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東翼與俄羅斯軍事對峙升級


點擊播報本文,約
近期,波蘭和愛沙尼亞分別指稱俄羅斯無人機、戰斗機侵犯領空。盡管俄方予以否認,但還是引發了歐洲國家對地區安全局勢的高度關切。這些事件讓北約東翼局勢持續緊張,中東歐國家特別是波蘭等直接相關方通過開展實兵演習、調整軍力部署和防務政策等手段,持續釋放對俄戰略威懾,讓地區安全局勢愈加復雜。
演習針鋒相對
波蘭位於北約東翼,與俄羅斯“飛地”加裡寧格勒,以及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接壤。特殊的地理位置,讓其始終處在俄歐對抗前沿。無人機事件發生后,波蘭“鋼鐵捍衛者-25”演習與俄白“西部-2025”聯合戰略演習針鋒相對,形成強烈對峙。
9月初,“鋼鐵捍衛者-25”演習在波蘭邊境距白俄羅斯約50公裡的地域展開,部分課目在波德拉謝省和瓦爾米亞-馬祖裡省實施。演習旨在地緣政治挑戰背景下,檢驗波蘭武裝部隊與北約成員國武裝力量的快速反應、互聯互操作能力。此次演習共涉及軍力約3.4萬人、動用約600套軍事裝備,覆蓋陸、海、空、網、無人等多個領域,為冷戰后北約東翼最大規模、最具對抗性的實兵演習。
俄白“西部-2025”演習9月中旬在白俄羅斯境內舉行,演練區域距波蘭邊境最近處約100公裡,旨在保障俄白聯盟國家軍事安全,以反擊侵略為預設背景演練俄白軍隊聯合行動能力。演習涉及兵力約10萬人,約1萬套武器系統、300余架飛機、250艘艦艇參與。白俄羅斯方面表示,演習是對“邊境地區軍事化趨勢”的回應,俄方表示演習借鑒了對烏“特別軍事行動”的經驗與教訓。
除了演習規模“強對強”、演練動作“實打實”、戰略威懾“硬碰硬”之外,這兩場演習還有意突出了“核”意味。“鋼鐵捍衛者-25”演習期間,波蘭表示,應參與北約“核共享”計劃,並試圖尋求在本土部署外國核武器,以平衡來自大國的戰略壓力。俄白則在“西部-2025”演習框架下,研究了核武器和“榛樹”導彈等武器的使用計劃。
強化軍事部署
波蘭無人機事件發生后,北約還啟動了代號為“東部哨兵”的軍事行動,以加強聯盟東翼的威懾與防御態勢。丹麥派遣兩架F-16戰斗機和一艘防空護衛艦、法國派遣3架“陣風”戰斗機參與行動,德國也提供4架“台風”戰斗機參加。此外,北約還將在全聯盟范圍內快速試驗並部署多項新技術,包括反無人機傳感器和專門探測、跟蹤、擊落無人機的武器。
可以看出,“東部哨兵”軍事行動涵蓋空中巡邏與攔截、反無人機技術實戰檢驗、戰場態勢感知系統升級、多國部隊前沿駐防等多個層面,旨在構建一體化聯合防空網,強化北約東翼的反無人機和快速反應能力。核心目標是構建一條以波蘭為軸心,覆蓋從波羅的海到黑海的“防空+反無人機”前沿防線,以應對俄羅斯方向可能的進一步“試探”或“誤入”。
受歷史上克裡米亞危機及近年來俄烏沖突、近期無人機事件等多重影響,波蘭對俄始終懷有高度的“安全恐慌”。2024年,波蘭國防預算佔GDP的4.2%,在北約成員國中最高。其軍隊規模已從2014年的不到10萬人增至2025年的21萬人,成為北約第三大軍事力量。同時,波蘭還擁有超過1000輛主戰坦克,是歐盟成員國中最大的裝甲力量。近年來,波蘭向美、韓等國採購了F-35A戰斗機、“阿帕奇”武裝直升機、M1A1坦克、K9A1自行榴彈炮等多型裝備,切實提升了其在北約中的影響力。作為北約東翼防線的關鍵國家,波蘭展現出加速發展國防的迫切願望和行動,也能爭取來自聯盟內部及美國的更多軍事支持與關注。
產生連鎖反應
俄歐對峙局勢的加劇,產生了多重連鎖反應,最直接的就是遲滯了俄烏沖突的和平解決進程。一方面,俄烏和談空間進一步收窄。此前,俄烏和談一度出現曙光,但無人機事件后歐洲輿論迅速逆轉口風,將俄羅斯定性為“不友好者”,外交緩和努力受到阻礙﹔另一方面,波蘭認為自己作為“后方前線”已不再安全。波蘭是目前西方援烏物資的最大陸路中轉站,其機場、鐵路、武器庫等已成為俄烏戰場的“附帶目標”。近期無人機事件雖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導致波蘭境內4座機場臨時關閉,部分跨國運輸線路被迫中斷,這意味著俄烏沖突的“后院”已不再安全。
事實上,隨著俄烏沖突僵局難解、美國特朗普政府調整對歐政策,歐洲主要國家都改變了安全戰略,不斷從“危機應對模式”向“主動塑造模式”轉型,歐洲內部呼吁“防務自主”的聲音愈加高漲。今年以來,歐盟頒布《歐洲防務白皮書》《保護歐盟》內部安全戰略,推出“重新武裝歐洲”計劃,允許成員國在不出現赤字的前提下增加軍費,擬計劃到2030年建成“強大且有韌性的歐洲防務”。特別是今年上半年,波蘭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把“安全歐洲”寫入歐盟理事會發展規劃,將國防預算、邊境防護等列入“一體化安全”項目,促成歐盟1500億歐元防務貸款落地。波蘭“積極防務”的示范效應,帶動芬蘭、波羅的海三國、羅馬尼亞等國相繼把國防預算目標提升至GDP的3%以上,讓中東歐與俄羅斯的對抗色彩更加濃厚。
綜合看,近期所謂的俄羅斯侵犯北約領空事件,並不是孤立的“灰色越界”,而是俄烏沖突影響實質性外溢至北約其他國家的標志性事件。這不僅加劇了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略對抗,還有可能讓沖突進一步從烏克蘭戰場向外擴散,使中東歐重回冷戰時期的前沿對峙模式。
(作者單位:軍事科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