中投送、地面拋擲、特戰滲透等多種方式預置各類信息設備於敵陣內,趁敵出現懈怠等異常狀況時突然啟用,利於迅捷發揮效用。當前,人工智能技術賦予信息設備更強的自主運行能力,提前將其部署在敵重要區域中,甚至是地下設施、建筑物內,在作戰中突然啟用此類信息設備,能夠瞬時形成運用優勢。三是留有冗余,持續可用。當前,電磁域交鋒愈加激烈,信息設備面臨著較大的毀癱風險。為“感通擾”設備做好備份冗余,利於中斷的“感通擾”行動迅速恢復可用狀態,同樣可發揮出瞬時勢的效用。例如,當己方通信設備遭到破壞后,依靠冗余通信設備能夠快速恢復通聯。

形成借力勢,臨機增能。“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要善於借力外物布設“電磁勢”,確保“感通擾”行動臨機增能。首先,巧用自然環境資源。重點是依托特定自然環境助己遏敵,確保電磁輻射傳播效果更加符合己方需求。例如,利用高程優勢,提升己方“感通擾”設備運用效果,增大傳輸距離。利用天候優勢,遏制對方信息設備運用效果。科索沃戰爭中,南聯盟軍隊就曾利用惡劣天氣,削弱北約軍隊太空、空中多類偵察設備運行效果。其次,借助民用設備資源。重點是利用民間各類電磁設備資源,發揮感知、通信、干擾等作用,實現“以民助軍”高效布設“電磁勢”。外軍實踐中,通過給一些情報人員配備蜂窩電話,達成了快速獲得最新消息動態的效果。再次,挖掘閑置頻譜資源。盡管戰場電磁輻射密集、擁擠,但仍有可資利用之處。一方面,直接找出空閑可用頻點,為信息設備在特定空間、時間、頻段范圍內運用提供可用電磁信道。另一方面,探知並利用敵方用頻間隙,使己方信息設備工作於敵方用頻間隙以形成其偵擾盲區。信息設備運行依賴於特定頻點或頻段,往往需要留有一定間隙以防止出現用頻沖突,這為找到敵方用頻規律、利用敵方用頻間隙創造了條件。

形成誤導勢,迫敵失能。“兵以詐立。”營造出真真假假、不易分辨的“電磁勢”,利於誤導對手、迫敵失能。首先,電磁佯動惑敵。運用“感通擾”設備實施電磁佯動,己方能夠營造出虛假的部署與行動,使對手無法弄清己方真實狀況,難以從中把握重點,繼而導致其決心失誤、行動偏差。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軍在遂行南部山區搜剿作戰任務時實施了電磁佯動,引誘車臣武裝分子伏擊俄軍,而俄軍則實施反伏擊,借機剿滅對手。其次,電磁隱匿避敵。隱藏己方“感通擾”電磁信號,使得敵方難以有效感知己方電磁運用情況。可借助先進技術,使“感通擾”信號隱藏在噪聲或其他信號之下,降低被敵方發現概率﹔也可通過電磁機動,確保特定“感通擾”設備在工作之后適時機動到其他地域,降低被敵方偵測和發現的概率,即便被敵方發現,也能避開其后續干擾與打擊。再次,電磁冒充亂敵。即靈活運用己方“感通擾”設備或按需釋放電磁輻射,冒充敵方用戶進入其電磁設備或信息網絡收發特定信息實施欺騙干擾,削弱敵方重要電磁設備運行效果,利於暴露敵部署、探明敵企圖、遲滯敵行動,降低敵作戰效能。

(責編:任佳暉、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